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传统节日》教案设计
2传(chuán)统(tǒnɡ)节日教案设计设计说明《传统节日》是一篇朗朗上口的童谣,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韵文既巧妙地写出了节日的特点,又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是一篇学生识字的好载体。结合文本特点与学生特点,本节课的设计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旨在通过学生自学生字,随文巩固生字,使识字学文有机结合;在通过简笔画、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有效整合,促进学生高效识字的同时,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突出学科人文性的特点;通过学生仿写、讲神话故事等形式,内化并升华文本内涵。课前准备1.制作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教师)2.预习课文。搜集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做词语卡片。(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词猜节日,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2.游戏:下面我们就做个听词猜节日的游戏,比一比:谁听得认真猜得准。贴春联放鞭炮(春节)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3.揭题: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传统节日)学生齐读课题。4.导入: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过节这一天又有哪些习俗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的传统节日。设计意图: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很多节日学生并不陌生,设计“听词猜节日”的游戏环节,既拉近了学生与课堂所学知识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自学方法。屏幕显示:学习小助手(1)借助拼音,拼一拼生字,读通课文。(2)将字条中的生字逐一读给小组同伴听,圈出读不准的生字。(3)请小组同伴当小老师,教你读准圈出的生字。(4)同桌交流,动脑筋,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3.集体检测。(1)开火车朗读词语:牛郎织女贴窗花赛龙舟艾香月饼赏菊大街小巷元宵节祭扫满堂传统乞巧①相机强调“传、舟、赏”是翘舌音;“艾”是零声母音节。②依次单击词语“牛郎织女、贴窗花、赛龙舟、艾香、月饼、赏菊、大街小巷、元宵节、祭扫”的对应图片,学生看图片读词语。(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生字。郎贴舟艾饼赏菊街巷宵祭堂传统乞巧(3)小组赛读生字。郎贴舟艾饼赏菊街巷宵祭堂传统乞巧4.学生分句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设计意图:根据学生预习和自学情况,有梯度地由词到字进行检测和订正字音,再将生字送回课文检测,将识字学词落到实处。而看图片读词语使学生在初步理解词语意思的同时加深了对词语的认识。三、细读感悟,识字学文(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提到哪几个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习俗?用“____”画出传统节日的名字,用“”画出节日的习俗。画好后和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二)汇报交流。1.学生汇报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并说说节日在哪一天。2.教师相机板书节日名称。相机学习“宵”。(1)学习“宵”字。①学生朗读词语“元宵”后,交流识记方法。②教师边画简笔画边讲解“宵”字的由来:金文(宀,房屋,阁楼)(肖,小),造字本义:在小阁楼过夜。③学生扩词。(2)引导学生知道七夕节又称“乞巧节”。相机学习“乞、巧”。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②教师重点结合字理教学生区分“乞”与“气”。“乞”与“气”同源,后分化。乞,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篆文写作“”。隶书“”将篆文字形中表示呼吸的“气”减去一横,表示呼吸局促,意即求人“气短”。造字本义:低声下气,开口向人索要、求讨。飘逸、扩散的气流为“气”;短气为“乞”。③学生扩词。④教师讲解“乞巧节”:就是七夕,发源于中国,该节日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3.小结:学生朗读板书的节日,教师小结:这些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相机学习“传、统”。4.这些节日里人们都有哪些习俗呢?我们按课文介绍的先后顺序,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5.导学:先读读描写节日的句子,再说说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6.学生学习汇报。(1)预设一: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①学生朗读句子后说节日习俗。②教师出示和句子对应的多幅图片。最后出示各种窗花的图片,定格为:人们在贴窗花。相机学习“贴”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后教师讲解:(贝,钱财)(占,获得),造字本义:典当财物,以获得现金。后来演变为现在的意思,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④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把你过春节的习俗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屏显:春节到,人欢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学生朗读作品。(2)预设二: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①学生朗读句子,说说元宵节的节日习俗。②导学:你们参加过元宵节的活动吗?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何感受。③你还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大街小巷人如潮”的景象?相机理解“大街小巷人如潮”。④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大街小巷”后,相机识记生字“巷”。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预设三: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①学生朗读句子,说说自己知道的清明节的习俗。②你知道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吗?③教师结合图片讲解: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课文提到了哪几个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习俗?”引领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在多元对话中进行自学。然后以“你最喜欢哪个节日就汇报哪个节日”展开学习活动,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师边画简笔画边讲解生字的学习方式,即使学生理解了字义,又在潜移默化中识记生字,将生字的学习情境化、趣味化,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四、观察指导,练习写字1.课件出示“我会写”写字提示,组织学生展开同桌互助学习活动。写字小助手看一看:仔细观察写字表中的“贴、街、敬、转”,将容易写错的笔画圈出来,并给同桌讲一讲圈画的理由。