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
《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1、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是一篇景美、情美、语言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从本单元教材编排的意图来看,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写景抒情类散文的阅读方法,进一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处,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2、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思想还比较幼稚,缺少较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可根据班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在设计问题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如有关文学常识的问题是针对阅读面大的学生设计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部分可交给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辩论部分可交给写作能力强的学生等。力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在合作探究中将问题解决,在解决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作品中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据此并结合本单元编排的意图和本文的特点确定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反复美读,提高学生欣赏品评美文的能力。②、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③、体会本文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导学案为依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探究生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文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难点: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5、课前准备①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熟读课文,完成导学案习题②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6、教学思路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写之中,寄寓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我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感知文本,找出济南冬天的总特点。引导学生明确:作者为了表现济南冬天温情这一特点,抓住济南冬天主要景物(山和水)进行细致描绘,体会作者借景抒发的赞美之情。接着,我组织学生多角度品读文本。通过走近“温情”的画面,走近“温情”的人物形象,感受冬天“温情”的春意,从这三个角度体会作者抓住景物主要特征写作。总之,本设计围绕“读”字做文章,抓住“读”开展系列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读中感,感中悟,悟中品,品中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7、教学方法美文诵读法、画面再现法、鉴赏品评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个性化自主阅读,做到授之以渔。8、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济南的冬天》9、教学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东北的冬天风中带刀,云南的冬天饱含色彩,我们这儿的冬天是什么样的?请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自己经历感受过的冬天的特点。然而同在北国,济南的冬天又别有一番风情。让我们走进《济南的冬天》。(此环节的设置,用一种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方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对比中感知不同地域不一样的冬天,激发学生迫切想要走进文本,去一睹济南的冬天的风采)2、出示导学案的主要问题(1).你对济南这个城市的了解,你对作者老舍的了解。(2).检查生字词(3).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朗读给大家听,学生自主点评。(鼓励学生自主预习,查阅资料,并学会筛选资料,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扫清字词障碍。俗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引导学生多读文章。)(4).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是怎样引出这个总特点的?(5).作者抓住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的总特点?(6).文章的结构方式是什么?(7).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课文后,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之后再请学生向全班展示。)3、整体感知师:你对作者老舍有哪些了解?谁给大家介绍一下。生:介绍作者及作品,老师做补充师:谁能读准以下字词?(多媒体出示课文重点字词,学生扫清阅读障碍。)生:朗读师: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朗读给大家听,学生自主点评。生:朗读师: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生:从课本第一段的结尾可以看出是——温晴。师:是怎样引出这个总特点的?生:通过对比引出。师:能否具体谈谈。生: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无大风、无重雾、无烈日,引出济南冬天“温晴”的总特点。师:作者抓住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的总特点?生:山和水。2、3、4、5自然段着笔于山,第六段写水。师:那大家说这篇文章的结构方式是什么?生:总分师: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4、合作探究师:济南冬天的山、水各有怎样的特点?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培养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性字词、语句分析总结的能力)生1:第三自然段写了阳光下的小山,突出可爱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了小雪后的小山,突出秀气的特点。第五自然段写了城外远山,突出淡雅的特点。生2:第六自然段表现了水温、绿、清的特点。师:从哪些文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呢?选几句说一说,并带上感情朗读给大家。生1:直接抒情的句子有“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就是济南的冬天!”等生2: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把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融入于字里行间,可以说是融情于景。师: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赏析文章,进一步体会作者处处抓住特点写作。角度一:走近“温情”的画面。