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幸福心理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郑雪教授关于幸福心理的问题人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幸福?你幸福吗?幸福水平可以测量吗?为什么有的人幸福,有的人不幸福?如何才能获得幸福?2002年若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关于“财富的极大化与幸福的极大化”的看法报告内容幸福心理研究的产生与发展关于幸福心理的理论探索幸福心理的研究方法与我们的研究幸福心理的哲学探讨中国三大幸福观儒家道家佛家西方三大幸福观感性主义理性主义基督教神学儒家幸福观儒家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道家的幸福观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崇尚返归自然,逃避尘世,过原始质朴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佛家幸福观苦、集、灭、道四圣谛人生本无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些痛苦的根本来源在于“爱”与“痴”,即人的贪求欲望,对佛理、佛性的无知,要摆脱痛苦的“生死轮回”,达到幸福的彼岸即“涅槃”,只有灭除贪爱欲望,修行念佛。由此可见,佛教基本教义与其说是一种关于人生幸福根源和如何获得幸福的理论与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说明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摆脱痛苦的理论与方法。西方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主要源泉是感性而不是理性,认为人的幸福就在于人的感性生活,在于感性欲望的满足与快乐,而这些满足与快乐本身就是道德的。代表人物古代有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人,而近代有霍布斯、爱尔维修、边沁等等。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只停留于肯定此时此地肉体的快乐,把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肉体的快乐看作是最高的善。一种是在肯定感性幸福的同时,强调精神幸福的价值高于自然欲望满足的价值,强调长远的快乐,为了长远的幸福有时可以放弃暂时的快乐。肉体享乐主义惜勒尼学派的阿里斯提卜从自然主义的感觉论出发,认为肉体的快乐比精神的快乐更迫切、更强烈,所以肉体的快乐优于精神的快乐。他强调现实的、眼前的、感性肉体的快乐才是真实的快乐。所以,他提倡要“及时行乐”、“有花堪折直须折”,“吃吧,喝吧,快活吧,因为你将来要死的”。阿里斯提卜这种强调及时享受肉体快乐的幸福观比较粗俗,把快乐主义变为庸俗的纵欲享乐主义。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幸福生活是天生的最高的善,而快乐又是幸福生活的具体内容或目的,所以快乐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他说:“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伊壁鸠鲁明确地把快乐与善联系起来,以快乐作为善的标准,把善归结为快乐,表现了突出的快乐主义的特点。对于什么是快乐?伊壁鸠鲁的回答是:“当我们说快乐是一个主要的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我们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爱尔维修“利己与利人”的幸福观。认为人一方面是具有感性的肉体的人,因而趋乐避苦、自爱自保是人的本性之一;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的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能离开别人,别人是自己存在和幸福的最重要的条件,因此,爱他人是人本性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即自爱,也爱人。他说过公共幸福是由所有个人幸福组成的,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因此,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并不矛盾,而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了他人或大家的幸福,这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利己不利人最终会给个人带来灾难与痛苦。功利主义的幸福观英国的边沁把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发展为功利主义的幸福观,以人的感性欲求作为幸福与道德的基础,强调“苦与乐”是人的主宰,是人们追求功利的基本原则。人的功利与幸福是可以评价的,只要了解一个人的痛苦与快乐两者的程度,就可以计算出他的幸福有多大。边沁提出了计算和评价人幸福的7种量度。(1)强度,即感受苦与乐的强度大小。(2)持续性,即感受苦与乐的时间长短。(3)确实程度,即感受到的苦与乐是否确实及确实的程度。(4)远近程度,即感受到苦与乐是在过去将来,还是在现在。(5)继生性,即感受苦与乐之后随之产生同类感受的机会有多大。(6)纯粹性,即苦或乐的感受是否引起相反的感受。(7)范围,受苦乐影响的人数有多少。边沁认为,根据这七条标准,人们可以计算出最持久、最确实、最切近、最广泛、最纯粹和最合算的快乐,从而去追求这种最高的快乐、最大的幸福。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最大幸福的原则。西方理性主义的幸福观理性主义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大传统,古代以苏格拉底、柏拉图、斯葛特学派等为代表,而近代以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理性主义强调理性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主张抑制欲望,而追求道德的完善或精神上的幸福。他们认为人生目的和幸福在于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乐只会玷污理性,荒废人生。理性主义的幸福观有两种:一种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和谐说,一种是以犬儒学派和斯多葛学派为代表的禁欲主义。禁欲主义犬儒学派把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推向禁欲主义的极端。他们认为,美德就是关于如何控制自己、抑制自己欲望的知识。能够自制就是善,就是有德的人,不能自制,不能抑制目己欲望的便是恶,就是无德的人。犬儒学派主张通过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来接近至善,也就是用克制欲望来求得善,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柏拉图的幸福公式幸福=蜜泉+清凉剂柏拉图认为单纯的感性生活不能获得幸福,而单纯的理性生活也不能得到幸福。因此,善的生活应该是一种混合的生活,是一种理性与感性、快乐与智慧混合的生活,是“蜜泉”加“清凉剂”的生活。他说,生活中有两道泉在我们心中涌流着,一道是快乐,可以比作蜜泉,另一道是智慧,可以比作清凉剂,我们必须设法将这两种东西配成可口的合剂。基督教神学的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人要达到幸福的境界,不是对财富、名誉、权力和肉欲的享受,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在对上帝的热爱和追求中。只有对上帝的沉思、崇拜,才能返归天国,获得真正的幸福。因而,在神学家看来,尘世生活不过趋向上帝天国的旅途,德行是达到幸福的手段。因此,只有在修道院中摆脱尘世的诱惑和纷扰,达到圣洁状态,才最能获得幸福。幸福心理的科学研究中西方古代和近代有不少思想家从人生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对幸福进行过研究,其研究方法基本是采用哲学思辨的方法,而缺乏从心理学的角度,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幸福心理进行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幸福进行研究,还是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这种的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孕育阶段、出生阶段和成长阶段。