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成都市消费者调查报告
成都市消费者调查报告内容摘要:为准确、深入地了解成都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结构与需求,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成都市消费者市场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成都市消费者行为具有以下特征:本地居民消费意愿强烈、衣食住行消费支出比重最大、以教育等为代表的发展型消费已占有一定比重、外地消费者购物消费支出比重偏低。其原因在于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积极的消费观念,但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热点不足制约了消费结构的优化以及社会保障不完善抑制了消费预期的改善。本次调查对象为成都市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有效样本为1200份,调查时间为2010年9月14日至9月20日。调查问卷设计为基本信息部分与问题部分。在基本信息部分,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收入状况;问题部分则针对商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支出结构、消费倾向等设置客观选项,旨在了解成都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结构与倾向。本文以本次调查数据以及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从居民消费的角度,分析成都市居民消费水平、结构以及形成的原因,最终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成都市消费者调查概况(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获得本地居民有效问卷1080份,其年龄结构为20岁以下44人,20-30岁326人,30-50岁601人,50岁以上109人;男女比例为542:538;城乡比例为863:217;月收入1500元以下279人,1501-3000的373人,3001-5000的214人,5000以上的214人。外地游客有效问卷120份,其年龄结构为20岁以下1人,20-30岁47人,30-50岁57人,50岁以上15人;男女比例为62:58。(二)本地居民消费支出1、消费支出总量在回收的1200份样本中,消费支出在400元以下的居民占4.9%,400-800元的占17.9%,800-1200元的占27%,1200-1600元的占15%,1600-2000元的占12.1%,2000-2400元的占6.3%,2400-3000元的占6.9%,3000元以上的占9.7%,月平均消费支出为1567.9元。0.0%5.0%10.0%15.0%20.0%25.0%30.0%400元以下400-800元800-1200元1200-1600元1600-2000元2000-2400元2400-3000元3000元以上图1不同消费支出区间所包含的人数比例12、消费支出结构根据商品性和服务性消费比例数据显示,除去居民用于储蓄及家庭理财投资等方面的支出,成都市居民消费支出中有46%用于商品性消费,54%用于服务性消费。其中,平均消费最大的支出项目是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为16.6%。仅次于食品类消费的是饮食消费,与食品消费支出之和占比为27.1%;排在第三位的则是衣着消费,有10.1%的消费金额用于该项消费;租房支出占比为5.3%,排在第四位。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居住支出占消费的比重分别为4.6%、4.4%、4.3%、4.0%。表1成都市居民消费比例消费类别消费结构消费比重食品16.6%衣着10.1%燃料3.9%日杂用品3.7%耐用消费品2.9%家庭用家具器皿2.9%文教卫生用品2.3%商品性消费其他商品性消费支出4.0%饮食10.5%租房5.3%通讯4.6%教育4.4%文化娱乐4.3%居住4.0%医疗3.5%交通3.4%交通工具维护2.8%衣着加工1.9%家政1.8%住房装潢1.7%服务性消费杂项服务性消费1.6%(三)本地居民消费倾向综合考虑居民收入高低的实际差异,我们通过询问“如果月收入增加20%,新增消费的金额为多少?”来测度本地居民的消费倾向,调查显示:如果可支配收入增加20%,有11%的居民不会将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20%的居民会将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在选择将部分新增收入用于消费的居民中,有40%的居民会将一半以下的新增收入用于消费,60%的居民会将一半以上的新增收入用于消费,其中,48%的新增收入用于服务性消费,52%的新增收入用于商品性消费。20.0%5.0%10.0%15.0%20.0%25.0%30.0%35.0%00-25%25-50%50-75%75-100%100%图2新增消费支出占新增收入比重从新增收入的消费支出分配结构来看,商品性消费支出中衣着支出增加的比重最大,达15.7%;食品消费支出占13.2%,仅次于衣着,排在第二位,其与饮食支出之和占比为22.7%;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新增消费的8.5%,排在第四位,体现了现代城乡居民家庭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视;耐用消费品支出占新增消费的5.1%,较实际消费水平下的比重高出2.2个百分点;教育、医疗、通讯、居住支出占增加消费的比重分别为4.4%、3.8%、3.0%、2.9%。表2成都市居民潜在消费结构潜在消费类别潜在消费结构消费比重衣着15.7%食品13.2%耐用消费品5.1%日杂用品4.1%家庭用家具器皿3.2%文教卫生用品2.6%燃料2.4%商品性消费其他消费支出5.4%饮食9.5%文化娱乐8.5%教育4.4%医疗3.8%通讯3.0%居住2.9%交通工具维护2.4%家政2.3%交通2.2%衣着加工2.0%住房装潢1.9%租房1.6%服务性消费杂项服务性消费0.8%3(四)外地游客消费支出从外地游客在成都的自主消费1总量来看,自主消费支出在1000元以下的占14.2%,1000-3000元的占22.5%,3000-5000元的占40%,5000元以上的占23.3%。从外地游客在成都的自主消费结构来看,49%的消费金额用于休闲娱乐,30%的消费金额用于餐饮,而购物消费比重仅占自主消费的21%。49.2%20.7%30.1%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图3外地游客自主消费结构二、成都市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一)消费意愿强烈,且城乡差异不大从现有消费情况来看,成都市居民消费率为66.2%,其中城镇居民消费率为66.8%,农村居民消费率为65.1%;从收入增加后的消费情况来看,89%的居民会将新增收入用于消费,潜在消费率2为54%,其中城市居民潜在消费率为53.5%,农村居民潜在消费率为52.6%,说明成都市居民的消费意愿较强,且城乡消费意愿差异不大。而从新增收入的消费支出分配结构来看,成都市居民会首先考虑食品和穿着消费,其占比高达40.4%,其次是文化娱乐消费,占比达8.5%,较现有消费结构提高4.2个百分点,说明成都市居民对享乐型消费有了更高的需求。(二)衣食住行仍是最大消费支出,且享受型特征较为突出从消费支出结构现状来看,衣、食、住、行仍然是最大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12%、27.1%、11%、10.8%,合计占比高达60.9%。