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湖南省师大附中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第1页,共14页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各项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chǔ)菡萏(dàn)郎润喜出望外B.徘徊(huí)匿笑(nì)分歧翻来复去C.着落(zhuó)攲斜(qī)姊妹花枝招展D.应和(hè)荫蔽(yìn)取诀各得其所2.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以西武周山南崖,现存53个洞窟及许多小窟,东西绵延一公里。石窟佛像造型刚健浑厚、咄咄逼人,透露出5世纪北方鲜卑民族粗犷的游牧部落的内在气质。游客伫立其下,静思祷告,只会感到高邈、深邃,从而被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震撼。A.咄咄逼人B.粗犷C.祷告D.高邈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江苏无锡发生的高架桥侧翻事故是因为运输车辆超载所致。B.鲁迅的作品,把大爱与批判交融起来,构筑了大气和深刻并存的精神格局。C.王菲版《我和我的祖国》,没有高声呼吼,只有温情倾诉,传递出一种轻松愉悦。D.网络时代,为了避免数据不被盗取,最好的规避方法就是不连没有密码的Wi-Fi。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敦煌保卫战,至今还在继续。她有愧于家庭,也怠慢了自己,却用一生的守望,换来了莫高窟壁画的永久性保存。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这件事功德无量!①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②如果没有樊锦诗这样的人③樊锦诗守护国宝半个多世纪④敦煌可能要比古代快一百倍的速度走向死亡⑤我们将来或许无缘亲睹敦煌莫高窟--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第2页,共14页A.①②④⑤③B.②⑤④③①C.①③②⑤④D.②④⑤①③5.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照诗云“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其中“三五”“二八”分别指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日。B.成语“高朋满座”“率先垂范”“不吝赐教”“敝帚自珍”都是敬辞,表示对对方的恭敬。C.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王昌龄,又称王龙标,杜甫,又称杜工部。D.春秋时男子取字往往在字前加“子”字,如颜回,字子渊,曾参,字子舆,这是因为“子”是对男子的尊称。6.讽刺,是用艺术的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以下《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作者没有对其进行讽刺的是( )①藤野先生②老莱子③长妈妈④范爱农⑤名中医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④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7.古诗文默写填空。水何澹澹,______。(曹操《观沧海》)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论语》中,“______”一句强调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8.综合运用进入中学,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学校准备举办“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字源之释]请根据“朋”字的篆书及相关释义,解释该字的字义。“朋”,像凤鸟的形象。并列的羽毛,表示凤高翔时多以万计的鸟群追随。据此,你理解“朋”的字义是______[交友之道]请从下面材料中选取有关交友之道的语句,作为制作主题黑板报的材料。①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③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④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第3页,共14页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选择:______[友谊之歌]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将主题班会的结束语补充完整。朋友是一道光,照亮失落的心情;朋友是一扇窗,打开广阔的世界;______相逢是缘,相知是福,我们一路相依相助,即使痛苦,终成欢乐;即使失败,梦想不灭。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9.《朝花夕拾•小引》中鲁迅写到:“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在你看来,作者为什么要更改书名?请结合书中某个内容简要说明理由。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0.古诗阅读探春黄庶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①待春来。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注释]①杯具:饮酒的用具。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A.诗题中的“探”含有追求之意,与第二句“待”相互照应。B.诗歌首句描写落梅映雪的早春景象,“醉”字流露出诗人盎然的雅趣。C.诗歌第三句运用了比喻修辞,与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异曲同工。D.“万叶千花”写出了诗人眼前亲见百花斗妍的春天气象。E.全诗洋溢着欢畅、惊喜的情绪,表达了诗人的闲情逸致。朗读时,重读表示强调。诗歌最后一句有些字需要重读,请任选一个,简要说明你的理解。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11.京房①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世说新语•规箴》)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注释]①京房:字君明,西汉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汉元帝时官至魏郡太守。②举直错诸枉:举,提拔。错,通“措”,置。枉,不正直。这句话的意思是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置于不正直的人之上。下列各项中加点字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京房与汉元帝共论(讨论)B.因问帝(因为)C.幽、厉之君何以亡(灭亡)D.所任何人(任用)第4页,共14页下列加点“而”字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___例句:知不忠而任之A.相委而去(《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B.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C.不义而富且贵(《论语•述而》)D.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京房规劝君主,为什么要从周幽王、厉王说起?上面两段文字都提及治国的问题,请简要概括它们共同反映了怎样的治国主张?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2.捡麦穗张洁①我要说的,是几十年前捡麦穗的那段往事。