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七章_秒表时间研究
2019/9/41标准时间概念一个合格工人在标准的作业方法和条件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完成某一工作所需的时间。它是一项作业的纯作业时间与宽放时间之和,也称工时定额。概述2019/9/42时间研究直接法间接法码表摄影法工作抽样连续测时重复测时周期测时既定时间法PrederminedTimeSystem)经营估计法实际资料法标准时间资料法WorkFoctor法MotionTimeAnalysis法MODAPTS法优点:比较简单;任何人都可做缺点:难于跟标准速度相比较,生产之前不能设定优点:信赖程度和一贯性高;客观性和普遍性高;不需要评价标准速度;可在生产之前设定;容易消除不必要动作缺点:需要教育和训练2019/9/43第七章秒表时间研究☆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2.明确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3.在理解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测时的步骤与方法。4.掌握秒表测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1.理解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2.明确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3.在理解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测时的步骤与方法。4.掌握秒表测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2019/9/441.含义秒表时间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运用秒表等计时器对操作者的作业过程进行直接、连续地观测,把工作时间和有关工作的其他参数一起记录下来,并结合组织所制定的宽放政策,来确定操作者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的方法。采用的抽样技术原理;测时的观察记录的对象是“工序”;要求对同一工序进行重复观察和记录若干次。7.1秒表时间研究概述直接时间研究或密集抽样技术2019/9/45秒表时间研究的特点秒表时间研究是采用抽样技术。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数的科学的调查方法,是按随机的原则,抽选总体中的样本进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有关特征参数的方法。秒表时间研究按照预定的观测次数,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的作业,是密集性抽样。2019/9/46秒表时间研究的适用对象秒表时间研究以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为对象,主要用于对重复进行的操作寻求标准时间。重复作业是指具有重复循环型式的作业,重复循环期间持续的时间,大大超过抽样或观察所需要的时间。2019/9/472.作用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本。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衡。2019/9/483.工具(1)秒表(停表、马表)(2)观察板(3)时间研究表格(4)其他工具ABC图7-110进分计秒表2019/9/49图7-2记录板2019/9/4101.收集资料2.划分为单元3.决定观测次数4.测时5.剔除异常值6.计算正常时间7.确定宽放时间8.计算标准时间7.2时间研究的步骤时间研究八步骤2019/9/4111、获取充分的资料从前述的时间研究表格可以观察到应收集的一些信息,具体来讲包括以下资料:(1)与时间研究有关的基础信息资料。(2)操作方法资料。(3)产品或零件、材料的资料。(4)设备资料。(5)操作者的资料。(6)有关作业环境的资料。2019/9/4122.作业分解——划分操作单元作业分解是指为便于观测和分析而将某一作业加以细分成若干个操作单元。秒表测时是以操作单元为单位进行观测记录的,并非其操作的总时间。所有个别单元的时间之和等于整个操作时间。作业分解的原因作业分解的原则作业分解实例2019/9/413①动作数量多且性质复杂,很难评比。②对每一单元个别予以评估,则动作快慢可作较精确的调整。③可将生产工作(有效时间)与非生产工作(无效时间)分开。④使标准时间更为精确,尤其高度疲劳单元应独立,这样其疲劳宽放时间的确定会更加合理。作业分解的原因⑤每单元予以详细说明,制定详细操作规则,且以后如某单元需更换动作,则可直接修正本单元时间。⑥每个单元再给予详细的说明,整个操作说明,培训新人。⑦且以后单元如遇有增减时,亦可迅速算出其标准时间。2019/9/414作业分解的原则(1)单元之间界限清楚。(2)各单元时间长短适度。0.04min(0.07-0.1min)(3)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操作单元分开。(4)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5)规则单元、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6)物料搬运时间应与其他单元时间分开。2019/9/4152019/9/41622211120()nniiiiniinXXnX误差界限法若要求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取置信度为95%,则应观测的次数为:若要求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之间的误差范围控制在±5%以内,并取置信度为95%,则应观测的次数为:222211140()40nniiiiniinXXnXX3、确定观测次数2019/9/417解:据10次观测的结果,可求得:2240104296524.625()65n次例7-2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作单元观测10次,得其延续时间分别为7,5,6,8,7,6,7,6,6,7,现要求误差界限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为95%,求应观测多少次?即应观测的次数为25次。在预先对操作单元进行观测时,观测次数可选5次,或10次均可,一般选10次的较多。对于不同操作单元,计算的观测次数可能不同,实际观测次数应为各单元中次数最大者。