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题八说明文阅读
专题八说明文阅读苏州考情综述考情概览年份考查篇目作者考点分值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2018如果冬天来了,那夏天还会远吗?莫砺锋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引用的作用内容理解//62017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回升/分析图表理解图表分析说明语言识别图表内容理解102016基因组测序:全面了解胡萝卜/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内容理解//82015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段落作用说明方法及作用内容理解//82010气温变化(题目为编者所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分析说明语言说明方法的作用//62009水资源(题目为编者所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句子理解内容概括//6考情分析纵观苏州2009—2019年中考题,对说明文的考查还是比较频繁的,尤其是近几年,从2015年到2018年连续考查4年。10年5考,分值在6—10分之间。在这5篇选文中,只考查了一篇事物说明文,内容涉及的是生物技术。其他4年均为事理说明文,内容涉及气候、资源、常理等。文章篇幅都较短,都在600—900字之间。除了2017年外都设置了3小题,每一篇都出现了选择题,通常考查对说明信息的提炼和概括与说明语言。其他则通过简答题的形式考查句段的作用、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对象及特征、分析说明顺序、理解词句含义等。分值一般都是2分。2017年的选文严格意义上讲属于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年在选文中加入了示意图、表格、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还有材料链接等内容,因为信息多,所以打破常规,设置了5小题,分数增加到了10分。在设题上,设置了3个选择题和2个简答题,其中能够体现说明材料性质的题目有1个,考查了说明的语言。其他4题都是分析图表的内容。2017年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是一种改革和创新,但是有一种情况值得关注,2018年对说明文的考查又回归到了2016年以前的传统模式。可以说2017年新题型的出现是一种试探,并不能形成规模和趋势。但是同学们要引起注意,做好充足的准备。纵观十年中考题,说明文在苏州卷现代文阅读中较为频繁,因此,在当下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对社会热点和高科技类的素材的考查应该会有所加强,备考时需多加练习。文体知识精讲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按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以实在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如:《苏州园林》中,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八年级上册)事理说明文:以抽象的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阐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如:《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产生、分布、特性等的介绍,证明了陨石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的观点。(八年级下册)按语言分平实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如:《恐龙无处不有》用具体的数据对说明对象作了客观的说明。(八年级下册)生动说明文: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运用修辞,以对话、故事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如《时间的脚印》这篇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原因等生动地向我们进行了介绍,并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启示人们珍惜时间,并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八年级下册)二、说明的一般顺序时间顺序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常以表示时间的词语为标志,如年代、年月日、早晚等。如:《大雁归来》在介绍大雁归来的特点和情景时,先以秋天离去时作陪衬,然后写春天3月最早归来的雁群的样子,4月份时雁群在沼泽中集会的情景,5月暮春时节大雁的状况,最后从横向上谈每年3月各地区大雁活动的一致性。(八年级下册)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等。如:《蝉》一文在介绍蝉的地穴时是按照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进行的。第二至第三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四至第七段说明对地穴内部的考察。(八年级上册)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关系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①由现象到本质。如《恐龙无处不有》一文由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这一现象说起,继而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证明了地壳运动理念。(八年级下册)②由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第三至第六段紧扣第二段中的四个“讲究”,介绍了苏州园林设计和建造方面的主要特点,而第七至第九段则说明角落及局部的特点。按照先主后次的顺序,使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八年级上册)③由一般到特殊。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先介绍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介绍中国石拱桥,最后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特殊的桥。(八年级上册)三、说明文的常见方法说明方法知识归纳分类别定义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若干类,然后按照类别进行说明。标志一种(方面、类)……另一种(方面、类)、表序数的词作用使说明条理清晰。示例《大自然的语言》第七至十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八年级下册)作比较(2016、2015年)定义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或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其中一种事物的特征。标志比、相对于、与……相比作用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示例《中国石拱桥》中“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发水时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的情况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八年级上册)打比方(2015年)定义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打比方,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标志像、仿佛、犹如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种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示例《梦回繁华》中“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八年级上册)列数据定义用具体的数据准确说明某事物或某物体的特征和本质。