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9届徐汇区中考物理一模
AB图12018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物理试卷2019.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所有题目请回答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A.220伏B.36伏C.24伏D.1.5伏2.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为了A.增大压强B.增大压力C.减小压强D.减小压力3.将一根铜导线拉长,变大的是它的A.质量B.电阻C.密度D.截面积4.轮船从大海驶入黄浦江,所受的浮力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5.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的科学家是A.安培B.伏特C.瓦特D.欧姆6.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影响该导体电流大小的物理量是A.电压B.电荷量C.质量D.通电时间7.教室里空气的质量最接近(空气密度约为1.29千克/米3)A.1千克B.10千克C.100千克D.1000千克8.将电阻R与5欧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1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一定小于1欧B.R一定大于1欧C.R可能大于1欧D.R不可能为1欧9.如图1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两种液体,且液体对各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仍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等于乙球的体积10.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关于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V1表的示数变大,V2表的示数变大B.V1表的示数变小,V2表的示数变大C.V1表的示数变小,V2表的示数变小D.V1表的示数变大,V2表的示数变小二、填空题(共25分)11.家庭电路中,日光灯、电视机等各用电器之间是(1)连接(选填“串联”或“并联”);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2),它们消耗的能量用(3)表测量。额定功率为1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5小时,耗电(4)度。12.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表示每立方米(5)为0.9×103千克。当冰熔化成水时,其质量将(6),密度将(7),体积将(8)(后三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3(a)所示的装置是利用(9)原理工作的;如图3(b)所示的装置是利用了(10)的知识;如图3(c)中书包带做得宽大用到了(11)知识。如图3(d)所示的仪器是利用二力平衡和(12)原理来判断液体密度大小。14.某小灯泡上标有“2.0伏0.3安”字样,接在电路中正常发光时,小灯两端的电压为(13)伏,该灯的实际电功率为(14)瓦,通电10秒,通过小灯灯丝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5)库,电流做功为(16)焦。15.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0牛、2牛,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17)牛。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水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将(18),物体受到的浮力将(19)(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在图4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或灯L上,电键S闭合后,至少有一个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表偏转情况及对应的故障。(20)R2图2R1V1SAV2SR图4LAV(a)锅炉液位计(b)吸盘式挂钩(c)书包带(d)液体密度计图317.小徐同学用薄塑料袋、广口杯、橡皮筋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只薄塑料袋放入广口杯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紧杯内壁如图5(a)所示,然后将袋口沿杯口向外翻过来,再用橡皮筋紧紧扎在杯口上如图5(b)所示。小徐同学想把塑料袋从杯内拉出(不损坏塑料袋),如图5(c)所示。请判断:小徐同学(21)(选填“能”或“不能”)将塑料袋从杯内拉出来,理由是(22)。三、作图题(共8分)18.重为2牛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在图6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所受的浮力。19.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小灯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20.在图8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电键S闭合后,电流方向如图中所示,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电压。四、计算题(共27分)21.浸在水中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2×10-3米3,求物体受到的浮力。22.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10欧,通过R1的电流为1安。①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②电键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1.5安,求通过R2的电流I2。(a)(b)(c)图5塑料袋塑料袋贴紧杯内壁广口杯张开的袋口袋口向外翻出将塑料袋拉出橡皮筋张开的袋口图6图7图8SS0.63AabL1RLR1SR2图9A23.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1安,电压表V1的示数为1伏。①求电阻R1的阻值。②求R1的电功率。③在移动变阻器R2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V1的电压分别为U0、5U0时,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相等,求电源电压。24.如图1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千克的薄壁柱形容器,另有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圆柱体甲,甲的底面积是容器底面积的一半。容器中盛有水,将甲放入水中,分别测出甲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容、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如下表所示。