65429,10iiXXn2,代入式(7-5)得:2019/9/4184、测时连续测时法(计入“R”栏,再计算“T”栏)归零法(计入“T”栏,空“R”栏)差值测时法(周程测时,对单元时间甚短的操作)累积测时法(两只秒表间歇测时)2019/9/419周程测时法适用于测定作业时间很短的工序特点:每次依次去掉一个作业要素,将其它作业要素合并计时,最后通过运算求出每个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2019/9/420第一次计时,A=a+b+c=17s;第二次计时,B=b+c+d=19s;第三次计时,C=a+c+d=18s;第四次计时,D=a+b+d=12s;A+B+C+D=3(a+b+c+d)=66s,设X=a+b+c+d=22s所以各作业要素的时间值为:a=X-B=22-19=3sb=X-C=22-18=4sc=X-D=22-12=10sd=X-A=22-17=5s例如,某工序划分为a、b、c、d四个作业要素,每次只记录3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因而得到:2019/9/421在整个研究持续时间内,秒表不停地连续走动,直到整个研究结束为止。观测者将每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读出,记录在表格内。研究结束后,将相邻两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相减,即得到操作单元实际持续时间。3.测时(连续测时法)12345RTRTRTRTRT5122026382019/9/422测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1)测时时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则应在该单元“R”行中记一个“x”或“M”,表示失去记录。不准按照估计随意补入,以免影响其真实性(见下表中的第1周程)。(2)如操作中发现操作者省去某一单元,则应在该单元的“R”行中划一斜线,表示省去(见下表中第2周程)。2019/9/423表连续计时法①②③④⑤外来单元周程RTRTRTRTRT符号RT说明1131327145326×65A33更换皮带28419104201272313912/B31更换并调整螺丝31521317119201422217C工具掉地上,拾起檫灰,并调整423816253153063221633816D535315369163871943144918E646415481175012052354118F7G185171205185A20286253425394B13C222019/9/424(3)如操作者没按照单元的顺序进行,则在相互颠倒的两个单元的“R”行内分别划一横线,横线下记开始时间,横线上记结束时间,(见表中第3周程)。(4)在观测过程中出现例外单元,如刀具断裂、工具掉地等,观测者应在相应栏内做上记号,并记录影响时间。如果外来单元时间很短,理论上可以忽略,但为了准确起见,也要记录下来,以便分析。外来单元消耗的时间,对确定宽放时间很重要。2019/9/4255、剔除异常值,计算实际操作时间剔除异常值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2019/9/426(1)剔除异常值异常值是指某单元的时间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超出正常范围的数值。工人不按标准化的操作单元操作遗漏某一操作单元测时人员的疏漏或错误外来因素的干扰等剔除异常值的方法有多种,此处介绍最常用的方法——三倍标准差法。2019/9/427三倍标准差法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n次,所得时间为x1,x2,x3,---xn则平均值为:nxnxxxxniin121•标准差为:nxxnxxxxxxniin12222212019/9/428正常值为x内的数值,超过者为异常值。3正态分布曲线异常值区域异常值区域管制上限(UCL)管制下限(LCL)3σ99.73%95.45%68.72%1x21322019/9/429141820.920niiXXn21()31.981.5991.620niiXXn数值28大于25.7,在管制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予以剔除。例7-4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1次,其中漏记一次,其余20次观测数据如下:20、20、21、20、22、20、19、24、20、22、19、19、21、20、28、21、20、20、22、20,试剔除异常值。解:320.931.625.7UCLX管制上限320.931.616.1LCLX管制下限2019/9/430异常值剔除后,运用剩余的合格数据分别求各单元观测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单元的实际操作时间。(2)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2019/9/4316、计算正常时间正常时间是指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项作业或操作单元所需的时间。何谓“评定”?评定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是指时间研究人员将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比较,以使实际操作时间调整至平均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基准上。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定系数国际所公认的正常时间。2019/9/432迄今为止有以下几种正常速度为国际所公认:(1)行走。英、美两国普遍接受的标准速度是,一个平均体力(中等体格)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直道路上以4.8km/h的速度步行时的速度。(2)分发扑克牌。在30s时间内将52张扑克牌分成4堆的速度。(3)插销子。用0.41min将30只销子插在30个孔内的速度。2019/9/433评定方法1.速度评定2.平准化法3.客观评定4.合成评比2019/9/434一、速度评定法速度评定(SpeedRating)是比较简单的评定方法,它完全根据观测者关于理想速度即正常速度的概念评定工人的工作速度,即将工人工作速度与观测者脑海中已有的标准水平概念进行比较。常用的速度评比尺度有三种:60分法和100分法、75分法。通常采用前两种,而最后一种则为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用得多。2019/9/435(1)60分法与100分法凡观察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60分或100分。观测速度大于理想速度,就给予60分以上和100分以上的分数;如观测速度小于理想速度,则给予60分或100分以下的分数。2019/9/436(2)75分法这是由英国时间研究专家所提出的一种方法,正常情况下,操作者以正常速度操作则评定为75分,即评定系数为1。如果实际速度小于理想速度,如65分,则评定系数为0.87。2019/9/437采用速度
本文标题:第七章_秒表时间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