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诗词邀明月”中秋主题诗词诵读竞赛经典古诗文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只奇葩。为弘扬民族文化,为引领学生体味典雅与优美,让每一个学生在经典营造的纯粹世界里,完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古典审美之旅,以宁静致远的心境和求真务实的态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特将古典诗词与传统节日——中秋结合,举办“诗词邀明月”主题诗词诵读竞赛。一、活动主题: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二、活动目标活动在“传承文明”和“浸润人生”上做文章,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古典诗词吟咏诵读活动,既是德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的吟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力,挖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加强学生民族文化底蕴的要求,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三、活动原则: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四、活动时间初赛:2015年9月20日——9月23日决赛:2015年9月27日五、活动地点XX小学各班级教室与大礼堂六、活动参与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七、活动程序(一)竞赛分为初赛与决赛:1、初赛:2015年9月20—23日,由各班自行组织,每班推选出2—3名优秀代表参加全校的决赛。2、决赛:2015年9月27日,于学校大礼堂内,由学校语文教研组组织,按年级抽签的先后顺序进行比赛。八、活动内容及步骤参赛选手将分别进行“诗以明志——古诗文擂台赛”与“歌以咏怀——古诗文诵读表演赛”两大板块的竞赛。(一)诗以明志——古诗文擂台赛该板块主要检验学生对古诗词积累的广度与深度。(1)诗词邀明“月”要求与评分:在5分钟内,选手双方轮流答题,能说出含“月”字古诗词最多的选手获胜,选出前三名,分别给予15、10、5分。(2)中秋诗词猜谜要求与评分:由主持人出题,选手抢答,答对加5分,答错则负5分。共10轮,即10题。(二)歌以咏怀——古诗文诵读表演赛孔子曾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通过音乐能够达到艺术的唯美巅峰。所以这一板块便是要求竞赛选手能够将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进行吟诵和吟唱。(1)配乐诵读:通古之韵要求:1、吟诵篇目和配乐自选;2、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3、要求脱稿。评分标准:1、配乐与诗词节奏、韵律、旋律的适应程度;2、着装与诵读主题的契合度;3、若在脱稿的基础上能配上适当的肢体动作者,酌情加分。(2)配乐吟唱:谐古之律备选曲目:《春晓》、《水调歌头》、《如梦令》、《长江三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清明》要求:1、备选曲目中选一或另选古诗词自己编曲。2、着装等自定。评分标准:着重看整体表现力,若编曲原创者酌情加分。(三)暖场环节现场观众能一口气说出五句咏月诗词者,现场发派礼品。(四)评分与颁奖由校长等嘉宾上台颁奖注意事项:1、在活动开始前主持人要讲清楚比赛规则2、评分还未完成时,不能让场面混乱,主持人可事先准备脑筋急转弯。九、奖项设置: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获奖的学生和辅导老师均由教务办颁发荣誉证书。1、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归有光3、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赏光4、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观光5、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明月清风6、今夜月明人尽望(打一四字常言)全面照顾/照顾全面7、总是玉关情(打一字)国8、明月几时有(打一字)日9、明月几时有(打一电脑名词)光盘10、儿时呼明月,皎洁复皎洁(打一儿歌)小兔子白又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本文标题:古诗词活动策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1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