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研究
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研究——以技工学校成员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研究为例◆张弛摘要:技工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和谐学校成员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提高管理效率。本文对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的关系,指出沟通和激励是塑造技工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关键词:人际关系管理效率技工学校正文:近几年来,初中毕业生的普高入学率提高很快,加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使学生的绝对数量在减少,从而使技工学校的生源更少。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末期,浙江省有一百多所技校,现在只剩下八十二所,呈萎缩状态。而与此同时,国家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5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今后五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知识密集型产业所替代,少数发达国家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30%,这个显著的事实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注1)因此技工学校要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办学条件,和谐人际关系,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效率,以创建特色,只有这样技校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处于长盛不衰的态势。一、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理论问题研究(一)人际关系的含义及其理论分析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实质是心理关系,是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以交往为手段的心理关系。技校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特殊形式,它主要是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具有自身的独特性:1、教育性技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教育学生进行的,因而技校人际关系首先是一种教育功能的关系。技校人际关系的教育性主要表现在:技校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器在于教育性。这反映在:(1)技校人际关系向着有利于教育学生的方向发展;(2)技校人际关系的矛盾主要是通过教育来缓解、消除。2、纯洁性技校人际关系较清纯,这是因为:(1)技校的教师大多能忠诚技工教育事业,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能敬业爱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技校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学生的认知结构比较欠缺,但毕竟年轻,心灵比较纯洁,其内心是渴望上进的。因此技校师生关系不同于上、下级关系、师徒关系,与社会其它部门的人际关系相比,技校人际关系较纯洁,少一些污染是极为自然的。(二)管理效率的含义及其理论分析管理效率: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实施的各种资源过程的效应比率。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它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因此直接关联到教学观念。教学目标的全面、合理与个性化导向,是研究教学效率问题的前提。(注2)2、德育效率:是就德育资源的投入是否能获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和效益而言的,衡量德育效率的高低有三个指标:(1)耗费教育资源的多少;(2)见效时间的长短;(3)效果维持时间的长短。(注3)管理效率的高低不仅是学校管理中各种因素和手段作用的综合反映,而且也是检验学校管理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教育是产业,又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教育产业的产品产出周期长,但技工学校产品见效较快,一般在学生实习三个月后就能见分晓,即实习生的劳动态度、操作技能、职业道德、对岗位适应性等方面在工作中能体现出来,实质上也就体现出管理效率的高低。提高技校管理效率的策略:1、管理目标要明确、具体(1)决定管理效率的首要因素是管理目标。如果管理目标正确,管理效率就可能越高;反之,如果管理目标错误,管理效率就可能越低。因此教学上每位教师要把握课程的特点,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同时要改革教材内容,不能照教材按部就班,要注重实用性,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针对性、实用性。(2)思想品德上要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个性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2、要有科学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不仅要重视目标管理,且要重视制度建设,制度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对教师、学生均要提出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合理、配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3、要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技工学校学生素质相对较差,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提高管理效率,关键是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管理是一种学问、一门科学。向管理要效率,已是人们的共识。管理人员应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同时要学好《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等相关课程,以满足工作的需要,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二、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的关系探讨(一)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学校成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学校只有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才能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由于个体的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价值观、爱好的不同,加之人与人之间相互日益了解,人际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往往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矛盾,甚至发生冲突,这就要求教职工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学校应把人性放在管理的首位,激发人的潜能,把理性管理与人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管理效率。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特点是情绪基础,在学校,若教师之间人际关系良好,教师就会有安全感,从而情绪稳定、开朗,思维活跃,归属感、主人翁责任感、向心力增强,能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一旦形成一种坚定的使命感,组织目标将与个人目标高度统一,学校成员将提倡、发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精神,使命感将成为组织成员的共同动力,所有成员能顾大局、识大体,不计较个人得失,从而形成一股合力去追求组织目标。教职工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成为自觉的行为,同时减少矛盾与冲突,提高了管理效率。