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资本的运行条件与规律--资本周转的时间(PPT 35页)
第四章资本的运行——条件与规律第一节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回忆马克思论述的逻辑:商品货币资本m生产m流通m分配(利润、利息、地租)一、资本循环和周转(一)、空间的并存和时间的继起: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条件:1、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G——W·····P·····W‘·····G’·G——W·····P·····W‘——G’产销购产销三种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G——W·····P‘·····W’——G‘生产资本:P···W’——G‘——W·····P’商品资本:W‘——G’——W····P····W‘购2、产业资本连续不断循环运动的两个条件•企业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三个阶段和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是以资本循环的连续性、三种循环统一地运动为条件的。•资本循环要求两个基本条件:A、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即资本按一定比例,同时并存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上,做到三种形式在空间上并存,才不会出现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中断。B、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不仅资本并存于三种职能形式上,而且每一种资本形式还必须同时顺次通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依次改变它们的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形式上,即一部分资本在进行货币资本循环时,第二部分资本必须相继进行生产资本的循环,第三部分资本相继进行商品资本的循环。(二)、资本周转速度及影响资本周转定义:资本要不断增殖,就必须一次循环接一次循环过程地进行下去。于是,不断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周转。1、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1)、资本周转速度定义:资本在一定时间内周转的次数。可以用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周转次数来表示(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A、资本周转时间B、资本的构成(3)、资本周转时间生产时间原材料的储备时间劳动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停工时间流通时间商品的购买时间售卖时间资本周转时间:资本从其出发点开始,经过依次循环再回到出发点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资本通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所需要的时间。P112、113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1)、固定资本:投在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劳动资料上面的生产资本。周转方式的特点:P113(2)、是指投在原料、材料、燃料等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上面的生产资本。周转方式的特点:P114按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划分资本的各部分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划分不变资本厂房和其他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固定资本可变资本工资流动资本(3)划分的意义流动资本占的比例大,整个资本周转速度则会加快。折旧率:P1153、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值的影响•P115二、社会资本的运动(一)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1、社会资本运动的特点:P1172、社会资本运动以社会总产品为研究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3、社会总产品实现需要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补偿除了有价值补偿外,还要研究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否从社会总产品中找到相应的物质资料来补偿。所以,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它是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基本理论前提按价值构成:W=c+v+m按最终用途的实物构成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第Ⅰ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第Ⅱ部类)社会生产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成三个部分以及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三)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简单再生产的实现社会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简单再生产意味着没有积累,m全部用于消费。现假设全部不变资本都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消耗掉,其价值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m’为100%。生产资料的生产Ⅰ:4000c+1000v+1000m=6000消费资料的生产Ⅱ:2000c+500v+500m=3000包含三大交换关系Ⅰ内部的交换:4000cⅡ内部的交换:500v+500m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Ⅰ1000v+1000m=Ⅱ2000c各个部类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使两大部类的价值、实物形态都得到补偿,社会总产品各部分互相交换的玻璃关系,构成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即:Ⅰ(v+m)=Ⅱc派生Ⅰ(c+v+m)=Ⅰc+ⅡcⅡ(c+v+m)=Ⅰ(v+m)+Ⅱ(v+m)2、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要扩大再生产,对积累的资本必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一部分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用来追加劳动力。因此,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就是社会总产品中有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维持追加劳动力所必需的追加的消费资料。有追加的生产资料,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有追加的消费资料,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Ⅰ(v+m)ⅡcⅡ(c+m-x/m)Ⅰ(v+m/x)(1)、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的可能条件:假设m/x是个人消费部分,则m—x/m就代表了用于积累的部分。但现在只具备了可能性,要使可能性变为现实,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第一,几个假设:A、假定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组成情况如下:Ⅰ:4000c+1000v+1000m=6000Ⅱ:1500c+750v+750m=30009000资本有机构成为4:1资本有机构成为2:1B、假定第Ⅰ部类中的1000m的50%用于积累,其余的50%用于消费,也即第Ⅰ部类的积累率为50%。C、假定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反映出技术不变第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对第Ⅰ部类:有500m用于积累,按资本有机构成4:1,有:500=400Δc+100Δv可写为Ⅰ:4000c+400Δc+1000v+100Δv+500m/x=6000其中4000c+400Δc通过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来实现。1000v+100Δv+500m/x=1600必须与Ⅱc交换。但是Ⅱ:1500c+750v+750m=3000,还差了100c因此第Ⅱ部类也必须相应地进行积累,它必须从750m中拿出100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同时,按照第Ⅱ部类2:1的资本有机构成还必须从750m中拿出50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则第Ⅱ部类可写为Ⅱ:1500c+100Δc+750v+50Δv+600m/x=3000第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Ⅰ:4000c+400Δc+1000v+100Δv+500m/x=60004400c+1100v+500m/x=6000Ⅱ:1500c+100Δc+750v+50Δv+600m/x=30001600c+800v+600m/x=3000Ⅰ(c+Δc)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Ⅱ(v+Δv+m/x)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Ⅰ(v+Δv+m/x)和Ⅱ(c+Δ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交换来实现。因此,两大部类之间社会产品各个组成部分实现的比例关系,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即用平衡公式如下,使双方产品都能实现,产品在价值上和实物上都能得到补偿。Ⅰ(v+Δv+m/x)=Ⅱ(c+Δc)第Ⅰ部类在价值上对消费资料提出的需求,在使用价值上向第Ⅱ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第Ⅱ部类在价值上对生产资料提出的需求,在使用价值上向第Ⅰ部类提供的生活资料派生出Ⅰ(c+v+m)=Ⅰ(c+Δc)+Ⅱ(c+Δc)Ⅱ(c+v+m)=Ⅰ(v+Δv+m/x)+Ⅱ(v+Δv+m/x)反映出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资料需求的比例关系。第Ⅱ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消费资料需求的比例关系。•两大部类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存在着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关系。•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规模,归根结底要受两大部类提供追加的物质资料数量所制约.只有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的发展,才能顺利的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否则三、比例失调的后果——经济危机•含义•基本特征:生产过剩•根源于基本矛盾表现为两对矛盾第二节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统治者——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一)金融资本的形成工业垄断资本+银行垄断资本(二)金融寡头的统治•经济上:参与制•政治上:人事联合制二、看得见的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和干预(一)主要形式三种形式P130(二)原因理论:凯恩斯理论市场失灵:垄断、供求矛盾、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三)政策工具P1341、内容:2、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调整三、垄断资本向国际扩展•基础: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主要形式•发达国家的关系:OECD•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本文标题:资本的运行条件与规律--资本周转的时间(PPT 35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