孕育阶段这个阶段大致从心理学诞生之初至20世纪50年代初。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对幸福心理的研究蕴含在其他心理研究之中,缺乏专门的和系统的幸福心理研究。在心理学诞生不久,出现了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著名的学派有构造主义学派、机能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等等。在这些学派的创立者或代表人物中虽然没有人专门探讨幸福心理的问题,但在有些心理学家的理论与研究中涉及到幸福与快乐的问题,有一些有关幸福心理的重要思想。如弗洛伊德的快乐论、行为主义的强化论等等。开创阶段这个阶段大致是20世纪的50年代至60年代。幸福心理学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五、六十年代生活质量研究运动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推动。生活质量运动西方学者开始怀疑幸福生活的客观物质条件对于人类幸福的决定意义,对传统经济学中仅仅以人均国民经济收入增长率,如GDP、人均寿命和教育等等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指标提出挑战。为此,他们在寻求有效的生活质量指标以监控社会发展和改善社会政策的背景下,提出“生活质量”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是一种评价人们生活质量的量化的主观性指标,强调了主观的精神生活水平对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从50年代中后期起,一些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探讨。尝试构建人生活质量的主观指标体系,发展了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测量方法。学者们运用这些测量方法对幸福心理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即生活质量了进行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这就是生活质量研究运动。积极心理学运动幸福心理学的形成还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密切联系。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更多地关注人心理和行为的消极面,包括非正常的(或有心理变态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或者关注一般人的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极少有研究关注人心理和行为的积极方面,如健康心理、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等等。有统计资料表明过去100项研究中,有99项研究是研究消极心理的,而只有1项研究才是有关积极的和健康心理的。在20世纪40—50年代,格兰特、马斯洛,以及马丁、西里格曼等人倡导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包含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该运动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感和自我实现等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幸福心理的重要理论观点和测量工具,例如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理论,柏拉德本在1963年编制的“情感平衡性量表等等。威尔逊的总结Wilson于1967年对幸福心理研究领域进行了首次的文献综述和评价,标志着幸福心理学的初步形成。威尔逊提出了两个结论:第一、幸福的人是“年轻的、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有较高收入的、外向的、乐观的、不焦虑的、有信仰的、结了婚的人,且具有高的自尊、工作热情,与其性别和智力相适应的志向或期望。”第二、自从古希腊以来的两千多年中,人类在理解幸福上的理论进展很小。在幸福心理学的形成时期,虽然进行了不少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对不同被试类型的幸福感状态进行简单的测量,描述各种人口学变量,诸如年龄、性别、教育、收入、婚姻和健康状况等等对幸福感的影响,缺乏对幸福感产生心理机制的研究。发展阶段上世纪70年代至今,幸福心理研究处于迅速发展阶段。1984年迪勒尔对幸福感的研究进行过一次总结,他发现不到20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就超过了700项。早期的研究重点在于证明外部因素如生活事件、情境和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威尔逊曾经假设人有基本的普遍性的需要,若环境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感到幸福。虽然有不少研究支持了外部因素影响幸福感的理论假设。但更多研究发现外在的和客观的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相当小。人口统计学因素,如性别、收入、教育等等因素只能解释主观幸福感不足20%的变差。由于外部因素影响较小,研究者们开始转向研究内部的心理因素,如个人气质特点、认知方式、目标、以及适应与应对策略等等,这些内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生活环境与事件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因素。幸福感研究进展迪勒尔(1999)发现幸福心理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首先、出现了有关幸福感的大量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次、幸福感的研究方法与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编制了不少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幸福感测量量表,而且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不仅有相关研究,也有实验研究,不仅有个案研究,而且有大样本的研究。再次、对幸福感的研究不仅仅是对幸福感的人口学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研究,而且出现了对幸福感产生心理机制的理论假设与实验检验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最后,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现了不少说明幸福感产生机制的理论,如气质论、社会比较论、期望理论、目标理论、适应与应对理论等等。迪勒尔认为“幸福的人具有积极的气质,更倾向于看到事物的光明的一面,对于不好的事情,他们心中不会反复思考和过分计较,他们更多生活在经济发达国家,有良好的社会诚信、具有实现有价值目标的适当资源。”幸福心理的结构情感需要认知行为幸福心理幸福首先是一种个人的感情,可称之为幸福感。感情有很多种,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积极快乐的与消极痛苦的两种感情。积极快乐的感情有舒适、轻松、满意、安心、兴奋、愉快、高兴、欣喜、狂喜等等,消极痛苦的感情有厌烦、沮丧、苦恼、伤心、悲痛、失望、焦虑、忧郁、忌妒、愤怒、惧怕、惊恐等等。如果一个人感受到的积极快乐感情比较多,而感受到的消极痛苦的感情比较少,那么,他所获得的幸福感就比较多。幸福是一种感情幸福是一种需要情绪的产生有赖于需要满足与否,一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体验。需要种
本文标题:幸福心理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10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