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开展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方案
1易教〔2018〕65号开展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县各中小学: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现就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服务对象送教服务的对象为具有易县户籍且居住在易县,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三、服务原则2“送教上门”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服务内容1、应为每个重度残疾学生单独建立教学档案,记录其成长足迹。2、根据残疾适龄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应对重度残疾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信心。3、教师要制定并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依据个别化教育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参加学生生活适应等能力的培养。五、服务时间每个服务对象每月“送教上门”不少于2次,每次2课时。六、师资保障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七、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是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要求,是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县各中小学、各街道(镇)残联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此项工作。3(二)做好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的摸底调查工作。摸清底数是搞好送教服务的关键,全县各中小学、各街道(镇)残联要深入调查,摸清实情,切实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要进一步健全未入学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统计报表制度,每年对本街道(镇)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一次调查统计,并分清类别,为进一步发展残疾人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三)抓好“送教上门”对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积极了解本片区内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具体情况,建立“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相关档案,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学校学籍一并予以管理。送教师资队伍以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核心,以区特殊教育康复定点机构专业指导师为骨干,以“送教上门”服务对象所在辖区的学校老师为补充。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康复计划,记录详实的送教辅导记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四)保证“送教上门”时间,多形式开展服务。要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具体情况,采取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原则上每月不少于2次,,并做好送教记录,建立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评价资料、送教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指导记录手册等。(五)尊重和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残疾儿童少年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要加强宣传工作,积极向社会和残疾儿童少年家庭宣传此项工作和政策,尊重残疾人家庭的选择,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参与学习与生活的良好环境。4
本文标题:开展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02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