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专题04地表形态的塑造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分项版汇编解析版
【2017年高考题】(2017•新课标Ⅰ卷)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图2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来源:]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6.C7.A8.B7.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8.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物质相关。故正确选项为B。考点:影响蒸发的因素农作物种植对环境的影响【点睛】由于气温高,理论上可蒸发量很大,但实际上,受到下界面影响,如岩性硬,地表水少,地下水埋藏深,实际蒸发量可能远远小于理论上的可蒸发量。从该流域看,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流域多年实际蒸发量与该流域降水量相差不大。(2017•新课标Ⅱ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图3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答案】9.C10.B11.B【解析】少。故选B。11.从题干材料中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中,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故以砾石为主的冲积扇土层浅薄,耕地条件差,耕地较少。故选B。考点: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要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不少考生重图轻文字,只是千方百计想从图上获取信息,忽视了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有“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一段话,从中明显可以看出,大多数洪积扇的堆积物以砾石为主,土层薄,耕种条件差。(2017•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3题。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答案】B考点:三大岩石的分类和特征,地质构造与地貌。[来源:]【点睛】本题以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三大岩石的判断、地质构造与地貌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解决该题需要明确以下知识点:岩石按照其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中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且有可能含有化石;山地按照其形成原因分为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三大类,其中褶皱山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作用发生拱起和凹陷,断块山具有明显的断层存在,火山明显的特点是有火山口。[来源:Zxxk.Com](2017•江苏卷)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B.2C.3D.4[来源:Z.X.X.K]【答案】5.B6.B【解析】考点: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点睛】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思路:(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网【2017年高考模拟题】(【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三)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④B.③C.②D.①[来源:Z§X§X§K]2.形成波浪岩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会形成A.大理岩B.石英岩C.板岩D.片麻岩【答案】1.C2.D(湖北省襄阳四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一)文综地理试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下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观测点信息(岩层代号P-Q-S由老到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图中与该小组考察的路线基本一致的是A.L1线B.L2线C.L3线D.L4线4.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M处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B.M处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C.N处地貌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D.N处断层发育多地质灾害5.如果要选择一处为宿营地,相对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⑤【答案】3.D4.B5.A4.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断N为背斜,M为向斜。M处向斜不是储油储气构造,A错;M处顶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B对;N处岩层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地貌形成以外侵蚀作用为主,C错;看不出N处是的断层,D错。5.宿营地应该选择在地势较高的缓坡地、背风坡。如果要选择一处为宿营地,相对合理的是①,选择A。(【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考前2017届高三适应性训练(一)地理试题)龙溪河流域位于我国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部,龙溪河向南汇入岷江,属于岷江水系的一级支流。下图是不同年份该地植被覆盖度分级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该流域A.河谷横剖面多呈“U”形B.流水侧蚀作用明显C.植被多以常绿硬叶林为主D.两岸四季瓜果飘香7.该流域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率最大的是A.2007年以前B.2007~2010年C.2010~2014年D.2014年以后8.龙溪河流域梯级开发,则会A.使岷江水量的季节变化减小B.为南水北调中线提供优质水源C.减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危害D.限制炼铝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答案】6.D7.B8.A【解析】6.根据材料可知,该流域位于岷江水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河谷多呈“V”字形,该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该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西北部地区,农业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选D。(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考前热身考地理试卷)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①坡是A.迎水坡,流速慢B.迎水坡,流速快C.背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10.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①坡和②坡B.③坡和④坡C.①坡和③坡D.②坡和④坡11.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A.维持原地B.往复摆动C.向上游移动D.向下游移动【答案】9.A10.D11.C【解析】9.读材料“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由此判断,①坡主要表现为泥沙的沉积,因此为迎水坡。水流流速受上坡的影响,流速较慢,故答案A正确。10.由材料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②④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主要以侵蚀为主,故答案选D。11.据材料沙坡的产生是河床泥沙颗粒不均匀与水流不稳定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河床上呈波状起伏堆积而成的微地貌。水流上坡时泥沙受重力影响部分堆积,下坡时,流速加快,泥沙不断侵蚀,侵蚀的沙粒搬运到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上堆积下来,从而促使沙波缓慢向上游移动。故答案选C。¥网(福建省三明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查)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①面积不断增大②坡度逐渐趋缓③向东南方向扩展④增速先慢后快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3.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14.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A.三角洲面积缩小B.河口盐碱化加剧C.水位季节变化增大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12.C13.B14.B14.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河口泥沙来源变少,但是入湖水量减少,湖面下降,三角洲面积总体变大,A错;入湖水量减少河口盐碱度会增加,B对;水库具有调节作用,水位季节变化变小,C错;湖水的盐度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小,D错。(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地理试题)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加盖了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木质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图4为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图及廊桥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5.当地采伐与晾干木材的季节分别是A.夏季、春季B.冬季、春季C.夏季、秋季D.冬季、秋季16.与甲处相比,在乙处重建廊桥并能够保留至今最可能的原因是A.流域内植被增多,洪涝灾害减弱B.地处山脊地带,地势较平缓开阔C.河道平直且较宽阔,河流流速不快D.所选木材质地坚硬,耐侵蚀冲击【答案】15.C16.C(【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泉州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18.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A.落叶阔叶林之下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19.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气温的日变化B.气温的季节变化C.降水的日变化D.降水的季节变化【答案】17.C18.D19.A【解析】19.石海存在裂隙,在水分冻结膨胀情况下,岩石破裂成很多小块,或者因温度变化,组成岩石的矿物不均一,热涨冷缩,造成岩石破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大小不等的棱角状岩块及岩屑,在地形平缓的条件下,大多岩屑在原地残留下来,形成碎石覆盖地面,这就是石海。所以石海的形成与气温的日变化有关,故选A。@网(【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我国太行山、燕山等地的冲积扇受人类活动与自然力量的共同影响,很有自己的特色,常
本文标题:专题04地表形态的塑造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分项版汇编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9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