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物理全册期末复习训练二第十五十六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期末复习训练二(第十五、十六章)一、选择题1.关于电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能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B.电压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C.一节全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mV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A2.(2017•郴州)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D.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C3.连接如图所示电路,进行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8A和0.16A,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A.电流表的缘故B.灯泡L1和L2的电阻不同C.导线有电阻D.灯泡L1和L2在电路中的位置不同A4.(2018•荆州模拟)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简化电路图。图中M是电冰箱压缩机内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1闭合、S2断开时,照明灯与电动机并联B.S1、S2都闭合时,照明灯与电动机串联C.关上冰箱门时,S1自动断开,使得照明灯熄灭D.冰箱内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S1自动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C5.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但未超出量程,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泡短路B.灯泡断路C.滑动变阻器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A6.如图所示,A、B导线是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铁丝,把它们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观察小灯泡的亮度()A.连入铜丝时小灯泡较亮B.连入铁丝时小灯泡较亮C.两次的亮度相同D.无法比较A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L1两端电压为2VB.L1两端电压为4VC.L2两端电压为4VD.L1和L2两端电压之和为6VB8.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8V和1.6VB.1.6V和8VC.1.6V和6.4VD.6.4V和1.6VD9.德州市教育局利用如图所示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身体柔韧性测试。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吴月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的电路是()D二、填空题10.某新型手电筒由电池、开关和三粒相同的LED灯珠连接而成。为探究三粒灯珠的连接方式,小明从正在发光的手电筒中取下其中一粒灯珠,发现另外两粒灯珠不亮,则手电筒中三粒灯珠是联的。手电筒正常工作时通过三粒灯珠的电流(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串相等11.如图所示,若只需灯L1发光,则需用导线只连接接线柱;若只用导线连接B、C接线柱,则灯L1、L2联;若使灯L1、L2并联,则接线柱A与B连接,接线柱C与连接。C、D串D12.一串小彩灯,规格都是“4V0.2A”,每个小彩灯的结构如图所示,在正常情况下,细金属丝由于表面有一层氧化铜而与灯丝支架不导通,若加上200V以上电压时,氧化铜被击穿,细金属丝与灯丝支架导通。若将这种规格的小彩灯接入220V电路中,为使小彩灯正常发光,应串联个小彩灯,若其中一个小彩灯的灯丝被烧断,其他小彩灯(选填“能”或“不能”)发光。55能13.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定值电阻R1与R2的连接方式是,电压表测的是两端电压。串联R114.一根粗细均匀的铜导线,电阻为R,如果把它截为长度相同的两段,若将其中的一段拉至与原来一样长,电阻为R1,则R1R;如果将原来的导线对折拧成一条使用,其电阻为R2,则R2R。(均选填“<”“>”或“=”)><15.如图甲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Ω。如图乙所示的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他的最大电阻值是Ω,图中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Ω。12581512三、作图题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几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1)两灯泡并联。(2)电流表测灯L1的电流。(3)闭合开关后,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两灯均变暗。解:如图所示17.小满暑假坐火车去北京,在火车上发现车厢后面有两个厕所,只有当两个厕所的门都关上时,车厢指示灯才会发光,指示牌才会显示“厕所有人”字样,提醒旅客两个厕所都有人。请你把图中的各元件符号连接成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电路图。四、实验探究题18.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甲图中的(选填“A”“B”或“C”)处。(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其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C(3)纠正(2)中错误后,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下表,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用同一规格的灯泡或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写出一条)19.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材料如表,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1)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②,应该选用编号为和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3)如果选用编号为A、D的两根电阻丝来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填序号)。(4)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填序号),分别将A和B两电阻丝接入电路M、N两点间时,A电阻丝接入时电流表示数较大,由此,得到的初步结论是。(5)我国城乡许多地区在进行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质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铝质输电线,这样就(选填“增大”或“减小”)了输电线的电阻。电流表示数AC③①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减小
本文标题:九年级物理全册期末复习训练二第十五十六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35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