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17-2018学年度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下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共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分精读和自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自读课文,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练习”1个,共7个。本册继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1个。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课本承接前10册“习惯篇”的内容,继续在课文开头安排了“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这两项习惯培养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关于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系列之十一。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教学中,应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培育。这两个重点训练项目贯穿于本册语文学习,后面的课文《学与问》就呼应了“不懂就问”这个项目,在阅读、习作及单元练习中也都反复凸现了“勤于搜集资料”的训练。2.关于课文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5篇,其中韵文3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本册的七个单元主题分别为“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课文语言规范,篇幅适当,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插图新颖精美,富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课本安排生字时仍然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204个,其中要求会写的150个,其余的54个生字只要求认识,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均因课设练,不采取按单元设置重点训练项目的做法。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用钢笔描红、临写,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意在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三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巩固复习所学生字新词,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贵吗可谓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了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的内容。本册推荐的是《鲁滨逊漂流记》。教材先安排了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让学生初步接触该书,然后在“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中简介全书内容。这样安排,利于激发动机,增加兴趣,也有助于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落到实处。3.关于习作本册课本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每课习作,都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部分习作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各课的训练内容与要求如下:篇次内容要求1写一篇关于假期生活的习作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习作。题目自定。2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想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爱自己的,向爸爸、妈妈直接说出(或写出)“我爱你”,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注意写出爸爸、妈妈的反应。3写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它的色、香、味、形。4写一篇描绘剪纸作品的习作任选一幅剪纸作品,仔细观察,加以想象,然后写成一篇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选择家乡的一种产品,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用途或价值等。题目自定。写前要注意观察、询问,注意查阅、搜集资料。6写一位名人根据自己知道的情况,或者通过调查访问、直接拜访掌握的材料,写一位自己家乡的名人。要把他的事迹写具体。7写写语文书里的故事通过阅读,找找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选一两个写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4.关于练习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习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训练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注意了语文课内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开辟了“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感悟、欣赏)”“口语交际”等,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练习设计上训练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力求简约,既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为教师处理教材和设计教法提供方便。5.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本册综合性学习“学和做”以“读报和剪报”为话题,安排了“小组交流”、“做一做”、“考考你”、“学做简报”和“成果展示”等活动内容。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将阅读、搜集资料等语文能力训练集于一体。二、教学措施1.习惯培养,要常抓不懈。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这就需要教师反复抓,抓反复,严格要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习惯培养的思想,指导学生反复训练,不断强化,使之定型并得到巩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习惯篇”安排了“勤于搜集资料”“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内容,更侧重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特别是倡导学生扩大阅读,不仅是读好课外书籍,还要读好“生活”这本书,在实践中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培养,不仅要通过专门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掌握有关知识,而且还要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得到落实,不断实践,最终形成习惯。与此同时,对本套教材以往提出的各项学习习惯也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2.阅读教学,要明确目标,把握重点。新课标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共提出了八项,如下四个项目最能凸显高年段阅读课堂教学的特点:①、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②、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③、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④、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反复,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除了朗读、背诵等常规训练外,务必要集中力量,认真抓好上述四项重点。六年级阅读课堂教学只有突出了这四个重点,才能凸显与中、低年级阅读课堂教学的区别点,才能保证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继续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3.习作教学,要突出主体,强化体验。课标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应坚持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于学生习作的全过程。本册习作教材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重在活动中习作,重视习作过程。全册7次习作,就有6次习作的话题设计是引导学生在相关的活动中去做一做、说一说、尝一尝、看一看、问一问、查一查……强调亲身感受和情感体验,寓取材、构思、起草于亲历亲为的活动之中。所以,我们的习作教学,就要立足于活动,“多一些实践”,要突破旧有的时空“禁锢”。作文前可以引导学生做一做、说一说、尝一尝、看一看、问一问、查一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体验生活;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之自觉积极地进入习作状态,活跃思维,诱发情感,调动积累,完成取材。完成初稿后,可以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在比较鉴别中进一步落实习作要求。作文的修改可以采用“初评——修改——再评”的做法,让学生的习作真正在修改中得到提高。也可以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将自改、互改有机结合起来,在修改中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也可以积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如班级博客、QQ说说等),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的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4.注重积累与运用,扎实语文基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重在“用”字。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除了重视落实读书、写作教学,还要重视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活动,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高年级口语交际除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外,更要让学生学会应对,学会一定的交际技巧。我们日常的口语交际课,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能或多或少地与同学、与老师进行应答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高年级段又增加了“学和做”的内容,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应领会教材编写思想,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编造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备注19.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9月1日上课29.4~9.8课文1、2、339.11~9.15课文4;习作1;练习149.18~9.22课文5、6、759.25~9.29课文8;习作2国庆节放假610.2~10.6练习2中秋节放假710.9~10.13课文9、10810.16~10.20课文11;“我读书我快乐”;习作3910.23~10.27练习3;课文121010.30~11.3课文13、141111.6~11.10习作4;练习41211.13~11.17期中复习期中复习1311.20~11.24课文15、161411.27~12.1课文17;习作51512.4~12.8练习5;课文181612.11~12.15课文19、201712.18~12.22课文21;习作61812.25~12.29练习6;课文22、23191.2~1.5课文24、25;元旦放假201.8~1.12习作7;练习7211.15~1.19学和做(3)221.22~1.26期终复习期终复习、考试231.29~2.2期终考试2月4日放寒假2017-2018学年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4篇。课文分精读、自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自读课文,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列入考试范围。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本册继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1个。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课本按照《标准》的有关要求,在开头安排了有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系列之十二。本册“习惯篇”强调了语文能力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体现了语文学习过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推进”的发展规律。2.关于课文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全册教材大体上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课文,并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全册七个单元的主题依次是:“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课文语言规范,篇幅适当,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插图新颖精美,富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本册课本安排生字时仍然采用“识写分流”的方法。全册共安排生字136个,其中要求会写的113个,其余的23个生字只要求认识,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每篇课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度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下册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82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