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20年中考考前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预测系列一热点作家3张晓风
热点作家3张晓风一、人物简介张晓风,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江苏铜山人。8岁随母亲一起赴中国台湾,先后就读于北一女中和屏东女中,毕业于东吴大学。曾任教东吴大学、香港浸会学院和阳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等高校。她是中山文艺奖、国家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的得主,曾经荣获十大杰出女青年。有多篇作品入选大陆及台湾中学的教科书。36岁时,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张晓风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她的文风“亦秀亦豪”、“腕挟风雷”,创作腹地广阔。从描写生活琐事,到抒写家国情怀及社会世态,无不细腻精微,颇富哲理,令人叹服。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二、代表作品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其主要作品有:《白手帕》、《红手帕》、《春之怀古》、《你还没有爱过》、《梅兰竹菊》、《潘渡娜》、《不朽的失眠》、《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我喜欢》、《初雪》等等。三、荣誉金榜1968年发表于《中国时报》的《潘渡娜》是台湾科幻界公认的第一篇华文科幻小说。1971年《地毯的那一端》获中山文艺奖。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1969年戏剧作品《画》,荣获“李圣质先生夫人剧本奖”首奖。1971年戏剧作品《第五墙》获新闻局金鼎奖剧本奖。四、社会评价“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丛书编辑张晓风的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堪称“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余光中“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某资深文艺评论家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不识张晓风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极爱了解的,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父亲的追思会上,我问弟弟:“追诉平生,就由你来吧,你是儿子。”弟弟沉吟了一下,说:“我可以,不过我觉得你知道的事情更多些,有些事情,我们小的没赶上。”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读完徐州城里的第七师范的附小,父亲打算读第七师范,家人带他去见一位堂叔,目的是借钱。堂叔站起身来,从一把旧铜壶里掏出二十一块银元。堂叔的那二十一块银元改变了父亲的一生。我很想追上前去看一看那堂叔看着他的怜爱眼神。他必是族人中最聪明的孩子,堂叔才慨然答应借钱的吧!然而,我真认识那孩子吗?那个捧着二十一块银元来向这个世界打天下的孩子。“台湾出的东西,就是没老家的好!”父亲总爱这么感叹。“老家没有的就不说了,咱说有的,譬如这香椿。”他指着院子里的香椿树,台湾的,“长这么细细小小一株。在我们老家,那可是和榕树一样的大树啊!而且台湾是热带,一年到头都能长新芽,那芽也就不嫩了。在我们老家,只有春天才冒得出新芽来,忽然一下,所有的嫩芽全冒出来了,又厚又多汁,大人小孩全来采呀,采下来用盐一揉,放在格架上晾,那架子上腌出来的卤汁就呼噜——呼噜——地一直流,下面就用盆接着,那卤汁下起面来,那个香呀——”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呼噜——呼噜——”流汁,我被他言语中的象声词惊动。那香椿树竟在我心里成为一座地标,我每次都循着那株香椿树去寻找父亲的故乡。但我真的明白那棵树吗?父亲晚年,我推轮椅带他上南京中山陵,只因他曾跟我说过:“总理下葬的时候,我是军校学生,上面在我们中间选了些人去抬棺材,我被选上了……”他对总理一心崇敬——这一点,恐怕我也无法十分了然。我当然也同意孙中山是可敬佩的,但恐怕未必那么百分之百的心悦诚服。“我们,那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能有一人令你死心塌地,生死追随,父亲应该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我并不能体会。年轻时的父亲,有一次去打猎。一枪射出,一只小鸟应声而落,他捡起一看,小鸟已肚破肠流,他手里提着那温暖的肉体,看着那腹腔之内一一俱全的五脏,忽然决定终其一生不再射猎。父亲在同事间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听母亲说有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杠子手”,意思是耿直不圆转,他听了也不气,只笑笑说“山难改,性难移”,从来不屑于改正。然而在那个清晨,在树林里,对一只小鸟,他却生慈柔之心,誓言从此不射猎。父亲的性格如铁如砧,却也如风如水——我何尝真正了解过他?《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贾政眼看着光头赤脚披红斗篷的宝玉向他拜了四拜,转身而去,消失在茫茫雪原里,说:“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贾府上下数百人,谁又曾明白宝玉呢?家人之间,亦未必真能互相解读吧?我于我父亲,想来也是如此无知无识。他的悲喜、他的起落、他的得意与哀伤、他的憾恨与自足,我哪里都能一一探知、一一感同身受呢?蒲公英的散蓬能叙述花托吗?