标志数据作用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突出说明对象的某种特点,使说明更具体、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示例《被压扁的沙子》中“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斯石英在特定温度下可以转变为普通沙子,使说明更加具体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八年级下册)举例子(2016、2010年)定义举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解释抽象的道理或深奥的科学原理标志例如、比如作用通过举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示例《恐龙无处不有》中“‘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从而印证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八年级下册)下定义定义用简洁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某一概念的内涵作规定性的说明。标志这是……、……是……作用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示例《大自然的语言》中“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叫逆温层。(八年级下册)摹状貌定义对事物的状貌进行描摹标志运用描写方法对事物进行具体描写。作用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说明对象的某种特点。示例《苏州园林》一文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藤萝的形态,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栽种和修剪也着眼于画意的特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八年级上册)引资料定义为了使说明内容更加充实具体,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文、俗语、名言警句等进行说明。标志名人名言、诗文、新闻、传说等作用①引用名人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说服力。②引用诗文: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突出了事物的特点。③引用新闻:丰富说明内容,使说明对象更加真实可信。④引用传说:引出或突出说明对象,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示例《中国石拱桥》一文“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使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了唐朝张的话,说明了赵州桥造型优美的特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八年级上册)四、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形式典例剖析总分式总—分文章先总说特征或特点,之后从各个角度进行说明。如《苏州园林》中围绕“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的特点,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八年级上册)分—总文章先将事物的各个角度进行细致说明,之后再总结出总体特征。《蝉》中以小标题的形式用“蝉的地穴”“蝉的卵”来组织成文,最后概括地写蝉的生活历程。(八年级上册)形式典例剖析总分式总—分—总文章先总说特征或特点,之后再从各个角度进行说明,最后再进行总结。如《梦回繁华》一开始先总写,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规模,之后分写,具体介绍画作,最后总写,从多角度对画作进行赏析。(八年级上册)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层地剖析事理。多用于逻辑顺序的说明文。并列式文章各部分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以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了书籍演变的历史,文章的层次反映了书籍发展的几个阶段,各层之间是连贯的。介绍产品制作的说明文一般采用的都是连贯式说明结构。(课外)五、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语言特点类别标志词语严密、准确、科学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更、最、很大程度上……如《中国石拱桥》中“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运用了“几乎”这个表程度的词语,说明了石拱桥分布广泛。(八年级上册)表时间当时、刚刚、迄今为止、自古以来、目前……如《大自然的语言》中使用了“几千年来”“到了近代”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人们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了一门科学。(八年级下册)表频率经常、常常、偶尔、有时……如《蝉》中“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使用了“常常”这个表频率的词语,说明了蝉选择建筑地穴的位置。(八年级上册)语言特点类别标志词语严密、准确、科学表估测大约、可能、差不多、也许……如《苏州园林》中“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运用了“似乎”一词,表示推测,从设计思想的角度说共同点,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总的特征。(八年级上册)表信息来源科学研究表明、实验结果表明……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据说”一词,表明不是作者亲身考察的,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八年级上册)表数量几个、十几个、左右、大约……如《大自然的语言》中“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运用了“左右”这一词语对“十天”这一数量做了限制,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八年级下册)表范围一切、部分、大部分、全部……如《苏州园林》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表现出苏州园林中的任何事物都不允许有败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八年级上册)语言特点类别标志词语生动形象为使说明对象的特点更加显著,在说明过程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说明的语言则呈现出生动形象的特点。如《时间的脚印》中“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在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而轻小的沙砾却能随心所欲地走向很远的地方。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八年级下册)高频考点突破一、说明文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1.信息的提取与概括;2.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3.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4.品味说明语言。真题再现(2016·苏州改编,1
本文标题: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题八说明文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9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