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xx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讨论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区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确保我镇乡村振兴战略按要求、分步骤、分阶段扎实推进,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种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带四区四线”示范建设规划和区委、区政府“一圈七带”规划,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促进全镇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二、基本原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走符合xx实际、具有xx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坚持党管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政治保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注重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进。三、发展目标2019年,继续发挥资源禀赋,壮大设施农业发展;重点打造区级美丽乡村示范区1个,继续巩固已建成的省市区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完善现有休闲园、采摘园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田园综合体2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各项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建立,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四、下步规划思路(一)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培植乡村振兴动能着眼全镇产业发展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特色,发挥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通过产业融合、景观打造、环境整治、文化提升等路径,分类有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结合全区国道312线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思路,充分发挥甘州区万亩高原夏菜科技示范园区核心辐射带动作用,以xx镇为中心,打响做强“金张掖高原夏菜”蔬菜品牌。一是以徐赵寨春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绿松、春苗、天碕、欣浩阳光等合作社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引导扶持主要合作社年均建设钢屋架大棚100座左右。积极申报争取尾菜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尾菜处理、加工、再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线,实现农业循环发展;二是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指导和督促各类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生产,以高原夏菜为重点,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绿松、天琦、春苗、欣浩阳光、鼎茂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认证,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规模,全面提升全镇农产品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壮大蔬菜产业基地。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戈壁生态农业、智能连栋温室、休闲采摘园、露地蔬菜等产业,把订单式发展作为壮大高原夏菜产业,促进农产品流通、保护农民合法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加快农业农村产业融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大力培育新品种,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利用“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模式,加快推进农村一三产业融合。探索试“三变+”产业发展模式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引导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参与“三变”改革”,充分发挥春绿、绿松、欣浩阳光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每年培训和认定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150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优先将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土地作为产业发展主渠道进行扶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3.大力提升乡村旅游水平。一是立足全区国道312线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机遇,以下秦、xx、高升庵、徐赵寨、哈寨子、庙儿闸村产业带为基础,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把农业生产与休闲、康养、体育、文化、民宿、农事体验等新型业态进行深度融合,形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二是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结合推进,以徐赵寨村下秦村、xx村、安里闸村、金家湾村初步形成的产业特色,完善提升休闲园、采摘园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以点带面打造集旅游观光、农事体验、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张掖城郊假日旅游集散地。三是深度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倡导低碳、生态等科学理念,以乡村旅游资源与休闲商业相配套,以乡村休闲地产业为核心,以高品质服务为保障,对项目地进行综合开发,以安家庄村大沙河生态旅游观光点,李家湾村、安里闸村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建设发展仓储物流经济。4.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及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抗旱防洪能力,建设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工程,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商品有机肥等技术模式,发展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快推进“改土”,推广精准施肥和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坚持农业提质导向,推行农产品、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行农产品、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加强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二)建设生态美丽家园,提升乡村内涵品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快转变生活方式,建设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宜居乡村。1.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是继续实施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围绕城乡一体管理运行的标准,逐步实现户有垃圾桶,各村设有专职保洁员队伍,垃圾收集点或中转站,一村或多村乡镇有垃圾压缩清运车,农村环卫监管和保洁队伍健全的目标,农村生活垃圾农户分类,从收集正转运区处理的模式落实并运行良好。二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定便于实施,易于监督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措施,统一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和标识,引导群众形成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实现垃圾规范处理。三是全面整治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面完成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农业生产废弃物乱堆乱放以及在河沟水面漂浮垃圾,农村固废等污染物。2.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争取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治理项目政策机遇,争取环保项目资金,推进全镇14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全镇实现污水直排“零排放”目标。积极推行第三方运营维护管理。针对目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为加强管理,加快推进第三方运营维护管理,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运营的模式,由具体专业资质的公司对全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管理运行维护,确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充分发挥河长制的管理作用,将农村水环境管理纳入管理范围,以农村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对地源热泵回水不畅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回水井数量不够,不能完全回灌的采取不打回水井洗井等措施进行整改,严禁排入污水管网,周边河道、沟渠和采取渗坑的方式,进行乱排乱放污水污染水资源。3.加强农村改厕及厕所粪污治理。全面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公共厕所改造和建设。300户以上的自然村,结合乡村规划,通过改造原有旱厕或新建的方式,合理配套建设无害化公共厕所,全面改善农村公共厕所的卫生状况。农户按照群众接受经济实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原则,合理选择改厕模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对城镇污水管网覆盖到村,农村新型社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村,使用下水道水冲式厕所;对未纳入城镇污水管网覆盖范围,但农村供水全部覆盖的村庄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双瓮漏斗式等卫生厕所。进一步加强蓄禽粪污等养殖废弃物的治理工作,督促各养殖场全部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全面推进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蓄禽养殖废弃物对周边人居环境的影响,结合实际全面推广农业部蓄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的经验和成果,利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协同处理全镇各村的厕所粪污。4.加快乡村绿化步伐。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造林绿化,以高铁高速国省道和通乡通村道路绿化为重点,本着多种树,多层次多色彩的原则,坚持一路一景规划,常绿落叶并重,大力实施通道绿化美化工程,加强断档路段,补植增绿,着力打造以绿为主,多彩协调的生态绿色长廊。按照注重优,结构性,效能高,抗性强的原则,河渠路林田村统一规划的要求,将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与林网配套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加快杨树蛀干天牛危害树木更新改造和缺株断段林带补植、补造步伐,不断优化农田林网结构布局,逐步形成带片网电结合的绿洲农田防护林体系,增强防风固沙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林木产权制作,不断提高乡村造林积极性,巩固绿化成果,健全乡村护林组织,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制,做好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升乡村林地林木资源保护能力。5.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按照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要求,积极建设田园建筑、乡村风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特色民居等多种模式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保护挖掘乡村历史记忆、村规民约、祖训家规、生产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实施旧宅改造、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供水供电、给水排污、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工程,完善文化、卫生、金融、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行“村内事、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民主管理运行机制,提升魅力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每年建成区级美丽乡村至少1个。(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焕发农村文明新形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假发乡村文化创新活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凝聚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1、深化乡村文明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主旋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等文明评选活动,把孝文化运用到农村社会治理中,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持续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评选,到2022年80%的村达到区级及以上文明村标准,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2.积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为抓手,积极开展“文明村,文明示范户”创建和“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大力宣传表彰农村基层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各类协会教化约束作用,强化教育引导,把治理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活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和农村殡葬改革,树立文明新风。3.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以“大讲堂”“大舞台”“大展览”为载体,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服务项目。按照“政府购买、市场运作、院团演出、群众受惠”的总体思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体服
本文标题:xx镇乡村振兴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6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