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第三版)重点总结课任老师:马文斌总结:袁凯题型有单选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主观题较多,客观背诵题目较少马文斌的考法肯定会问一些具体应用的题,比如重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如何解决?比较考验知识量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换句话说考你的硬功夫!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农村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投资虚拟化、资源垄断化、经济沙漠化发展经济学是一门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状态转型的原理和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库兹涅茨):(1)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迅速增加;(2)生产率快速增长;(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变化;(5)发达国家瓜分世界完毕;(6)现代经济的增长扩散范围有限。中国还是不是发展中国家?1、从GDP看,中低收入国家。2、从经济发展布局看,结构性问题突出。3、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看,中国公共福利事业仍有待发展和完善.4、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不会考)观点一:增长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由于增加投资而增加的产量,还包括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品的增加,此外经济发展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变化,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观点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加区别。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定义指出,现代经济增长不仅包括总量方面的特征,也包括经济结构、国际关系与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特征,也就是说,他将经济增长的概念扩大了,这与二十世纪80年代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相一致。卢卡斯、罗默、巴罗等经济学家也都用经济增长泛指经济发展。第二章: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熊彼特创新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控制或获取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上课有问过)早期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有三个:1、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个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资本匮乏才是束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2、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发展必须实现工业化,工业化能吸收劳动力。3、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马歇尔计划。什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主要表现: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重庆存在显著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如何解决?重庆存在显著的高于全国水平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结构严重影响了重庆经济发展,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发展过程呈二元性,行政体制调整、工业扩张能力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加剧了二元性。加快二元经济的转换,应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定义为经济增长+结构变迁。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就是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直接因素:指资源投入数量(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源使用效率(部分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间接因素是指那些既影响资源的数量也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最重要的一是技术、二是制度。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对经济增长最为直接的影响表现在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这无疑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加快。哈罗德—多马模型:该模型说明的是稳态的经济增长所应具备的条件。优点:简洁缺点:均衡条件难以满足,而且该模型不具备自身调节能力。索洛模型:索洛模型主要就是用来说明到底是哪些经济因素影响了经济增长!它更加强调的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只决定于技术进步的速度。新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罗默和卢卡斯,“内生经济增长”为特征的“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两个伴随性特征:波动和阶段性总需求是决定短周期(基钦周期)和中周期(朱格拉周期)的重要因素。长周期或经济长波则需要用供给能力的变动来解释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1)传统社会;(2)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3)起飞;(4)成熟;(5)大众高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产业结构角度的划分)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亚洲经济增长的特征:是外向型经济、高投资、低通胀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增长不仅来自于资本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生产率的提高。奠定亚洲经济增长的基础是经济上的高度开放。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洲经济停滞的现实原因有(1)政局混乱;(2)制度缺失;(3)外债沉重;(4)人口暴增。影响发展中国家增长实绩的因素一、生产要素严重短缺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劳动生产率不高三、结构性弱点四、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五、制度因素六、其他外部因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入的增加,而不是这些投入使用效率的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粗放型增长方式。目前中国经济结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消费投资比例、外贸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城乡和区域结构等方面。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第五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解读:观点: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1)供给方面的恶性循环: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2)需求方面的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两个循环联系起来看:一方面,即使有了储蓄,也会因为投资引诱不足而难以消化储蓄;另一方面,即使有了投资引诱,也缺少储蓄可以用来投资。这样,这两个恶性循环相互联系,很难被打破,因而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贫困难以真正改变。1.“大推进”理论:发展中国家缺少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条件,要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罗森斯坦—罗丹)2.“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莱宾斯坦)3.“起飞”理论实现经济起飞的三个条件:第一,要有10%以上的投资增长率;第二,要建立主导产业部门;第三,要有制度上的保证。(罗斯托)国内储蓄构成: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家庭储蓄都是收入减支出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转变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分析此图很重要(三个关键:趋势、交叉点的解释、箭头方向)纵轴标出了总人口和总收入百分比变动的正负值,横轴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解读:图中,点A即代表着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任何一个从点A向左或向右的运动都将会引起人均收入均衡点回到Y1。当人均收入从Y1向Y2上升时,人口增长率将会超过总收入增长率。由于人口增长快于人均收入增长,人均收入下降。点A右面指向A的箭头表示人均收入在Y1和Y2之间的所有点最终都会回到Y1点。同样,点A左边的收入增长快于人口增长,导致最后均衡人均收入水平会回到Y1。点B是不稳定均衡点,只要没有达到点B最后就会回到点A,但是只要超过B点,就会继续向C点运动。点C与A一样,也是一个稳定均衡点。综上,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人口陷阱只有两种方法,一是抑制人口增长,二是通过大规模投资,一举突破B点。古典失业理论:就业数量是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力量所决定的凯恩斯理论:有效需求不足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城乡不平衡P105—107重点,要理解第七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上,有三个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工业发展要协调相关产业发展,避免出现“荷兰病”现象;二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还与劳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由技术水平相匹配;三是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荷兰病:是指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出口损害了本国其他有竞争力或者有优势的出口行业,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如尼日利亚、墨西哥、印尼。增长极限论: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系统就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怎样用反馈回路原理分析一个现象: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反馈回路包括:正反馈回路:投资可以增加工业资本存量。资本越多,产量越多,产量中的一部分将转变为投资。投资增长越快意味着资本越多,从而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在这里资本存量是工业生产增长的约束因素,它的增长取决于投资率水平以及投资—资本—产出之间的循环促进,这个回路是工业资本形成的正反馈回路。经济增长的负反馈回路:资本平均使用年限和每年磨损数量直接影响下一期的资本存量,这是负的反馈回路。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第八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加的作用之后,所有其他因素作用的总和,除了“硬技术”上的进步以外,它还包括了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新的组织与管理方法、采用新的决策方法、改善资源配置方式等“软技术”方面的进步。技术进步源泉:需求拉力(施穆克勒)技术推力(熊彼特)诱致性技术创新(希克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还有一堆理论可以去看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从供给方面看,技术进步能够创造出新的产业,技术进步能够使资本和劳动在产业间发生转移,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革。从需求来看,首先,技术进步引起成本下降,需求随之变化。其次,技术进步使资源消耗强度下降,使可替代资源增加,这样就改变生产需求结构。最后,技术进步使消费品升级换代。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劳动者比重不断减少,而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中间技术”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最适用于发展的技术是中间技术,即介于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的技术。(舒马赫).“适用技术论”:在确定技术选择标准时,不仅考虑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而且将技术选择与社会物质文化全面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主张一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因时因地选择和开发适宜技术。技术吸收是指某项先进技术由A国转移到B国,并且能被B国复制出来。技术吸收又被称作“真正的技术扩散”。第九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刘易斯模型:很多此处略,平常生活见得很多,具体解释见书P148—152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的产生: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
本文标题:马春文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4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