师生人际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双方的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对对方的心理倾向及相应的行为倾向,是学校人际关系的一个反映侧面。(注4)师生人际关系是一种动态的人际互动关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人际关系在教学中存在于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现实的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中;第二,人是有情感和意志的,师生关系是在教学活动中有情感、有意志的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交往关系;第三,人本身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也具有社会性。师生关系好坏的反映,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要求,进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好恶程度、对学习的投入程度等。一般来讲学生喜欢教师,相应地也喜欢他所教的学科,也易于接受教师的思想,即“亲其师,信其道”。而事实上,教师往往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认知与情感的关系,把教学过程单纯理解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知过程,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备课不“备人”,只教书不育人,忽视学生的人格和需要,缺乏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师生关系恶化,结果只能是教学失败。近几年来,从我校的情况看,师生关系不尽人意(这也是导致流生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部分同学与教师有对立心理,对教师有抵触情绪,尊师心理削弱,师生关系淡化,冲突不断。师生双方都易激怒,教师要“镇压”学生,学生也会在一定场合给教师难堪,甚至演变为对教师的仇恨,做出攻击性行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去爱护受教育者”。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该说大部分学生是热爱、尊重教师的,是想接近教师的,教师要明确学校的成果最终是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信心、恒心,要细心、齐心,消除学生疑惧心理与对抗情绪,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人际关系越好,教师和学生就越亲密,情感就越深厚,心灵就越相通,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就越高,就能向着教师所期待的目标努力,就能形成良好的校风,从而使学校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二)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目标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系统的文化与技术理论知识、较全面的专业操作技能(达到中级技工的水平)的熟练技术工人。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注5)技校的课程有文化课、专业课、操作技能课,而技工学校的文化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专业课是为生产实习课服务的。但教育质量是由学校教师的合力创造的,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他人。全体教师要认识到学校育人的工作是一个教师集体活动的过程,只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无法完成教育任务的,个人的劳动成果只能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得到体现,要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因此要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集体协作精神。当学校人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人们相互支持,步调一致时,易形成合力,教育质量就较高。反之,人际关系紧张,教育质量不是内耗掉了,就是难以直接作用于学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信息交流的有效性,若师生关系紧张时,学生对教师有反感、厌恶情绪,不愿接受其教育,教育质量就难以保证。我校最近几年的生源素质较差,学生文化课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上课睡觉、吵闹、不交作业等现象极其普遍,而部分教师无法驾驭课堂纪律,感到力不从心,自然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改革教材内容,降低难度,改革考试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积极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这样,教师因为喜爱学生,和学生有深厚的感情,会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以更大的热情对待教学,刻苦钻研业务,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有所长。而学生也会因热爱、敬佩教师,视教师为知己,而激发学习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并愿意接受教师的思想。此时,双方都感到与对方相处是轻松、平和、愉悦的,双方处于接纳状态,这样就为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相互影响,最终完成教育任务。需要指出的是,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有效的课堂管理有着重要作用。第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维持课堂秩序。科学的课堂管理不仅仅是教师以纪律来控制、约束学生,而且包括在管理过程中应具理解、协作及征求和采纳学生意见等民主管理方式,民主的课堂管理方式可使学生减轻焦虑,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使课堂秩序井然有序。一般而言,若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讲课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并由此对教师产生钦佩和信服之心,愿意与教师交往,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好。第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减少课堂中若干违纪行为的发生,这些违纪行为包括上课吃零食、睡觉、大声讲话、不服从教师的管理等。若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责骂、体罚,只能加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若教师对学生有耐心、有热情,尊重其人格,理解、关爱学生,就会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三)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利于学校成员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到技校学习的大部分同学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水平,且部分学生属于后进生,受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影响较大,已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部分学生抱着一种“混”的思想进入技校;部分学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进入技校;部分家长抱着“送到技校有人管着,别出事就行”的态度,送子女上技校。进技校的大部分同学对专业、对前途认识不清,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自觉性差,是非观念淡薄。原以为到技校学习较轻松,但随着文化课、专业课、专业操作技能课学习的进一步深入,由于初中阶段学习基础差,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同学感到学习有难度,加上意志薄弱,畏难情绪加重,厌学情绪加重,于是就丧失了自信心。此时如果父母过多地指责、教师过多地批评,被同学或班级排斥,从而实际被排斥在集体和家庭之外,正当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冷漠感。这种冷漠心理可能会泛化到对各种事物的态度上,严重的就会产生心理危机、心理紊乱乃至心理障碍。小至产生逆反心理、怕羞、性格孤僻,大
本文标题: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