求:①圆柱体甲放入容器前水的深度。②容器的底面积。③i)请判断甲在水中的状态并说明理由(提示:漂浮、浸没、未浸没等)。ii)圆柱体甲的密度。容器对桌面、水对容器底压强甲放入前甲放入后p容(帕)24504410p水(帕)19602450图11甲R1R2SV1图10V2Ap五、实验题(共20分)25.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为了得出普遍规律,要多次测量不同体积同种物质的(1),并选择(2)物质进行多次实验。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物体的(3)与(4)。26.图12所示的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其中浮力大小用(5)测量;为实现实验目的,需将所测浮力大小与(6)进行比较。“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U形管压强计两边管中液面的(7)判断压强大小;将U形管压强计放入不同液体中进行实验(ρ盐水>ρ水>ρ煤油),看到的实验现象如图13(a)、(b)、(c)所示,可得出的结论是:(8)。27.小佳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Rx、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后,将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安~0.58安,电压表示数相应的变化范围为4.0伏~0伏。他思考分析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当变阻器滑片移动到中点附近位置时,电流表示数0.28安,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4所示。①小佳同学在实验中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9)欧,电源电压为(10)伏。②请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1)物理量实验序号电压(伏)电流(安)电阻(欧)10.220.2830.58F1F2V1V2煤油盐水图13(a)(b)(c)hhh水图12-315V图14012301510528.小汇同学在欣赏节日小彩灯时发现,各小彩灯的连接方式虽然为串联,但是当其中一只灯丝熔断,其它彩灯却仍能发光,如图15(a)所示,这是为什么呢?他仔细观察灯泡的构造,如图15(b)所示,灯丝和导电的支架相连,金属丝和玻璃珠并列连接在支架上,玻璃珠仅起固定支架的作用。为了弄清彩灯的内部构造,小汇取一只完好的彩灯,按图15(c)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所用电源电压为7.5V,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123456电压/V0.312467.5电流/A0.060.100.160.200彩灯亮度不发红弱光较亮亮很亮灯丝烧断请依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问题:①连接好电路,电键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滑到(12)处(选填“a”或“b”)。②第3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15(d)所示,其读数为(13)安。③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5的实验数据发现,每一次实验中彩灯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彩灯的电流比值不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彩灯灯丝的电阻(14);其原因可能是(15)。④小明依据彩灯结构及实验现象,推测灯丝支架与金属丝之间有绝缘物质,依据是(16)。⑤依据彩灯结构及实验现象,彩灯串接入实际电路中如图15(a)所示,当其中一只灯的灯丝熔断后其它彩灯却仍能发光,而彩灯内的玻璃珠仅起固定支架的作用,可以推测彩灯灯丝熔断后彩灯内的金属丝与支架之间是(17)的(选填“绝缘”或“导通”)。abS0.63A-315V(a)(b)(c)(d)图15012300.20.40.6A220V灯丝支架金属丝玻璃珠2018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初三年级物理学习能力诊断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D。2.C。3.B。4.C。5.D。6.A。7.C。8.C。9.D。10.C。二、填空题(每格1分,第22格2分,共25分)11.(1)并联;(2)小;(3)电能;(4)5。12.(5)冰的质量;(6)不变;(7)变大;(8)变小。13.(9)连通器;(10)大气压;(11)压强;(12)阿基米德。14.(13)2.0;(14)0.6;(15)3;(16)6。15.(17)8;(18)变大;(19)不变。16.(20)若只有电流表不偏转,则电阻R断路;若只有电压表不偏转,则电阻R短路;若电压表和电流表都不偏转,则灯L断路。(其他正确表述即可)17.(21)不能;(22)塑料袋贴紧杯内壁一侧接近真空,而塑料袋另一侧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这个作用力很大,所以在不损坏塑料袋的情况下很难将其从杯内拉出来。4分4分4分4分3分1分1分1分1分2分三、作图题(共8分)18.浮力的大小1分;方向1分;作用点1分。3分19.连线正确2分。2分20.全部正确3分3分四、计算题(共27分,单位统扣1分)21.(3分)F=ρ水gV排=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2×10-3米3=19.6牛3分22.(5分)①U1=I1R1=1安×10欧=10伏②I2=I-I1=1.5安-1安=0.5安3分2分23.(8分)①R1=U1/I1=1伏/0.1安=10欧②P1=U1I1=1伏×0.1安=0.1瓦③当U1’=U0时,U2’=U-U1’=U-U0,I’=U0/R1;当U1’’=5U0时,U2’’=U-5U0,I’’=5U0/R1;U2’I’=U2’’I’’(U-U0)U0/R1=(U-5U0)5U0/R1U=6U03分2分1分1分1分24.(11分)①h水=p水前/ρ水g=1960帕/(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②∆p=p容前-p水前=∆F/S容=G容/S容S容=G容/∆p=(1千克×9.8牛/千克)/(2450帕-1960帕)=2×10−2米2③i)因为∆p容∆p水,所以圆柱体甲在水中一定沉底,且S甲=S/2,p水后2p水前,所以甲在水中一定浸没。ii)因为∆F容=G甲,所以无水溢出∆h水=∆p水/ρ水g=490帕/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05米V甲=V排=S容∆h水=2×10−2米2×0.05米=1×10−3米3ρ甲=m甲/V甲=4千克/1×10−3米3=4×103千克/米33分3分2分1分1分1分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1分。五、实验题每格1分,第(11)格表中共4分,共20分)25.(1)质量;(2)不同种;(3)质量;(4)体积。26.(5)弹簧测力计;(6)排开液体重力;(7)高度差;(8)相同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27.(9)20;(10)6;物理量实验序号电压(伏)电流(安)电阻(欧)电阻平均值(欧)12.01010.222.910.43610.3(11)写出“电阻平均值(欧)”1分,“实验序号
本文标题:2019届徐汇区中考物理一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50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