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情和希望。你能给每幅画面命名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语勾勒一下这幅图画吗?生1:我想给这幅图命名为摇篮安睡图。“摇篮”给人的感觉就是暖和、温馨、舒适。睡在摇篮里的济南和济南的人们是幸福的、惬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亲细心的照料,亲切的问候。这是别处冬天难得的情致。生2:我想给这幅图命名为雪后小山图。小山秀气,承受不了大雪。阳光下,山色斑驳,秀美动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晖暖人心,温暖柔和。真是“妙”极。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态!生3:我想给这幅图命名为山村卧雪图。小村在“卧”,小雪也在“卧”。它们“卧”的舒畅,“卧”的安详,给人感觉这是阳光下爽心的“卧”,多少还带有一些暖酥酥、懒洋洋的“卧”。这淡墨高雅的画面,确实带有十足的情味。生4:我想给这幅图命名为玲珑水晶图。晶莹绚丽,玲珑剔透。虽说蓝是冷色,但它却是瑰宝,内里包含着色彩缤纷的事物;它又与海洋一色,涌动着生命的内蕴和气息。同时,它又包含着别致的情韵。师:大家说的真好。在作者笔下,济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带有种种表象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换句话说,是在鲜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山水情意浓浓。师:角度二:走近温情的人物形象。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从文章中找出有哪些人物形象?生1:我看到了一个守护摇篮的母亲形象。母亲的形象是温暖的,守在摇篮旁,唱着摇篮曲的母亲更是温暖的,而且还有那抚慰人心的话语。如此善良温存体贴的母亲给人欢喜,给人幸福。这样,睡在小摇篮里的济南就感到舒适温馨,母亲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间大爱。生2:我看到了一个细致周到的护士形象。耐心细致的她带给济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梦境,是温柔的关照。生3:我看到了一个健美优雅的女郎形象。阳光下,山坡上,斑驳的色彩成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秀气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这件花衣,悠闲安适地站在微风之中。调皮的风儿不时掀动一下她的衣角,闪现出健美的肌肤。如此,给人以明亮、灿烂、喜悦、希望之感。生4:我看到了一个娇美害羞的少女形象。夕阳斜照,光辉映雪。白白的薄雪调和着阳光成为粉红色,这就是少女害羞的颜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是什么使她害羞?是它本身纯青、温情,是她一下子想起了心中温情的事儿。生5:我看到了一个俏美柔情的女子形象。女子爱俏,女子爱美。面对镜子整妆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长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镜子。面对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来,它不仅不愿结冰,破坏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献给谁呢?是倩女,也是冬天的济南。师:老舍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师,他智慧的将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而又都充满温情的女性。这一个个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们眼前一样。老舍先生为什么只选取女性形象来比拟描绘呢?生:如此,既写出了冬天的暖,又写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师:角度三:感受冬天温情的春意。你能学从文中找出富有春意,流露着春天气息的句子吗?并以喜悦的感情朗读给大家。生: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学生有感情朗读)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生:作者有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师:作者写济南的冬天,但处处洋溢着春意。此皆因作者心中有“春天”,故能用春天般的感受写冬天。如此,这种冬天也就有了灵性,有了生机。英国诗人雪莱的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正是本文最好的注脚。5.总结:师:老舍先生写北方中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着眼于“秀”,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温晴”的特点。为了展现这一特点,作者抓住了“暖、秀、绿”着墨,写出了春意,写出了生机。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内心蕴含着的“温情”,是作者温情的体验有了这种种温情的意象,是作者温情的感受有了这美妙的表达。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6.拓展延伸:师: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描写以下任一重景物。(春风、夏雨、冬雪、秋霜)生1:比起东风的暴躁,春风总是绵绵的、柔柔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天是充满希望的,春风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它吹开了花儿,吹绿了青草,吹醒了沉睡的冬天。生2:评价:他运用了对比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的特点表现出来。生3:啪啦啦,啪啦啦……听!是谁在唱歌?哦,原来是夏雨在弹奏夏之曲。看!晶莹的水珠在绿叶上跳动又滑落,激起朵朵水花,继而又奔向大地母亲的怀抱。生4:评价:他将夏雨拟人化,抓住夏雨“晶莹”的特点,从形和声两个角度描绘。7、结语: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遭遇人生的寒冬。但如果我们能换个视角去看待它,怀揣一颗乐观进取之心,人生的寒冬也会别有一番味道的。祝福大家!三、课堂反思《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而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一环。如果没有学生读书,或学生读书不充分,那么,即使教师讲得精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真切的体会。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它可以把无声语言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一过程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是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整体感知,再是重点朗读品味赏析,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既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领略了老舍作品的语言之美。在课堂讨论中,我还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些问题,如“济南的总特点是什么?”“济南总特点是从那些方面来表现的?”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辩,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整堂课下来,感觉教学环节设计的还算流畅,教学目标也基本落实了下来。附:《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6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