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道德法治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2020与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八年级上册)知识导图素养链接本单元以“遵守社会规则”为主题,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社会规则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远离不良行为,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维权。考纲呈现1.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2.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3.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4.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5.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6.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7.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8.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9.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考情分析CONTENTS目录PART04真题帮PART03方法帮PART01考点帮PART02拓展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考点1社会秩序考点2遵守规则考点3尊重他人考点4以礼待人考点5诚实守信考点6违法行为考点7刑法、犯罪、刑罚考点8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考点9善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考点10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1.社会秩序的含义是什么?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哪些?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需要秩序?(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3.社会规则是怎么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2)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道德、纪律、法律等。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4.社会规则的作用有哪些?(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5.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有哪些?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1.如何理解自由和规则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公民应如何行使自由和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关联考点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考点1自由P169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5.我们怎样坚定地维护规则?维护规则的要求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6.改进规则的原因和要求。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要求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4.遵守社会规则时,他律和自律分别指什么?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7.劝导的技巧有哪些?(1)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2)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3)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支援。改进规则与维护规则是矛盾的。(✕)改进规则与维护规则不矛盾。根据社会生活变化改进规则,目的是完善规则,以便更好地维护规则;为了坚定地维护规则,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规则。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易错易混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材料一高铁和公交上公然“霸座”,无理取闹;面对警察的正常执法,撒泼打滚、胡搅蛮缠;3名旅客在高铁停止检票后闯闸冲入站台,其中一女子称要赶回去上班,将左脚伸入列车和站台缝隙,致列车晚点7分钟;多位游客大把大把地带走“百花洲”的荷花,有游客甚至下到荷田中间采摘荷花……有网友留言:你的公民素质已“欠费”,文明“余额”已不足。材料二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应“水涨船高”。仓廪实而知礼节,每个时代都有相匹配的时代精神与公共守则。现代社会,尊重规则是对权利的保护。我们要让美德和善举挤压自私与冷漠,以公共文明塑造公共场域,构建匹配我们时代的精神文明。1.请你谈谈公共场域的不文明行为引发公众谴责的原因。(1)侵害公序良俗,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败坏社会风气。(2)容易引发矛盾,对他人造成伤害,甚至危害公共安全。(3)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4)影响个人形象,甚至有损国家形象和民族的尊严。(5)违背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美德。(6)不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热点速览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2.公民素质已“欠费”,文明“余额”已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1)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评选活动;等等。(2)有关部门:不断强化监督、提醒和奖惩等外在约束,增强人们对规则的敬畏感;加强管理,让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付出代价;等等。(3)媒体:曝光不文明行为;宣传正能量事件;等等。(4)公民:培养规则意识,尊重规则、敬畏规则;厉行法治,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文明素养,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自律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等等。3.维护公共场域的社会文明,作为公民应该如何做?(1)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2)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3)增强规则意识,尊重规则、敬畏规则。(4)学会换位思考。(5)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6)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不大声喧哗,不与他人争吵。(7)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安全。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1.尊重他人。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2.是否受到他人尊重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理体验?(1)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2)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3.为什么要尊重他人?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4.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1)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2)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不冷落、忽视他人。(3)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平等对待他人(1)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2)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学会换位思考(1)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2)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学会欣赏他人(1)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2)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1.关于“礼”,你是如何理解的?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2)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2.我们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或: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或:为什么要以礼待人?)(1)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3)对国家,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3.为什么说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2)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4.为什么说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1)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2)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5.为什么说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1)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2)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6.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7.如何做到态度谦和,用语文明?(1)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2)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3)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8.中华文化宝库中有哪些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10.做文明有礼的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11.参加社交活动的注意事项。(1)容貌整洁。男生头发要短而干净,修剪好指甲。女生头发要梳理有型、洁净美观,不能披头散发。青春是自然的美,无须化妆,如果化妆也要自然淡雅。(2)服装整洁、美观、大方。服装要符合民族习惯,不穿奇装异服;要与年龄、性格、气质相协调,适合社交场合。参加文艺晚会等演出活动,衣着可适当鲜艳些;参加重要集会,衣着要深沉庄重些。9.如何做到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考点1考点2遵守社会规则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考点8考点9讲不讲文明礼貌是个人的私事,与他人无关。(✕)文明礼貌关系到自身形象,也影响他人。在交往过程中,不讲文明礼貌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同时影响社会风气。在国际交往中,不讲文明礼貌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严。所以,讲不讲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私事。易错易混(3)举止
本文标题: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3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