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年级语文试卷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朗.润(lǎng)分歧.(qí)贮.蓄(chù)憔悴.(cuì)B.粗犷.(guǎng)抖擞.(sǒu)徘徊.(huái)酝酿.(niàng)C.澄.清(chéng)莅.临(lì)黄晕.(yūn)确凿.(záo)D.着.落(zháo)鉴.赏(jiàn)吝.啬(lìn)匿.笑(nì)【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贮蓄”读作“zhù”;C项“黄晕”读作“yùn”;D项“着落”读作“zhuó”。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花支招展人声鼎沸繁花嫩叶淅淅历历B.水波嶙嶙个得其所呼朋引伴稀稀疏疏C.咄咄逼人翻来复去人际罕至絮絮叨叨D.争先恐后博学笃志倾盆瓢泼喜出望外【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花支招展”写作“花枝招展”,“淅淅历历”写作“淅淅沥沥”;B项“水波嶙嶙”写作“水波粼粼”,“个得其所”写作“各得其所”;C项“翻来复去”写作“翻来覆去”,“人际罕至”写作“人迹罕至”。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B.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倾斜,歪斜)C.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执拗)D.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来到,来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掌握词语的意思。有些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C项“拗”意思是“使……弯曲”。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B.《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C.《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D.《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D项表述错误,《论语》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5.名句积累与运用(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世说新语·咏雪》)(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5)《观沧海》中描写山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衬托大海的勃勃生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古人常用明月寄相思之意,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希望明月送去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衬托,又直接抒发游子孤苦寂寞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落花时节又逢君(2).遥怜故园菊(3).未若柳絮因风起(4).影入平羌江水流(5).树木丛生(6).百草丰茂(7).我寄愁心与明月(8).随君直到夜郎西(9).海日生残夜(10).江春入旧年(11).夕阳西下,(12).断肠人在天涯。(13).学而不思则罔(14).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园”“絮”“羌”“郎”“生”“罔”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是由南朝_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太丘舍去.③下车引.之④元方入门不顾.8.“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9.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答案】6.(1).《世说新语》(2).刘义庆7.①约定②离开③拉,牵拉④回头看8.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②说明友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9.示例一:元方这样做颇为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示例二:元方这样做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的一个难忘的教训。【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本文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顾”意思是“回头看”。【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从“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友人惭”是因为自己言而无信,待人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这一行为说明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要改正错误。【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形象。从元方有理有据的批评陈太丘的朋友看,元方是一个聪敏、机智的孩子。对待元方入门不顾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可以说他失礼,因为毕竟对方是父亲的朋友,且有惭愧之意,应该以礼相待,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也可以说他不失礼,因为他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所以对他不求全责备。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年代:南朝宋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③。【注释】①王戎:西晋人,做过官,是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信然:确实如此。10.解释加点字词①尝与诸小儿游.②唯.戎不动11.翻译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12.你认为文中七岁的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答案】10.①玩耍②只11.树就在路边上并而有很多果实,这些一定是苦李子。12.王戎是一个能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观察进行推理判断,非常聪慧的孩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戏”意思是“玩耍”。【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子:果实;此:这;必:一定。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王戎小时候,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据此分析可知,王戎是个聪明机智,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孩子。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年代:南朝宋参考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和他们一起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必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现代文阅读只要有爱,就是无价①刚到北京,天空中飘着小雪,一阵风刮来,让人感到丝丝凉意。北京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吃火锅,特地带我去一家城西的老店,红灯笼,黄木板,每一桌上都有一口热腾腾的铜锅,锅子的烟囱高耸,烟囱的盖子大开,烧滚的锅子热气滚滚,弥漫在整个屋子。②朋友点了一个大号的酸菜白肉锅,加了几盘羊肉,一些牛肉卷饼,然后把菜单推到我的面前,叫我点一些菜。我点了几个菜,特别点了爆炒黄鳝和韭黄炒鳝。跑堂的过来,看了菜单,好意地探询:“先生,您点了两道鳝鱼呢!”③“对了,我喜欢吃鳝鱼!”④北京厨子炒的鳝鱼果然美味,香、脆、鲜美,骨头也剔得干净,没有一点渣子。⑤“老师怎么爱吃鳝鱼的呢?”北京的朋友问。⑥我沉思了一下,就在水汽淋漓的火锅店里,简单地说起一段往事。⑦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地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我凑到摊子前面,盯着油汪汪、黄灿灿的炒鳝鱼,使劲儿地吸了几口诱人的香气,咽下口水,然后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⑧为什么要低着头呢?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姊妹就有十八个,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我们从来不要求妈妈买来吃,妈妈
本文标题: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1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