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物理化学化学部分五月考试题
2018硚口区九年级五月调研理化-化学部分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O-16Ca-40C-12H-1可能用到的物理常量: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g=10N/kg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干冰升华C.水结成冰D.酒精挥发2、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温度升高,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变大了B.缉毒犬能发现毒贩,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稀有气体能做保护气,是因为构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D.实验室电解水可以获得氧气和氢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活性炭可以用来净水,却不能将硬水软化B.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一定都是酸C.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D.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的越多越好4、某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羊毛手套和尼龙背包的主要材质都是有机合成材料;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D.①③④5、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6、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氯化氢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关于该气体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原气体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②黑色固体变红色说明原气体中至少含有一氧化碳或氢气中一种③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说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氢气④最后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⑤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氯化氢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④8.为鉴定一包混合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aCO3、CuO、Fe2O3、C中的几种,对该固体充分高温加热,设计以下流程(假设下列反应均恰好完全进行),并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可燃性气体W是氢气②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CaCO3③固体混合物肯定含有Fe2O3④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uO⑤残余物Z中肯定含有C⑥浅绿色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③⑥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60分)28、(4分)观察下列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并标出C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2)写出该氧化物参与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9、(4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填“a”或“b”)。(2)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3)将165gt1℃曲线a对应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t2℃时的饱和溶液,需蒸发掉水g。(保留一位小数)(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们将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b.两溶液质量:甲<乙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d.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30、(6分)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②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③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氨气(NH3)[问题探究](1)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2)为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②小刚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II.请分析:装置II中A的作用;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根据装置II,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a.称量装置D.b.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d.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其正确顺序为(填字母序号,可重复).④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时,至少需要测定个数据。31、(7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1)上述实验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2)小郁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推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3)为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小强对沉淀C进行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有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即可.32、(5分)某同学在做二氧化碳性质探究实验中,将二氧化碳通入100g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并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滤渣质量为1.0g,试计算:(1)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2)反应后所得滤液理论上质量为g。五月模拟考答案一、选择题(3分*8=24分)题号12345678答案AADDCBCA选择题第8题可将碳酸钙改为碳酸镁(分解同碳酸钙),将数据5.6克与改为5克后分别分析固体成分)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26分)28、(4分)(1)H2OO2(2)2H2O通电2H2↑+O2↑或CO2+H2O===H2CO3或CaO+H2O==Ca(OH)229、(4分)(1)a(2)甲物质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3)27.8(4)abd30、(6分)(1)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或化学方程式表示))(2)①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会被B装置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B中冷凝而会被吸收;装置A、B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被装置B吸收;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全部进入B装置等,使实验产生误差(答出任意一条即可)②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或主要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偏大③bcadca④331、(7分)(1)漏斗(2)硝酸钡(或化学式)(3)稀盐酸(或稀硝酸)碳酸钠(4)BaCl2+2AgNO32AgCl↓+Ba(NO3)2或Na2CO3+BaCl2BaCO3↓+2NaCl硝酸钡溶液32、(5分)解:(1)设参与反应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Ca(OH)2+CO2====CaCO3↓+H2O44100X1.0g=X=0.44g(2)滤液的质量=0.44g+100g-1.0g=99.44g(只用填写答案)答: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0.44g。CuCuO+2HClCuCl2+3H2OO+2HClCuCl2+3H2O0
本文标题: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物理化学化学部分五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8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