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短板快攻点概括散文结构思路要精准练习含解析
概括散文结构思路要精准精准分析诊断对散文结构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主要包括文章行文思路,分析文章开头句段、中间句段或结尾句段的作用。考生对这类问题最容易犯的问题是不从具体句段出发,乱贴标签,没有运用术语,甚至不知如何下手。要精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考生不断提高对散文结构思路的分析能力。(2018·北京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水缸里的文学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做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使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散文)1.[改编]判断以下对文章分析鉴赏的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1)文章第②段把水缸比作“傲慢的家庭成员”,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水缸是家里一个了不起的重要角色。答:答案正确。(2)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因为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答:答案错误。理由:条件关系不当。原文第⑥段作者说“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这种“一无所有”“先天不足”的童年生活给了“我”“格外”的好奇心,但这并不代表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同时,这样的生活也不是“刺激想象”的唯一条件。(3)第⑦段承接上文,从对童年生活和梦想的感悟转向对成人好奇心的议论,最后揭示了好奇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答:答案正确。(4)文章第⑤段中“聪明面孔笨肚肠”写出了大人对“我”行为的嗔怪,反映了成人对孩子纯真心理的不理解。答:答案正确。2.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答案不同:第③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救她的青年摆脱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心理。第④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则是增添了很多细节,清扫八仙桌,做作者喜欢的美味等,表明了在贫困生活中的儿时作者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作用:手法上,更多细节描写,表现了孩子有趣天真的想象力,两段通过对比凸显出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发出的想象力;主旨上,揭示主旨,表现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这些给了物质贫乏时代的我最早的阅读;结构上,承上启下,共同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时期河蚌的秘密,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解析作答第一问,要仔细阅读第③④段文字,寻找有效的答题区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由此可知,第③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救她的青年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天上掉馅饼的从众心理。第④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增添了诸多细节,如仙女出水缸后清扫八仙桌,做美味饭菜等,表明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神话传说的描写和记叙,也为文章增加了文学性和神秘性。第二问,思考这样写的作用,应该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手法上,第四段有很多细节描写,表现了孩子有丰富有趣天真的想象力,作者通过两者的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主旨上,由孩童时代的这些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作者与文学的联系;结构上,既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又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答案寓意:①“我”的文学梦是从对水缸里的河蚌仙女的想象中萌发的。水缸是“我”童年时代精神世界的寄托,可以让“我”的梦想在其中畅游。②水缸的记忆伴随着“我”,是“我”文学创作的源泉及动力,“水缸”成为“我”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文学世界的象征。表达效果:①贯穿全文的线索,生动形象,激发读者想象力,吸引读者兴趣;②由事及理,作者通过幼年与水缸的关系,以及对水缸的好奇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看法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解析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来理解标题的意蕴,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文学”,修饰语是“水缸”,表面看是“水缸”与“文学”的关系,读过文本之后,应该清楚,实际是“河蚌”“仙女”“好奇心”“想象力”与“文学”的关系。如文章第①段中的“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第⑤段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对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第⑥段“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做一条鱼……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第⑦段说“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第⑧段说“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据此可以获得答案信息“水缸是作者的创作源泉”等。作答第二问,思考这个标题的表达效果,一般要从对读者阅读产生的影响、主旨表达等方面思考,“水缸里的文学”,这种奇妙的表达,设置了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想象力的标题,凸显了文章的主题。我存在的问题:高效突破提升梳理思路解题法1.粗读全文,明确文章写了什么人,叙述了什么事,描写了什么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2.以文章的语段为重点进行研读,逐段概括文意,并用一句话把段意“标示”出来。力求把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的脉络。3.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层次。具体做法一是寻找段落标志句,即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落层次的提示与标志;二是寻找作者的情感句,尤其是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它们往往有助于理解段落层次,明辨段落之间的关系。分析句段作用解题法1.内容、主题。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句段内容在意境描绘、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的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2.结构思路。结构角度可考虑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还可以考虑与标题的关系。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3.表达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句段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现效果;(2)读者情感,从这个角度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省等作用。(2017·北京高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根河之恋根河是鄂温克人①的母亲河。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短板快攻点概括散文结构思路要精准练习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5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