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圈画的笔画呢?和同桌商议一下。练一练:针对自己圈画的书写难点做书空练习。2.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圈画的字,请学生说一说圈画的理由。预设:“贴”字左侧最后一笔是点。(学生书空“贴”字,重点强调右下“口”的写法。)“街”第九笔是提。(学生书空)“敬”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捺。“转”注意右侧第三笔的写法。(学生书空)3.利用课件动画演示4个会写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重点指导“街、转”的书写。4.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5.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设计意图:本课指导书写的字虽然各有特点,但是书写难度不大。在强调注意点后重点指导“街、转”的写法,实现了“有侧重,有提升”的目标。五、布置作业1.搜集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资料,并制作词语卡。2.把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周围的人听,并选择制作成小报。设计意图: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并在实践中积累、应用词语,将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谈话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2.师:上一节课我们详细了解了我国三个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我们感受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谁还记得课文中对这三个节日的描写?背一背文中的句子。3.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其他几个传统节日,看看谁读懂了文中的介绍,谁还能对课文中的介绍进行补充。设计意图:加强生字的复习和课文的朗读检测,夯实基础知识,为新授做好铺垫。同时予以学生言语上的激励,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二、分句感悟,识字学文(一)学生朗读第4~8句。(二)导学:自由朗读第4~8句。边读边想:最喜欢哪个节日?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想好后先跟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三)汇报交流。1.赛读喜欢的节日。2.导学:你最喜欢哪个节日就汇报哪个节日,先读读描写节日的句子,再说说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3.学生按喜欢的节日汇报。(1)预设一: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①学生朗读句子后说节日习俗。②教师出示和句子对应的赛龙舟、在屋里包粽子和挂满艾蒿的图片。相机识记生字“舟、堂”。舟:学生自由识记后,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甲骨文字形,像船形。两边像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渐多起来。本义:船。(播放赛龙舟的视频,加入理解。)堂:学生自由识记后,引导学生和“棠”区分。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2)预设二: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①学生朗读句子后说节日习俗。②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牛郎织女”。③学生讲述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故事,教师相机补充。④相机识记生字“郎”。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预设三: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①学生朗读句子后说节日习俗。②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月饼”。说说你都吃过什么馅的月饼。③学生交流识记生字“饼”的方法后,教师讲解:饼,篆文(食物)(并,连),造字本义:粘连成块、便于抓食的干粮,可用面粉、米粉、薯粉等多种食物原料做成。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预设四: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①学生朗读句子后说节日习俗。②教师简介重阳节又称“老人节”。③指导学生朗读词语“踏秋、赏菊、登高”。说说你在重阳节时做过其中的哪件事。④重点朗读词语“赏菊”。相机识记生字“赏、菊”。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后,教师引导:“赏”和我们今天学的哪个字比较相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区分“赏”“堂”。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5)预设五: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①学生赛读句子。②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这句,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③引导学生按顺序排列这些节日。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识字与学文紧密结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地指导学生读文、学词、记字。在读一读、记一记、说一说中将字词教学落到实处;在讲神话故事、讲汉字演变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愿望和热情。三、巩固生字,背诵积累1.集中呈现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再齐读。2.做归类游戏,根据结构归类。3.竞赛背诵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夯实生字的识记。四、指导书写,拓展延伸1.指导书写。(1)出示剩余的生字:舟艾热团闹①指生朗读并组词。②指导学生重点关注:舟:注意笔顺,最后是“点、横、点”。(学生书空)艾:撇捺要写得舒展。热:上面右侧是“丸”,不是“九”。团:里面是“才”,不是“木”,最后一笔是横。闹:“门字框”,第一笔是点,最后一笔是竖。(2)课件利用动画演示会写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3)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4)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2.布置作业: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找找资料,做成小报或按课外仿写。设计意图:夯实学生书写指导是教学的重点,从引导分析到指导书写细致到位;布置的作业将课内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既了解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进行了小练笔、小制作,提升了学生能力。板书设计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活动丰富多彩教学反思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
本文标题: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传统节日》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13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