②或许可以这样说,捡麦穗的时节,也是最能引动姑娘们遐想的时节。③她们拼命地捡哪、捡哪,把这麦子卖了,再把这钱攒起来,等到赶集时,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然后剪呀、缝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她戴,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她们新嫁娘的包裹里去。④不过,当她们把捡麦穗时伴随的痴想,一同包进包裹里时,她们会突然发现那些痴想全都变了味儿。但她们也不会感到过分悲伤,谁见过哪个人会死乞白赖地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⑤当我刚刚能够歪歪趔趔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捡麦穗了。可我少有捡满一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地里的麦穗,却总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好不容易捡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跳出来,重新掉回地上。⑥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稀稀拉拉盛着几个麦穗的篮子说:“大雁,告诉二姨,你捡麦穗做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⑦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眼睛:“你要嫁谁呀!⑧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⑨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当他挑着担子赶路时,那剃得如半个葫芦的脑袋后面残留着的齐颈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⑩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⑪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⑫“对呀!⑬他张大嘴笑了,那残留在半个葫芦后头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⑭“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⑮“我要天天吃灶糖呢。”⑯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了磕:“娃呀,你太小哩。”⑰我说:“你等我长大嘛!⑱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第5页,共14页⑲我暗想,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⑳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莫死啊,等着我长大。”㉑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㉑这以后,每逄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带些小礼物给我,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㉑我渐渐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地捡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不过他还是常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越来越依恋他,每逄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山坳坳里。㉑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㉑有一年,过腊八节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㉑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㉑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㉑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依然红得透亮,可是我却哭了。㉑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孩子吧。㉑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再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据作者原稿删改)[注]①张洁:1937年生,当代作家。作品有《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去了》《无字》等。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A.第④段中,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那些麻木不仁的姑娘们的强烈批判。B.第⑧段横线句把“她们”比作鸭子,可见“我”当时的气愤。C.第⑲段,作者用一个“拧”字写出了“我”听到老汉话后的担心和焦急。D.文章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现出童年的“我”天真可爱,卖灶糖的老汉慈祥善良。E.本文采用儿童视角进行叙述,细腻深挚,全文始终洋溢着满满的童趣和欢快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蕴含的情感。①它依然红得透亮,可是我却哭了。②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再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文章主要叙述童年时“我”与卖灶糖老汉之间的故事,却为什么取题为《捡麦穗》?请说明理由。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时光匆匆,我们在初中已度过两个月时光。这段日子里,你是否感受到师长的温暖、同学的热情、知识的新奇、经典的智慧、活动的丰富……这些和你小学的生第6页,共14页活是否有所不同?你感受到的初中生活是怎样的呢?请围绕自己的初中生活,以“我爱这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将标题补充完整;(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500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第7页,共14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A.有误,“贮蓄”中的“贮”应读zhù,“郎润”中的“郎”应为“朗”;B.有误,“徘徊”中的“徊”应读huái,“翻来复去”中的“复”应为“覆”;C.正确;D.有误,“荫蔽”中的“荫”应读yīn,“取诀”中的“诀”应为“决”。故选:C。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和字形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2.【答案】A【解析】A.有误,“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用来赞美石窟佛像的气势不恰当。BCD.正确。故选:A。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词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
本文标题:湖南省师大附中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35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