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年高考一轮课程化学全国通用版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教案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教材版本全国通用课时说明(建议)2课时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等效平衡,有关平衡图像的分析。复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2、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4、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复习重点1、有关平衡的三段式计算方法2、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3、等效平衡的模型4、平衡图像的分类复习难点1、有关平衡的三段式计算方法2、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3、等效平衡的模型4、平衡图像的分类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1、【2017天津卷】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2、【2018届石家庄市二中第三次模拟】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2.75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及压强下,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压强大小关系为p1p2p3C.M点对应平衡常数K的值约为1.04×10-2D.在p2及512K时,图中N点v正v逆3、【河南省中原名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顺-1,2-二甲基环丙烷(g)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烧(g)可发生如下转化: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順)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1温度下,k(正)=0.006s-1,k(逆)=0.002s-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3B.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C.t2温度下,上图中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B曲线D.由上图信息可以确定温度t2小于t14、【郑州市2017届第三次模拟】汽车尾气脱硝脱碳主要原理为:2NO(g)+2CO(g)N2(g)+2CO2(g)△H0。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测得该反应在不同时间NO和CO浓度如下表:时间/s01234C(NO)/mol•L-19.50×10-34.50×10-32.50×10-51.50×10-31.5×10-3C(CO)/mol•L-19.00×10-34.00×10-32.00×10-31.00×10-31.00×1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温度下,从开始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逐渐增大B.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1.75×10-3mol·L-1·s-1C.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11.11%D.3s时NO和CO的浓度都不再变化,反应停止进行5、【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节选】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①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参考答案】1、B2、C3、D4、B5、①2CrO42-+2H+Cr2O72-+H2O;②增大;1.0×1014;③小于;【解析】1、A.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则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错误;B.Ni(CO)4的沸点为42.2℃,应大于沸点,便于分离出Ni(CO)4,则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故B正确;C.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可知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大,故C错误;D.达到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v生成[Ni(CO)4]=v生成(CO),故D错误;故选B.2、A.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在减小,所以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由图可知,作一条等温线,因为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越大,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也越大,所以p1p2p3,故B错误;C.由图可知,M点对应的甲醇产量为0.25mol,则CO2(g)+3H2(g)CH3OH(g)+H2O(g)开始12.7500反应0.250.750.250.25平衡0.7520.250.25又体积为1.0L,所以K=230.250.251.04100.75=2,故C正确;D.由图可知,在p2及512K时,N点甲醇的物质的量还小于平衡时的量,所以应该正向移动,则v(正)v(逆),故D错误;故选C.3、A项根据v(正)=k(正)c(顺),k(正)=0.006s-1,以及v(逆)=k(逆)c(反),k(逆)=0.002s-1,则v(逆)=0.002c(反),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0.006c(顺)=0.002c(反),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c(反)c(正)=0.0060.002=3,A项正确;B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小于0,说明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释放的能量,即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B项正确;C项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少,则符合条件的曲线是B,所以C项正确;D项设顺式异构体的起始浓度为x,则可逆反应左右物质的系数相等,均为1,则平衡时,顺式异构体为0.3x,反式异构体为0.7x,所以平衡常数20.7x7K0.3x==3,因K1>K2,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温度t2>t1,D项错误。故选D4、A.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A错误;B.前2s内△c(CO)=7.00×10−3mol/L,则△c(N2)=3.50×10−3mol/L,,故B正确;C.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为1.00×10−3mol/L,可知△c(CO)=8.00×10−3mol/L,则转化率33810100%88.9%910,故C错误;D.NO和CO的浓度都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反应没有停止,故D错误。故选B.5、①随着H+浓度的增大,CrO42−转化为Cr2O72−的离子反应式为:2CrO42−+2H+Cr2O72−+H2O,②溶液酸性增大,平衡2CrO42−+2H+Cr2O72−+H2O正向进行,CrO4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A点Cr2O72−的浓度为0.25mol/L,则消耗的CrO42−的浓度为0.5mol/L,则溶液中的c(CrO42−)=1.0mol/L−0.25mol/L×2=0.5mol/L,H+浓度为1×10−7mol/L,此时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方向放热,则该反应的△H0,二、温故知新夯实基础总体归纳1.平衡常数2.转化率3.等效平衡4.平衡图像三、典例剖析思维拓展考点一平衡常数例1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N2O5(g)4NO2(g)+O2(g)ΔH>0,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t/s050010001500c(N2O5)/(mol·L-1)5.003.522.50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2.96×10-3mol·L-1·s-1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1000s时N2O5的转化率为50%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000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mol·L-1,则有T1<T2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有K1>K2【答案】C【解析】500s内c(N2O5)由5.00mol·L-1降低到3.52mol·L-1,则有v(N2O5)=--1500s=2.96×10-3mol·L-1·s-1,A正确。1000s时,c(N2O5)=2.50mol·L-1,则c(NO2)=5mol·L-1,c(O2)=1.25mol·L-1,此时N2O5的转化率为--15.00mol·L-1=50%;化学平衡常数K1=c422c22O5=5.004×1.252.502=125,B正确。T2温度下反应到1000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mol·L-1>2.50mol·L-1,说明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减小,即反应速率小,故有T1>T2,C错误。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由于T1>T2,则有K1>K2,D正确。【易错点】信息提取不到位,温度变化平衡常数的变化规律【方法点拨】掌握平衡常数计算,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反之减小。例2【乌鲁木齐市2017届三模】900℃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乙苯,发生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10203040n(乙苯)/mol0.400.300.24n2n3n(苯乙烯)/mol0.000.10n10.2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则乙苯的转化率大于50.0%B.反应在前20分钟的平均速率为v(H2)=0.008molmol/(L•min)C.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则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乙苯、0.10mol苯乙烯和0.30molH2,达到平衡前v正>v逆【答案】C【解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30min时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时苯乙烯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参加反应的乙苯物质的量为0.2mol,故苯乙烯的转化率为0.2mol100%=50%0.4mol,故A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20min内乙苯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4mol-0.24mol=0.16mol,故v(乙苯)=0.16220molLmin=0.004mol•L-1•min-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H2)=v(乙苯)=0.004mol•L-1•min-1,故B错误;C.反应中气体的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逐渐增大,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由表中数据可知,30min时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时苯乙烯的物质的量为0.2mol,平衡时苯乙烯的浓度为0.22molL=0.1mol/L,由方程式可知,氢气的平衡浓度为0.1mol/L,参加反应的乙苯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平衡时乙苯的浓度为0.1mol/L,故平衡常数k=0.10.10.1=0.1.相
本文标题:20192020年高考一轮课程化学全国通用版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3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