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概述•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第9章:物流成本的控制第一节物流成本控制概述•一、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控制就是在物流过程中,对物流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严格加以监督,发现偏差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使物流过程中的各项资源的消耗和费用限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二、现代物流成本控制意识•含义:指企业管理人员对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不受“物流成本控制即为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即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物流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物流成本控制的目的:从成本和效益的对比中寻找物流成本的最小化。•表现:•一、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扩展到供应、生产和计划等各个部门,形成全企业,全员式的降低物流成本的格局,形成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物流成本控制意识;•二、将降低物流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项目种类、进行可行性研究起就注入对物流成本的思考,确立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成本意识。•“为了省钱而花钱”•物流成本控制现代化的五个表现:•1、物流成本控制思想革新化;•2、组织合理化;•3、方法科学化;•4、手段电子化;•5、人才专业化。二、现代物流成本控制意识三、物流成本控制的程序•制定成本标准(资源耗费的限度、检查、衡量、评价的依据)•监督物流成本的形成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物流相关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物流相关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物流相关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及时揭示并纠正不利偏差重大差异的纠正程序:提出降低物流成本的课题讨论和决策;确定方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评价与激励四、物流成本控制必须遵循的原则•经济原则•全面原则(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控制、全员控制)•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目标控制原则•重点控制原则•事前控制:在物流作业前对影响物流成本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预测、规划、审核,以便确定目标物流成本;•事中控制:在物流作业过程中,也就是物流成本形成过程中,随时对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与目标物流成本进行对比,及时发现不良偏差并纠正,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事中控制应与成本分级责任管理制度结合,以便及时将发现的偏差反馈到相关责任部门。•事后控制:物流成本形成后,对实际物流成本的核算、分析和考核。通过对比,确定成本的节约和浪费,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归属,进行考核和奖罚。并对原控制方案检查修正,修订成本控制标准。五、成本控制的内容第二节标准成本法•一、标准成本法概述•标准成本是通过准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标准成本中基本排除了不应该发生的“浪费”,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该成本”。•标准成本法本质上讲是一种成本管理方法,而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他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包括了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以标准成本为基础,把成本的实际发生额区分为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两部分,并以成本差异为线索,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掌握差异的成因和责任,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的差异,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期末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重新组合成实际成本。一、标准成本法概述•采用标准成本能系统的优点:•1、能对成本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2、减少簿记标准工作量;•3、剔除了各种不合理的因素,使材料在在产品和产成品的计价时更为科学。•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的两种涵义:–单位物流服务的标准成本:–成本标准–=单位物流服务标准成本–=单位物流服务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物流服务标准成本•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几个步骤:•1、制定单位物流服务的标准成本;•2、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物流服务的标准成本;•3、汇总计算实际成本;•4、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5、分析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6、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控制报告;•7、评价成本目标的执行结果,根据成本业绩实施奖惩。一、标准成本法概述二、标准成本的分类•(一)理想标准成本与正常标准成本•1)理想标准成本•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理论上的生产要素耗用量(绝无浪费、绝无废品)–最理想的生产要素价格–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和利用程度•理想标准成本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它的用途是提供一个完美无缺的目标,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2)正常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的标准成本。把生产经营活动中一般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计算在内使之切合下期的实际情况,是切实可行的控制成本。–客观性和科学性–现实性–可行性–稳定性•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是正常标准成本二、标准成本的分类•(二)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1)基本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长期保持不变,它可以使各个时期的实际成本以同一标准进行比较,以反映成本的变化。•但由于基本标准成本不按各期实际修订,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二、标准成本的分类•2)现行标准成本•根据其适用期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可以根据下一期可能发生的因素变化而进行修订。它是现行的、随时间和因素变化修正的、适用于现行时期的标准成本。•因其切实可行,这种标准成本最适用于在经济形式变化多端的情况下使用。二、标准成本的分类三、标准成本的制定•物流成本由物流服务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间接费用三部分组成。标准物流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费用用量标准价格标准单位物流服务材料消耗量单位物流服务直接人工工时原材料单价小时工资率小时间接费用分配率理想状态下理想标准成本正常状态下正常标准成本•1)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指在现有物流运作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下,提供单位物流服务所需的材料数量。