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精细化管理有哪些优点
精细化管理有哪些优点精细化管理必须借鉴人类工业史上一切有价值的管理学成果,其中最为紧密的应该是泰勒的科学管理、戴明的为质量而管理,尤其是以精益生产为旗帜的丰田生产方式(简称TPS)。在这条线上有一个共同的灵魂,那就是科学与效率。精细是一种极限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也是不能完结的企业管理发展过程。精细竞争、精细战略、精细优势的另一个含义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细”、“末”之处见真功。精细化管理有哪些优点1、系统性。它对管理这项工作提出了系统性思维要求。它要求管理者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裂开的事物,从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发掘发展机会。系统性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例子莫过于PDCA管理循环了。泽亚企管认为,企业管理问题之所以重复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管理者的工作没有做到很好的衔接,而是处于断裂状态。如同PDCA中的管理循环,管理者拟定了工作计划,却没有人执行计划;有人执行计划,却没有人检查计划有无偏离预期目标;也许有人监督、检查,但结果往往是只监不“控”,无人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形成改善动作,为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创造条件(PDCA不限于一个循环,而是由无限个循环构成,它推动企业持续改善)。在整个PDCA循环中,精细化管理特别侧重于“总结/改善”这个环节。因为“总结/改善”所形成的生产力正是前面三个动作的价值所在。否则,管理行为就无法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管理行为就无法得到固化、优化,企业就不能呈现螺旋式上升发展。2、专业化。这是精细化管理的最大特点。它要求传统的管理者从侧重操作、凭经验做管理,转变到具有较强专业能力、能以系统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来处理企业问题。精细化管理强调一个“细”字,它使得过程控制成为关键。而要控制过程就必须对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控制到位,这除了需要执行力外,更需要执行这些动作的专业能力(首先,它要求管理者必须对工作有所了解,其次,它要求管理者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专业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首要条件,管理欠缺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相对企业发展需要而言的,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或将管理者摆错了位置,使其未能发挥自身专业能力的,亦属于欠缺专业能力这个范畴),精细化管理就不可能成功。专业化不只是对管理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要求——它要求管理者必须持续学习,以提供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同时,它也对管理者的工作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传统的财务管理人员以办公室为办公地点,以核算数据、提交财务报告为主要工作,而精细化管理则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成为财务管理与控制方面的专家,他必须将工作中50%以上的时间用深入到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对产品、生产工艺、作业流程等内容),了解企业成本流及主要的成本中心,找到成本控制点,以提出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又如:在ATL公司,项目组的物料管理目标将从关注仓库的账、物、卡相符率,转移到了如何加快库存物料周转次数这一目标上,专业这项资源促使我们的工作目标发生转移。流程再造、ERP、供应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系统性思维模式等,这些都是专业化的管理工具,它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学会并利用它们来处理工作。3、成果导向。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者的工作方向发生转移,即从以工作任务、修补问题为导向转变为以工作成果、发现机会为导向。在任何一家工厂,精细化管理始终都以持续地“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缩短交期”为关注要点来展开。要使工作具有成效,管理者就必须区别对待工作(实质是区别对待工作资源),并对工作有所取舍。取舍的本质是“扬弃”。它涉及到资源如何利用的问题——管理者既不能将现有的资源放在无效、没有前途的业务上,也不能将现有的资源重点放在今天的销量较好,但不能成为明日生计来源的业务上,而应该放在创新业务上,即明天的生计来源上。另一方面,它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正确、清楚的工作目标,并确保这一目标得到足够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一般会对好的经验予以推广、发扬,但对错误的产品、工作、业务、市场等却缺乏放弃的勇气。其实,需要推进与需要放弃的是互为补充的,这是因为放弃往往解放了必要的资源,以使企业能够在正确的业务上具有足够的资源。因此,发扬与放弃应当具有相同的优先级。泽亚企管建议,每隔一段时间(一个季度或半年、一年),企业有必要系统化地评估企业的所有产品、服务、活动、企业文化和所有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明确要放弃哪些过时或错误的举措,或值得发扬的宝贵经验。4、观念创新。在精细化管理阶段中,除了要求专业能力、产品技术等得到创新外,更重要的是管理者的观念要得到创新,要有精细化的管理意识。现实中,保持观念的同步创新往往被企业所忽视。观念创新要求企业做到:首先,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持续改善”,它要求企业具有追求完美的管理精神。这种完美包括对细节的确定,不搞工作或数据上的“模糊”战术。其次,要激励企业员工不断实施创新行为,除非管理者敢于打破旧有的模式,以新的姿态、方式从事工作。否则,一切都只能停留在原样。要在企业营造一种“容许失败的创新行为存在,但不能容许无所事事的行为存在”的创新文化。第三,精细化管理要求全员作战,搞群众运动,而不是管理者的特权。它要求每个员工都有工作目标,并能自我进行目标管理。同时,也能对企业的工作提出改善意见。第四,将管理关系演变为管理+经营的这种双重关系。管理者必须将精细化管理视为一项事业来做而不仅仅是打打工、混混日子的短期行为,企业必须将市场压力分摊到组织内部的各部门、各环节中去,此时,管理者承担的不再仅仅是管理责任,更有经营的权利和责任。第五,它要求企业各模块紧密相连,高度开放。特别是要有良好的沟通氛围。沟通,本质上不是以人际关系的改善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工作的改善为关注要点。通过沟通将“研、销、供、产”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整体运作。现实中,管理者侧重于人际关系的沟通而忽视了针对工作的沟通,侧重于部分单独的运作,忽视了整体的运作。如:销售部往往没有为技术部的设计工作提供市场信息,技术部门在设计产品时也很少与业务员进行沟通。精细化管理有哪些优点1、提高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主人翁意识是指员工在职能履行过程中自觉地将自我融入工作之中,把最大程度地发挥才智和作用视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记得天行健管理咨询公司曾调研过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在没有推行精细化管理之前,企业员工有“三盼”:盼停水、盼停电、盼下班。因为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收益都没有被量化到每个员工身上,粗放式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弊端已经清晰可见。调研后不久,高层领导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公司在领导的积极推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下,以提升基础管理工作为突破口,推行了主题为“5S”精细化管理,员工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显著增强,主人翁意识逐步形成。2、明确了管理者和员工在管理中的任务精细化管理的出现,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目标任务都得到了细化、量化和标准化,甚至许多任务和目标的制定融入了员工的智慧,因此,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精细化管理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必然给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而持续的内在动力。3、完善了企业管理制度和手段在推行主题为“5S”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每个岗位都有具体详细的规则。公司车间主任介绍,这些措施的制定都是经过车间员工共同商讨的,实施后成效明显。过去,由于很多细节没有明确的规定,一有问题,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即使不出问题,工作效率也难以提高。现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甚至每道工序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以交接班为例,过去两个工段之间的交接班随意性较大,时间、手续等都没有规定,责任也不明确;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对交接班场所、时间、程序、人员都做了具体细致的规定,发现有不合格之处,无论大小,下一个工段都可以拒绝接班,这样就把质量责任分解到每个工段中。4、改变了企业管理的模式从集权管理向授权管理和分权管理转变。实践表明:适度的分权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因此,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引入,可以改变企业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的局面。例如,在精细化实施过程中,企业必须将战略进行细化,让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都能在战略中明确自己的任务和位置,结合部门和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工作,千方百计地为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而努力。这样,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都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和调度资源的权力,企业的集权式管理开始向分权式管理转变。
本文标题:精细化管理有哪些优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6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