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飞速增长,社会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变革。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西方的社会思潮汹涌而入,人们的思潮呈多元化的态势,兼具着多样性和差异性。因而,如何正确引领社会思潮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代社会思潮,主要指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所流行和扩散并足以影响一部分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思想理论观点。主要包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折衷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复古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来全面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吸收各种思潮的优秀思想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关键字】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社会思潮的特点——多元化社会思潮[1]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和社会影响力的思想趋势和行为意识倾向,它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当下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反映着特定社会背景下一定的民族、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的某中利益要求和思想主张。社会思潮的实质是社会意识的特殊运动,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重大问题,对社会在空间、时间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外思潮涌入中国,在这种既充满精华又充有错误观点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剧了社会思潮领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同时带来信息源头难以掌握、内容难辨真伪、传播难以控制等问题,这使得中国社会思想领域掀起层层波澜。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如下思潮[2]: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新左派、普世价值论、新儒家、生态主义、极端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社会思潮的多元化[3],是社会阶层多元化和不同阶层利益的多元化在观念上的反映,体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和新困境的反思。一方面,当代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是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经济关系变革的结果。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观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带给思想观念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价值观念的失落,导致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价值观认识上的分化和选择特定价值取向上立场的冲突。另一方面,当代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是知识分子基于一定的视角和立场对社会困境和矛盾进行反思的产物。社会思潮的主要载体是知识分子。经济社会的深刻改变,原来习惯于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思考问题的知识分子,现在更多地成为了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相关群体的代言人。在对待现代化的内涵、路径、发展方向等问题上出现了差异甚至相互对立的见解。由于反思的视角和立场不同,对新矛盾、新问题和新困境的理论解释、思想判断与价值定位就会不同,得出解决途径也不同。虽然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元化的一个总体态势,但总体是正向、积极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普遍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集体主义传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得到新的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民族情义、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人心,中国梦的追求得到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得到公众的认可等。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个字核心价值观[5],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简洁凝练,易于为大众所传承,而且符合中国当前实际国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代表了社会价值的共识。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6]反映了国家层面的内涵,代表着当今世界上现代国家理想形态的价值诉求。追求“富强”的理念体现了一直坚持勤劳朴实的中国人的追求,也是当今中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基本体现,“富强”理念同时拥有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建设“民主”、“文明”的国家是中华民族努力奋进的目标,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创建则兼容了传统文化中“大同”与“和”等因素,更具当代价值,展示出当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追求目标体现了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奋斗的目标,是维持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自由”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要求和共产主义价值追求的传承和发扬,这符合共产主义的追求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平等”是社会维护文明秩序的基础,也代表了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公正”和“法治”则代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当前我国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方向。在自由与法治并存的社会,享受平等、公正的待遇,体现人们对社会的追求。最后,体现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社会所应遵从的公德,个人应履行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突出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应具备核心道德价值,这符合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个体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有利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公民价值观要求,不论古今中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又顺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立足国情,顺乎民情,基于现实,放眼未来,有利于带动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与社会思潮之间是部分与全部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思潮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社会思潮中最先进的部分,代表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起点;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演进;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行为过程。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起点[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之间是部分与全部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思潮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社会思潮中最先进的部分,代表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因此,从群体动力学的观点上看,二者的本质特征及其联动关系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起点。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起点生成之后,就会导入引领的进程。这种进程是具有内在逻辑规律的,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理路去演进的。认清这一演进过程,探索这一逻辑理路,对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在发展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行为过程[10]。前面讨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发生起点与逻辑演进路径,这只是从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在发展规律上的理论描述和逻辑推演,但逻辑起点不是行为的起点,逻辑演进更不是行动的推进。规律是要依靠人的认识,并通过人的行动,将某些要素加以改进和组合之后,才能发生作用。就像自然规律一样,水能发电是有内在逻辑起点和逻辑规律的,但并不是说,只要有水就会有电,还需要人们修水坝,装电机。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更是如此,所以,在弄清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规律之后,还需要采取恰当合理的行动,将逻辑规律变成现实成效。正如马克思[9]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推进过程艰难曲折,必须在仔细研究、理清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方案与推进过程。在这样的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会增强,社会思潮中的负面消极因素才会减少,正面积极的因素才会不断扩大和充实。参考文献:[1]邓卓明.社会思潮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赵翟.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3]张晓红.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12):5-8.[4]邱柏生,韩巍.试论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方式[M].思想教育研究,2009(11):3-5.[5]戴木才.全人类“共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5-10-28.[6]包心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建构[N].光明日报,2012-01-14.[7]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6-02-21.[8]黄春.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下中国社会思潮的路径探析[J].学习论坛,2015(8).[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10]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们日报,2014-02-26.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51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