其中包括必不可少的消耗,以及各种难以避免的损失等。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是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或其他技术分析方法确定的。•“价格”标准指实现确定的购买材料、燃料和动力应付的标准价格,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物流服务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物流服务所需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材料的价格=三、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确定三、标准成本的制定•2)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标准工时数指在现有物流运作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下,提供单位物流服务所需要的工作时间,包括进行物流作业的直接加工所费工时、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所费的工时等。•工资率标准,也就是每一标准工时应分配的工资。工资率标准应按现行工资制度(月工资制或计件工资制)所定的工资水平计算确定。物流服务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物流服务所需的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小时工资率=三、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确定(月工资制)确定小时工资率确定单位产品工时三、标准成本的制定•3)间接费用标准成本•标准工时数指在现有物流运作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下提供单位物流作业所需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间接费用分配率标准取决于两个因素:①产量标准,即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所可能达到的最高作业量。产量标准通常用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表示。②间接费用预算。物流服务的间接费用标准成本单位物流服务所需的标准工时数标准工时分配率=标准工时分配率=间接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数)三、标准成本的制定•间接费用标准成本的确定三、标准成本的制定4)将各项成本项目汇总成完整的标准成本三、标准成本的制定四、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成本差异•标准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而实际发生的成本会与目标不符,两者间的差异称为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可以分解为变动成本差异和固定成本差异•不利差异、逆差、超支•有利差异、逆差、节约•按照项目可将成本差异分解为直接材料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和间接费用差异。间接费用差异又可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2)变动成本差异•由直接材料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和间接成本差异中的变动部分组成。•变动成本的实际高低取决于实际用量和实际价格,标准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因此,变动成本的差异可归结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和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类。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价格差异-数量差异-成本差异四、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3)固定间接费用差异的计算•二因素分析法•将固定间接费用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耗费差异=固定间接费用实际数–固定间接费用预算数–能量差异=固定间接费用预算数–固定间接费用标准数–=固定间接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固定间接费用标准分配率作业量–=固定间接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作业量)四、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3)固定成本差异•三因素分析法•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能量差异=固定间接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作业量)••闲置能量差异=固定间接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实际工时)•效率差异=固定间接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作业量)四、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4)成本差异的形成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原则:以该成本能否为各职能部门和个人所控制为基础。•分析:材料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原因:市场价格变动;临时性紧急采购等。四、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五、实例•某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体系,A产品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9-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间接费用固定间接费用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成本(元/件)3元/kg4元/h1.5元/h1元/h10kg/件4h/件4h/件4h/件30166456•该企业本月生产销售A产品2450件,购入原材料30000kg,实际成本88500元,本月生产消耗原材料25500kg,实际耗用工时9750h,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间接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间接费用10000元。要求:计算A产品成本差异。五、实例•计算:•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25500*(88500/30000)-2450*3*10]•=1725元•其中:•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25500*(88500/30000-3)•=-1275元•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25500-2450*10)*3•=300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1275+3000•=1725元五、实例五、实例•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40000-2450*16]=800元•其中:•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9750-2450*4)*4=-20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9750*(40000/9750-4)=1000元•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200+1000=800元五、实例•3)变动间接费用的差异分析:变动间接费用的差异=实际间接费用-标准间接费用•=[15000-2450*6]=300元•其中:•变动间接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9750-2450*4)*1.5=-75元•变动间接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9750*15000/9750-9750*1.5=375元变动间接费用的差异=变动间接费用效率差异+变动间接费用耗费差异•=-75+375=300元五、实例•4)固定间接费用的差异分析:•固定间接费用的差异•=实际固定间接费用-标准固定间接费用•=[10000-2450*4]
本文标题:09物流成本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1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