不,它只知道自己在一阵风后身不由己地和花托相失相散了,它只记得叶嫩花初之际,被轻轻托住的安全的感觉。它只知道,后来,就一切都散了,胜利的也许是生命本身,草原上的某处,会有新的蒲公英冒出来。我终于明白,我还是不能明白父亲。至亲如父女,也只能如此。我觉得痛,却亦转觉释然,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生命,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死亡,以及不曾真正认识的父亲。原来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原来,我也只是如此无知无识。1.作者开头说“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这句话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答案】①引起下文对父亲的追忆;②与后文作者认识到没有谁可以彻底认识一个人的观点相呼应。【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的能力。文章开头的句子作用一般有: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前后呼应,卒章显志等等。本题所考查的句子在结构上起到引起下文对父亲的追忆的作用,同时,这与后文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没有谁可以彻底认识一个人,又形成前后呼应的表达效果。2.结合原文,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1)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呼噜——呼噜——”流汁。(2)我们,那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答案】(1)用象声词来摹拟父亲绘声绘色地讲述家乡香椿的腌制过程,生动地表现出父亲对故土的怀念,从而使父亲的形象更有亲和力,让读者感觉到父亲是一个颇有生趣、挚爱故乡的人。(2)写父亲说话的时断时续,意犹未尽,更加突出父亲年老的形象;同时,这句话非常生动地表现出父亲对敬仰者——孙中山的无比信任和忠诚的精神品质。【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关键句子,品味语言艺术魅力的能力。首先,要联系前后文把握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然后要明确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最后要指出句子的表达特点及其效果。本题这两个句子都是表现父亲性格特质的,要善于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抒发的情感。(1)句的特点是运用了拟声词,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对故土的怀念,让父亲的形象更加亲近有趣。(2)句巧妙地运用了省略号,写出父亲说话的时断时续,意犹未尽,突出父亲老迈的形象特质;同时,这些话语更能表现出父亲对敬仰者的信任与追随的精神品质。3.简要概括父亲的性格特点。【答案】勤奋上进;忠诚耿介;心地善良;怀念故土。【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结合文中抒情、议论性语句,用简明扼要的话去概括即可。本题“父亲”的性格主要从作者所介绍的四件事去概括:向堂叔借钱继续求学,表现了父亲的上进心;护送孙中山的灵柩,并对孙中山的书及其观点的认同,表现出他对孙中山的忠诚耿介;对一只小鸟的怜悯,表现出父亲的心地善良;对香椿腌制过程的描述,表现出父亲对家乡的留恋。4.探究文章题目“不识”的意蕴。【答案】①“我”对许多人(父亲、家人)、事(父亲等的思想行为)、物(香椿树的内涵)没有做到真正认识。②对许多人生现象(比如生与死、聚与散)无法真正认识。③由“无法认识”的悲痛到“认识到客观现实”的顿悟和释然,体现了作者对无法走进父亲内心的遗憾,对父亲的怀念,对亲情的珍惜,对人生、生命的深入思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题目的意蕴,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探究标题的意蕴,要注意结合文本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去多角度的回答,体现出思维的发散和纵深性同时,标题意蕴的理解,往往要从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角度作答。本题主要从内容和主旨的角度回答。“不识”既指“我”对许多人(父亲、家人)、事(父亲等的思想行为)、物(香椿树的内涵)没有做到真正认识,也指“我”对许多人生现象(比如生与死、聚与散)无法真正认识。作者这样写,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怀恋之情和对人生一些哲理的思索。(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结合起来了。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皱折,皱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正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此外,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的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
本文标题:2020年中考考前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预测系列一热点作家3张晓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0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