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中国是一个底子薄、人口多、工业基础差的发展中国家,因而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同年代,始终根据国家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选择有限目标,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和壮大的策略。我们首先发展了进入空间的能力,随后发展了空间应用的能力,在国家经济实力壮大之后,开始发展载人航天的能力。现在我们正在发展深空探测的能力。经过5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和配套能力。实践证明,我们走过的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之路。1.进入空间的能力开展航天活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进入空间的能力。因此,中国航天事业的早期活动集中在火箭技术的开发研制上。1970年,我们在中程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了首枚液体运载火箭长征1号,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中国开展航天活动奠定了基础。在以后的30多年中,长征火箭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运载能力和可靠性不断提髙。1981年,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1984年突破了低温发动机技术,成功地将通信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80年代末,掌握了运载火箭捆绑技术,1990年长征2号6捆绑火箭首发成功,为中国的大型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打下了基础。90年代,长征运载火箭的可靠性获得了极大提高,从1996年10月至今,已经连续进行了59次成功的发射,将载人飞船和各种卫星送入不同轨道。2007年7月初,长征火箭刚刚完成了第101次成功发射。目前,长征运载火箭己形成了谱系,具备了9.5吨的近地轨道、5.5吨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以满足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各类有效载荷的需要。2、空间应用的能力当火箭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之后,我们正式启动了卫星研制计划,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于1970年4月发射成功。此后,我们在通信、遥感、导航定位和科学实验卫星四个领域,逐步形成了广播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海洋卫星、导航卫星、科学实验卫星等7个卫星系列。至今,我们研制并发射了80多颗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有28颗卫星。中国幅员辽阔,拥有13亿人口,发展广播通信卫星是造福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1984年,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发射成功,开辟了中国卫星通信事业的新时代。此后,发展了东方红2号甲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通信广播卫星。近期成功开发的东方红4号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平台,设计寿命15年,输出功率10.5千瓦,适用于大容星通信广播、电视直播等,将满足中国卫星通信的需要。目前我们利用这一平台已研制并发射了鑫诺2号直播卫星、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并正在为委内瑞拉制造新的通信卫星。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1.8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对国土资源的勘查、环境的监测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需要发展不同用途的遥感卫星。上世纪70年代发射了首颗返回式卫星:80年代发射了首颗气象卫星风云1号,90年代发射了首颗数字传输对地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号;21世纪初又发射了首颗海洋探测与监测卫星海洋1号。迄今,己经形成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遥感卫星系列。在气象卫星方面,目前我们拥有风云1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风云2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种气象卫星均实现了稳定的业务化应用,在中国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业务应用卫星序列,各国均可以接收它们传回的气象资料。在地球资源卫星方面,中国和巴西合作开发了第一代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号,之后我们自行研制了第二代中国资源卫星——资源2号,实现了三星联网。这些卫星均已实现业务化运行,广泛用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各领域。21世纪也是海洋的世纪。利用海洋卫星获取海洋基础信息对于发展海洋事业尤为重要。我们先后发射了两颗海洋探测与监测卫星,用于海洋污染监测、海冰预报、海岸带特征调查、海洋资源探测等,对我国沿海海域进行了大虽观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从1975年至2007年,我们成功发射和回收了5种类型、21颗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工作时间最长达27天。这些卫星不仅用于资源调查、地图测绘、地质调查等遥感应用,还利用返回式卫星平台,为国内外用户进行了100多项微重力和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材料、生命科学实验以及农作物种子搭载试验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双星定位技术和较少的资金投入,自主研制、建设了第一代北斗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目前,这一系统己具备了在中国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功能,可提供区域性全天候导航定位服务,己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71年至2007年,我们先后发射了10颗科学技术试验类卫星,包括8颗实践号与2颗探测号卫星,形成了系列。这些卫星在空间环境探测、空间科学试验以及新技术试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我们研制的探测1号和2号参与了中欧共同实施的双星探测项目,与欧洲的4颗团星配合,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对地六点观测,探测了地球空间的环境现象及发生、发展机理。3、载人航天的能力中国在2003年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轨道。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就开始对载人航天计划开展论证。1992年,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不断取得成效,综合国力得到大幅提高,并且已经掌握大型运载火箭和航天器返回技术的条件下,中国政府做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从1999年至2002年,先后成功发射了4艘无人试验飞船,2003年10月,中国航天员驾驶神舟5号飞船圆满完成首次载人飞行,标志着中国独立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2005年10月,两名航天员乘坐祌舟6号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发射送入低地球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11月初,神舟八号将在同一发射架上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神舟八号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实施我国首次空间无人交会对接试验。与俄美飞船不同,我们的飞船采用了三舱一段结构、两对太阳电池翼构型、升力控制返回和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具有很高的智能化水平,可为3名航天员提供舒适的环境,不仅可人货合运,还可一船多用。飞船轨道舱兼具生活舱和留轨试验舱的功能,可驻留轨道数月开展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为突破空间交会对接奠定基础。4、深空探测的能力在拥有了运载火箭、卫星和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后,2004年,中国政府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促进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发展的盖要,做出了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的决策。中国的探月工程将分三个阶段实施,即“绕、落、回”。目前正在实施第一阶段“绕”,即开展绕月探测:发射环绕月球运行的探测器,对月球表面进行三维成像,探测多种元素的分布,探测月壤厚度和地月空间环境,并为第二、第二阶段月球软着陆选择着陆场。这颗探测器以中国古代传说“嫦娥奔月”中的美丽少女的名字“嫦娥”命名,运行在200公里的环月轨道,寿命1年。目前,我们基本完成了研制和测试工作,今年下半年将发射升空。5、逐步完善形成了航天工业基础能力经过50年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己经具备了较强的设计能力、先进的加工制造能力、完备的测试和试验能力、可靠的发射能力和有效的测控昔理能力,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
本文标题: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6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