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2.使学生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3.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一)主要变化到本单元为止,学生已经学完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因此,本单元除了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例1)之外,又新增了一道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选择不同统计图的例题(例2),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理解这三种统计图在使用上各有什么优越性和局限性。(二)具体编排1.例1。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在校园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境,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通过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要求: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吗?以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教材让学生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入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大小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百分比的过程,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在完成了扇形统计图后通过三个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得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2.例2。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各异,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条件也不一样,例2以三组校园树木数量相关数据,通过不同的统计内容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在统计图的多样化与优化中进一步认识各统计图的特点。同时体会相同的统计对象,当需要表达的信息不同时,选择的统计图也不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第(1)小题统计的是树木总量在2007~2011年之间的变化情况。既可用条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这一题对比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突出选择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即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时用折线统计图更直观。第(2)小题统计的是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既可以用扇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只是直观呈现了各种树木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而扇形统计图能更直观、有效地看出校园树木数量的分布情况,突出选择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当需要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第(3)小题统计的是各种树木的数量,教材中只出现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其他的统计图”,在对比三种统计图特点的基础上突出选择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当只需要表示各项目的数据时,用条形统计图就可以了。四、教学建议1.结合生活中的统计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统计的现实价值。2.使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各种统计图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节约用水一、教学内容通过对水龙头漏水情况的调查,了解水资源浪费情况,提出节约用水的具体建议并落实在行动中。二、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2.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3.使学生加强环保意识,并把节约用水落实到行动上。三、具体编排本活动包含以下环节。(1)收集信息。通过板报的形式给出地球水资源的一些统计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匮乏,帮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收集相关的信息:(1)观察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实际调查一下学校或家里漏水水龙头的数量。(2)选择其中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测量出它一定时间漏水的量。(3)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节约用水的资料。(2)分析数据。小组同学合作对收集到的一定时间水龙头漏水的量进行测量分析,计算出水龙头每分钟漏水的速度。然后,对各组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针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小组讨论:“收集到的水龙头漏水速度不一样,怎样表示全班同学调查到的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3)解决问题。在上述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把有限样本得出的结论进一步类推到更大的样本,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对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有一个客观而量化的认识。(4)提出方案。对课前收集的节约用水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提出具体的节约用水的方案,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四、教学建议1.要体现活动的综合性,在活动过程中有机融合各部分数学知识和技能。2.要体现活动的实践性,要通过具体操作收集数据,感受统计过程的真实性,并最终把节约用水落实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本文标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7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