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2021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科学精神:通过对比各类投资方式,能够判定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坚持理性投资。2.法治意识:远离非法集资,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上当受骗。3.公共参与:掌握投资理财知识,审慎投资,做一个理智的投资者。1.商业银行三大业务: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2.一般情况下,风险与收益呈正相关: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3.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4.债券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5.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投资。知识体系考点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一、储蓄存款与经济发展1.全面认识影响存款与贷款的因素2.存款、贷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利率变动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1)通货膨胀→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物价下降。(2)通货紧缩→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社会总需求→物价上升。1.虽然银行的信用比较高,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2.储蓄存款的主体只能是个人,不允许公款私存。3.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利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信贷政策和外汇政策都属于货币政策。利率调整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4.对储蓄存款的作用要做具体分析,适量的储蓄存款,可以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过量的存款储蓄则会不利于居民消费的扩大,也加大银行的运行风险。在经济过热时,扩大储蓄存款,有利于抑制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供需平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在经济发展滞缓时,减少储蓄存款,有利于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供需平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5.在融会贯通中理解相关知识:利息作为货币财富使用权的价格,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由预期创造的价值决定,受货币的存贷关系影响。1.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正回购与逆回购:正回购与逆回购都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吞吐货币的行为,是一种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式。,所谓正回购,就是央行与某机构签订协议,将自己所持有的国债按照面值的一定比例卖出,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后,再将这部分国债买回。买卖之间的差价,就是这段时间内资金的使用成本。与发行央行票据一样,正回购也是回笼货币的一种手段。而逆回购是指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简单解释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投资者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二、我国的商业银行1.我国商业银行的组成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此外,银行还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服务。1.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国家机关,不是商业银行,不办理商业银行的业务。2.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这部分存款叫作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叫作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能够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货币的投放量,维护物价稳定。●命题角度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典例1】(2019·全国卷Ⅰ)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的部分存款。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纳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6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①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物价水平②扩大投资及社会支出,刺激经济增长③满足客户资金结算需求,防范挤兑风险④增加信贷资金供应,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减少,这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信贷资金供应,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对于扩大社会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故②④符合题意。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使物价上涨,故①排除。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满足客户贷款需求,而不是结算需求,③错误。【答案】C【典例2】(2016·天津卷)2016年1月1日,M先生收到L先生偿还的为期一年的借款本金10万元与利息5000元,同期二人所在的国家通货膨胀率为7%,这意味着()A.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B.民间借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C.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使双方利益同时受损D.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解析】通货膨胀率为7%说明价格上涨,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不应求,A不选;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这和民间借贷无关,B不选;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把这个公式变一下就可以得到: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即一年前10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现在需要107000元才能买到,而M先生收到的本息是105000元,所以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故答案选D。【答案】D【考向点评】本部分知识,近几年高考中考查频率较低,对储蓄和商业银行的考查,多结合我国储蓄发展的现状及当前经济形势、利率市场化改革货币政策等问题进行考查。【方法与规律】关于存、贷款利息的计算(1)计算银行的存款利息,必须牢记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如果考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指数,则存款实际收益=本金×(利息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指数)×存款期限,如果得数为正数,表明获利,如果得数为负数,表明亏损。(2)关于贷款利息的计算,应记住公式:贷款利息=贷款本金×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若按复利计算,注意把前一年的利息算入下一年的本金。考点二投资与融资一、投资1.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1)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2)不同的投资方式,风险不同,收益也不同。2.股票(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者(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2)特点:股东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如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3)收益: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4)股票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所持有的股票因公司的经营不好而出现股息和红利无法实现或因公司破产带来的股本损失;二是因股票价格受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带来的波动的不确定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5)作用: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债券(1)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2)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的比较4.商业保险(1)功能:规避风险。(2)分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3)原则: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股票收益高,但风险大;债券风险小,但收益也相对较低。这就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1)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2)股票没有价值不是商品。(3)每种股票的票面金额是固定的,而股票价格则是变动的。(4)股票具有不返还性。公司破产,股东赔本,二者不形成债务债权关系。认清“流动性”与“流通性”。(1)所谓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如果一种资产以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低折扣甚至高出公平市场价格迅速转变为现金,则表明该资产的流动性好。所谓流通性,是指在市场上快速买卖一项物品,而不导致价格大幅波动的能力,是指资产可以出售的能力。(2)简单地说: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否迅速转变为现金;流通性是指资产能否在市场上迅速买卖转让。(3)二者区别:①流通性强调资产的可交易性,而流动性则在可交易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资产的交易价格和交易速度。②流通性表明可以发生交易的可能性,流动性则反映交易发生的难度程度。③流通性好不等于流动性好。如活期储蓄存款的流动性比股票、债券好,但流通性则比不上股票、债券。(4)常见资产流动性大小:现金活期储蓄债券股票房产。二、融资1.融资的含义(1)从狭义上讲,融资即一个企业筹集资金的行为与过程。(2)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是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3)这里要注意,对于资金的需要方(主要是企业)而言,就是融资;而对于资金的提供方(主要是其他企业、个人、国家等)而言,就是投资。2.融资的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偿还债务。3.融资的途径(1)直接融资:一般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商业信用等形式融通所需资金。(2)间接融资:是以金融部门为中介,由金融部门(如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储蓄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存单等形式积聚社会闲散资金,然后以贷款形式向非金融部门(如企业等)提供资金。●命题角度投资理财【典例1】(2019·天津卷)年初,小高将M元存为2年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25%;将N元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某股票,该股票在当年年底跌到每股4元,第二年年底涨到每股6元时,小高把它卖了出去。若忽略其他费用,小高两年投资总收益的计算方式为()A.M×2.25%+N÷5×(5-4)B.M×2.25%×2+N÷5×(6-5)C.M×2.25%+N÷5×(6-5)D.M×2.25%×2+N÷5×(6-4)【解析】银行定期储蓄的收益: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M×2.25%×2,据此排除A、C;投资股票收益=购买股数×(卖出价格-购买价格)=N÷5×(6-5),B符合题意,同时排除D。故选B。【答案】B【典例2】(2018·江苏卷)证监会针对内幕交易,利用大数据筛查异常交易线索,本着“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从严监管,2017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24件,罚没款金额74.79亿元,市场禁入44人。上述举措旨在()①提高资本市场交易效率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③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④消除资本市场投资风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规范市场秩序。证监会针对内幕交易,利用大数据筛查异常交易线索,本着“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从严监管,旨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②③符合题意。证监会对资本市场进行监管,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交易质量,但这并非市场监管的主要目的,①不符合题意。④“消除”表述错误。答案为C。【答案】C【典例3】(2016·全国卷Ⅰ)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养老基金在投资国债、银行债券等债权性资产的同时,可以投资股票、股票基金,但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比重不超过30%。上述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资本流动性,平抑资本市场的波动B.扩大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C.优化投资组合,追求收益与风险的平衡D.提高投资安全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增长【解析】本题考查投资理财的选择。“养老基金在投资国债、银行债券等债权性资产的同时,可以投资股票、股票基金”,
本文标题:2021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4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