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人教版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微课教学设计
1品析海水的“五光十色”——《富饶的西沙群岛》微课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散文。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描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品读第二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师:(课件出示第二段)同学们,表情朗读第二段,作者描写西沙群岛海水的美丽,用哪个词来描述的?生:老师,我找到了,书中用“五光十色”来描述。生:老师,我认为也可以用“五颜六色”来描述。生:老师,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是五光十色的,而不是五颜六色的?师:问得好。同学们想一想,“五光十色”是不是五种光、十种色呢?生:不是,“五”和“十”表示很多。师:都有什么颜色呢?生: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课件展现出这些颜色)2师:这是“五光十色”吗?(学生陷入思考,有的同桌讨论)生:(充满信心)不是,因为这些颜色太少了。师:(课件演示多种颜色)问:是“五光十色”吗?(学生自由读文,小组讨论交流)生:还不是,因为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光。师:对。这只是许多种颜色,这叫什么?用一个词来说。生:这叫“五颜六色”。师:同学们,咱们把文中的“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体会一下,是否可行?男生读男生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颜六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生:听了甲同学的朗读,“五颜六色”一词用在这里,我只感觉到颜色多,体会不到西沙群岛海水的美。生:“五颜六色”一词用在这里,我只能体会到海水的色,但感受不到海水在阳光照射下,色彩的美。师:现在全班同学再读原文第二段。师:听他们读完你觉得哪个词更美?那“五光十色”肯定更好看。你们想不想看?生:想看。师:现在我们坐飞机来到西沙群岛的上空,在你的下面是辽阔的大海,由于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浅,海面就呈现出各种色彩:深蓝的,3淡青的,浅绿的,还有杏黄的等。这些颜色有大块的,也有小块的,互相交叉在一起,组成美丽的图案。这时太阳出来了,灿烂的阳光往海面上一照,海面上就出现了各种色彩。海水还有一闪一闪的像鱼鳞一样,那动态的光,非常的美,所以作者写海水是“五光十色”的。师:正因为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丽,没有能超过它的,所以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生:瑰丽无比。师:辽阔的大海,五光十色的海水,真是瑰丽无比,我们感受到了海岛风光的美丽。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景物可以用“五光十色”来描述。PPT出示图片:五光十色的桥五光十色的喷泉五光十色的高楼师:我们欣赏画的同时,相信你也理解了五光十色这个词语。4品析五光十色一词教后反思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乐于与学生对话,专心致志倾听学生的发言,体验学生的情绪,善于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抓住来自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捕捉到了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化语言、发展语言的“点”,精当点拨,精心唤起,精巧引导,才能让课堂教学在“预设”的基础上,焕发“生成”的活力,获取新知,让教学充满灵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一、情感诱发兴趣,让学生享受到生成新知的乐趣。课文不是简单枯燥的学习工具,而是富有生命感染力的生动材料。如何让教材具有鲜活的内容和深远的影响力,办法之一是进入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与作者融为一体。作为教师,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质疑氛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经历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从而发展思维,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本案例中,我主动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当学生提出了写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时,我没有忙于代答,直接告知结果;也没让其余同学代替。而是给予了积极评价,通过真诚地赞扬,使学生有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乐于提问,并且及时地捕捉到容易被忽视的关键字“光”与“色”。从学生易于混淆的两个词中,敏锐地捕捉字意变化。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闭目想象,“五光十色”的情景,让学生享受到生成新知的乐趣。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能带来成功的喜悦,会成为他再问、再创造的动力;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能激发群体思维,形成灿烂的理想景观。二、反复诵读,品出文中用词的精妙。“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静态的概括的描写,其后补充具体的颜色,并写成动态。“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这样“五光十色”就具体形象了。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用词之精妙,让学生反复诵读,并用“五颜六色”替代“五光十色”来让学生品悟两词之差异。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现生活中的哪些景物可以用“五光十色”来描述,从而达到了知识的外延,做到了学以致用。三、巧用多媒体再现文中情景。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与教学改革创新有着密切关系,主要体现为多媒体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5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平时对“五颜六色”一词比较熟悉,使用的频率也高些,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两词的区别,我在课堂上巧用多媒体呈现西沙群岛“五光十色”的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来感受“五光十色”一词用在此处之贴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光十色”一词不仅表现西沙群岛海水的色彩美,还表现出一种海水的动态美,这正是辽阔的大海的独特之美。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雪中送炭,如锦上添花,能变枯燥为生动,化复杂为简明,化抽象为形象,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同一篇课文,同样的知识,用不同的方式教给学生,效果截然不同。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启发思维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主动的获取知识,享受到生成新知的喜悦,这也是我们今天新课改要达到的目的。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微课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02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