而从内部结构来看,“食”品消费中饮食消费即外出就餐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高达10.5%,占总食品消费的比重为38.7%,“衣”着的成衣化比例高达84.2%,居“住”消费中住房装潢支出占居“住”比重达15.5%,交通和通讯消费中通讯和交通工具维护费占比分别达到4.6%、2.8%,由此可见,成都市居民消费享受性特征较为突出。1自主消费是指除了在旅行团支出外的个人旅游消费支出。2潜在消费率表示如果居民收入增加20%,消费支出增加额占收入增加额的比重。4表3成都市居民衣、食、住、行消费比例衣食住交通和通讯类别衣着衣着加工食品饮食租房居住住房装潢交通通讯交通工具维护占比%10.11.916.610.55.341.73.44.62.8(三)以教育、医疗、文化支出为代表的发展型消费已占有一定比重从消费水平来看,教育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4%,通讯费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6%,医疗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为3.5%。三者占消费支出比例合计为12.5%。从消费倾向来看,如果收入增加20%,居民仍会将收入增加额中的4.4%用于教育消费,3%用于通讯消费,3.8%用于医疗消费,合计达到11.2%。由此可见,成都市居民对发展型消费较为重视,即使收入水平提高,其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仍然会保持在10%以上。(四)恩格尔系数总体较低,但内部差距明显调查显示,成都市约有55.4%的被调查者食品支出比例低于30%,有38.8%的被调查者食品支出比例介于30%至60%之间,约有4.6%的被调查者食品支出比例为60%-75%,而有1.2%的被调查者食品支出比例高于7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也就是说,成都市有55.4%的居民处于最富裕的状态,比例相当高,而有38.8%的居民生活水平也已达到温饱甚至小康及富裕的状态,但仍然有5.8%的居民处于贫困状态。以上数据说明成都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处于富裕状态的居民与处于贫困状态的居民间恩格尔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五)外地游客消费结构较为合理,但购物消费支出比重偏低由于餐饮、交通等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有限,呈现相对的稳定性和刚性,而休闲娱乐、购物等非基本消费相对来说需求弹性较大,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因此,非基本消费支出的高低是反映旅游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的显性指标。本次问卷调查显示,外地游客在成都的餐饮、购物和休闲娱乐三类消费中,购物和休闲娱乐总体占比达到了69.9%,消费结构总体较为合理,但购物消费支出比重仅为20.7%,人均购物消费支出仅为942.5元。三、成都市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积极的消费观念成都是一座传统的消费城市。早在两汉时期,成都不仅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口岸,成为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手工业商业都会,到唐代,成都的工商业进一步繁荣,号称“扬一益二”,其后的五代前、后蜀和宋代,成都的繁荣达到鼎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5的古典城市经济高度发展。到现代,作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更是成为西南地区的商贸中心,消费文化传统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在此历史文化传统影响下,成都消费者形成了具有很强特色的敢于尝新的超前消费观念,以汽车消费为例,成都私人汽车保有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始终保持前列,高于其居民收入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的排名。这种消费观念可部分解释问卷所反映了消费意愿强烈的特点。(二)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能力的提升2009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8659.4元、7129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2%、9.1%,低于同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人均GDP增速(22.3%、14.7%)。由于收入是消费的重要来源,消费增长必须要以收入的增长为根本前提,因此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明显高于居民收入增长,会使得政府消费快速增加,从而对居民消费形成挤出效应,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同时,人均GDP增长快于居民消费增长,降低了居民对经济发展成效的感知度和认同度,导致居民消费预期降低,从而对居民消费增长产生制约作用。(三)消费热点不足制约了消费结构的优化成都市的商贸流通企业虽然数量比较多,但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大型企业和品牌企业不多,高附加值、多层次、专业化服务业态有待引进,这使得现在的消费市场难以满足本市高收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难以满足个性化、时尚化需求,造成本市居民部分高端消费群体到上海、北京、香港等地消费,外地游客在本市的购物消费也偏低。同时,教育、医疗、文化娱乐新兴业态发展不足、消费种类单一,缺乏具有创新性和品牌效应的重大项目,抑制了本市发展型、享乐型消费的增长,这也是居民消费中衣食住行占比保持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四)社会保障不完善抑制了消费预期的改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窄,总体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居民享受的保障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主要社会保险主要针对城镇居民,而且仍未完全覆盖所有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除了新型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外,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没有普遍建立起来,且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在应对疾病风险时保障能力有限。此外,由于没有建立起强制性的针对城镇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这部分人群参保率较低。加上医疗、住房和教育等预期支出较高,城乡居民必然因预期消费支出压力加大而压缩即期消费
本文标题:成都市消费者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1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