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中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时间研究》课题方案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现今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品质。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指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的能力。”但目前在我们的教育对象身上“与人合作”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家长的过度呵护溺爱,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通常表现出不会与人合作。因此,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品质就愈显得尤为重要了。但目前在我们的教育对象身上“与人合作”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造成幼儿合作能力差的原因:一是家庭教育失当。独生子女的环境及经济条件,使他们的地位奇特——变成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父母长辈十分宠爱,百般呵护,幼儿的愿望和要求,成人都尽量满足,表现出任性、自私、唯我独尊。二是缺乏社会交往。由于现在很多住宅都是单元结构,邻居之间甚少来往,成人因担心自己的孩子学坏、受欺侮,总是有意阻挠孩子与外界的交往,使幼儿失去很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这不但不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也养成了他们以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这些缺乏合作的行为,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幼儿早期的社会化程度对其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易合作的幼儿成年以后往往能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也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品质就愈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使幼儿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帮助他们建立起合作的良好品质呢?针对我们中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刚刚开始对与他人合作有懵懂的意识,但在实际交往中并不能很好的去做。确立具体的与人合作的目标是: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并能在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的情感体验等,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二、课题的界定培养幼儿建立“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品质已然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究竟何谓“合作”?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学会合作是儿童进入社会,成为未来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从小加强幼儿群体性与社会性的教育,培养他们主动交往、协同合作的团体意识和与人沟通、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的社会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幼儿期是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事实也证明幼儿之间能够合作。4、5岁的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此时他们开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强烈的愤怒与挫折。有时,他们还喜欢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当然,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但目前我们幼儿园中班孩子“与人合作”现象是不容乐观的,合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孩子在小朋友当中人缘好,朋友多,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能让着别人;有些孩子很小气,爱拔尖,不肯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或是听从他人的意见,和小朋友一起玩儿时爱和他们打架、发生争执。为了帮助孩子们从人际关系的方方面来发展自己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有必要探讨、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合作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幼儿园阶段是培养的关键期,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我的成功归功于幼儿园,因为幼儿园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更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实践使能力转化为良好的合作习惯。《纲要》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教育资源。培养孩子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园的游戏中显得尤为重要。游戏的过程是孩子创造、想象的过程。《纲要》指出,“同伴及其交往是孩子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孩子们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促进同伴间的交往,在孩子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氛围。”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虽然我们教师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有的教师看到幼儿在一起游戏,就认为是合作,如两个幼儿在一起玩玩具,两个人没有任何的交流(眼神、语言),只是有时交换玩具,把自己的东西安装在同一个地方,过程中你搭你的,我搭我的,最后完成了一样东西。这时,老师就表扬他们合作较好。事实上,幼儿只是处于平行游戏或协作游戏。当教师发现两个在为如何搭建玩具而争吵时,一味地指责他们,并且强令他们放弃游戏机会,然而此时,教师没有意识到幼儿的这种争吵行为,其实已经存在了合作的意识,因为他们在为做同一件事商量讨论,只是在合作中他们欠缺一些方法和技巧。但教师的误导,导致幼儿产生了错误的合作观念,而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针对我们中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刚刚开始对与他人合作有懵懂的意识,但在实际交往中并不能很好的去做。确立具体的与人合作的目标是: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并能在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的情感体验等,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说到合作与分享,就会使人想起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当一大笔奖金送到他手中时,他却说:“这笔奖金的一半应该属于我的妻子,是她的合作精神促成了我的成功;而另一半奖金应该属于这个研究小组的三百多名成员,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员,自己的所得只该是这三百分之一略多一点。”这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把自己的成功看成是合作的结果,并能与所有的合作者分享合作的成果,在这一点上,他的认识达到了真理性的高度。学会交往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儿童的发展本身就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树立交往意识,增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努力使孩子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四、生成本课题的理论依据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有的孩子从小独自惯了,不愿意、不善于与别人相处;有的孩子太霸道,在家娇惯,到了幼儿园常与同伴发生冲突等等。为了协调家、园教育,我们通过家访、家长会、家园联系专栏等工作主动与家长交往,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交往的良好习惯与能力,既培养了孩子良好的交往行为,又为孩子做了好榜样。学会合作,是时代对人的要求。美国学者朱克曼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自一九零一年诺贝尔奖颁发以来的七十五年中,在二百八十六位获奖者中,有三分之二的科学家是与人合作而获得的。他又以二十五年为一段进行了研究,发现与人合作而获奖的比例呈明显递增趋势:第一个二十五年为40%,第二个二十五年为65%,第三个二十五年竟达到79%。这就有力地说明,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具备与人合作共处的良好品质,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关于面对未平社会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是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合作与共处。合作共处既是“学会生存”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一九九六年日本中央教育会提出,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日本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将“善于与他人协调合作”作为“生存能力”的重要内涵。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纳要(试行)》中指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其中“合作和分享”便是指要培养幼儿在人际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有专家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掘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由此可见,让幼儿学会合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手段1.研究的重点内容: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2.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资料收集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研创理论。2.实验研究法: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实施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幼儿区域活动中合作行为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获得真实材料,以取得对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了解和认识。3.对比实验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对比,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4.观察引导法:在区域游戏时,幼儿有时会对活动失去兴趣或不知如何去合作。这时教师应有目的地施以教育影响促使幼儿产生合作行为,在实践中提高合作能力。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大胆与幼儿交往合作。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对与同伴合作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六、本课题实施步骤我们课题组有年级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在我园中班展开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1.准备阶段:2009.1——2009.3召开会议、收集查阅文献资料,完成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申报立项等。2.实施阶段:2009.4——2011.1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分析开展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每学年完成1—2篇专题总结,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3.总结推广阶段:2011.1——2011.9整理课题资料,撰写研究论文、结题报告。七、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1.从研究内容看,培养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符合新《纲要》精神,也符合幼儿的年龄、生理、学习方式的实际情况,这种形式能得到我们中班组老师的认同。2.从研究员组成看,参加研究的教师中,有3名市级骨干教师、3名区级骨干教师,有中班的老师。她们都在教学第一线,能深入课堂,善于研究课改新动向,善于总结,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从研究的对象看,我们中班组有一百多名素质优良的幼儿,有良好的师资队伍,较高的师德修养。他们是研究工作有效开展和健康运行的有力保证。八、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人员名单及分工1.课题主持人:杨丽负责审查指导研究过程。2.理论指导员:贾庭垠、万玉珠、高娟负责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关理论素材。3.课题负责人:曹艳负责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设计、组织教师实验、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4.实验教师:张娟梅、尹婷婷、朱秀萍、韩丽丽、吴菲分别负责开展中班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工作。(根据实验进展情况人员可适当调整)。九、研究假设1.幼儿在活动中合作的照片集锦。2.撰写研究论文。3.撰写研究报告。在课题实施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得到改变,教师素质得到了提升,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得到丰富和发展;幼儿的个性品质、合作意识得到长远的发展。一辈子时光在匆忙中流逝,谁都无法挽留。多少人前半生忙忙碌碌,奔波追逐,后半生回望过去,难免感叹一生的碌碌无为,恨时光短暂,荒废了最好的光阴。人过中年,不停跟时间妥协,之所以不争抢,处世淡然,完全是经过世故的淬炼,达到心智的成熟。有朋友问我
本文标题:《中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84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