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第1页(共4页)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试卷类型:A淄博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核对条形码。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先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读下列经纬网图(图1),完成1~3题。1.关于甲点的经纬度,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20°N,15°E)B.(20°S,15°E)C.(20°S,15°W)D.(20°N,15°W)2.关于乙、丙两点的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图1A.乙点位于丙点的正南方B.乙点位于丙点的东北方C.乙点位于丙点的西南方D.乙点位于丙点的正北方3.图中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淄博某学校的小明参加了地理兴趣小组,根据小组安排观察某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请根据小明观察到的现象完成4~5题。4.小明在观察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变化时发现每天日出日落时刻物体的影子总是比正午时刻该物体的影子长。他想知道原因,你能告诉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测量位置D.观察季节5.小明在连续1个月观察物体影子长短变化时,发现正午时该物体影子都在不断变短,他观察的时间可能是A.春分前后B.夏至前后C.秋分前后D.冬至前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第2页(共4页)6.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图(图2)中,A、B两点所表示的实际距离最长的是图2A.甲B.乙C.丙D.丁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城图(图3),阴影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陆地,完成7~8题7.当A点出现极昼现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西亚地中海沿岸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B.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正值湿季C.日本迎来了白昼最长的天D.淄博各区县进入防汛期8.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B点所在地是美国的领士B.C点所在大洲地势西高东低图3C.D点位于大西洋D.E点位于太平洋“吃穿不愁,需要什么我小孩都给我买回来,天天都是小康生活。”脱贫的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龙东姐说起习近平总书记来村后的巨变,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据此和部分省区轮廓图(图4),完成9~10题。9.十八洞村位于图中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图410.关于十八洞村所在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穿过该省B.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C.长江中下游分界点位于此省D.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穿过该省读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部分山脉图,完成11~12题。图511.从走向上看,下列山脉与戊图中的山脉处于同一线上的是A.甲图中的山脉B.乙图中的山脉C.丙图中的山脉D.丁图中的山脉12.戊图中的山脉(海拔2158米)较甲图中的山脉(海拔2691米)物种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度位置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海拔高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第3页(共4页)图7图6读甲、乙两区域地图,完成13~15题。13.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区域河流流向均由四周流向中部B.甲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乙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C.两区域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D.两区域河流水能资源都丰富14.甲乙两区域的交通线都呈环状分布在四周,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气候、水源B.地形、矿产C.水源、地形D.矿产、城镇15.对于甲、乙两区域环境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人口密度小,乙区域人口密度大B.甲区域位于半干旱区,乙区域位于湿润区C.甲区域天然气资源丰富,乙区域森林资源丰富D.甲区域发展了绿洲农业,乙区域发展了水田农业16.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今年疫情期间,为保障本国粮食供应安全,越南、印度等多国宣布停止粮食出口。材料二:亚洲某区域及某粮食作物分布图(图7)。(1)据图分析,图中某粮食作物是_____。(1分)(2)从地形上看,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和_____地区。(2分)(3)该粮食作物喜欢高温多雨的气候,同时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图示区域除高温多雨气候外,人与耕地关系具有的_____特点,也是该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的主要原因。区域内由于降水的不稳定性,会形成_____灾害,影响该粮食作物的产量。(3分)(4)图示区域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区域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其中天然橡胶最大的生产国是______。(1分)(5)东南亚多元文化并存,风土人情多样,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旅游景点吴哥窟所在的国家是______。(1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第4页(共4页)(6)据图归纳该区域城市分布特征______。(2分)列举城市这种分布特征的有利条件和弊端(各写一条)。有利条件:______,弊端:______。(2分)17.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辽河流域是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多年来,区域表现出了防洪、承载力、水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为加强辽河流域的修复和治理,2020年辽宁省政府提出了《辽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图8材料二:辽河流域局域及周边区域图(图8)。(1)图中半岛名称是______,它在我国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__。(2分)(2)图中半岛主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和______,据图分析这些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点______。(4分)(3)简要回答辽河流域图示地区在东西方向上的地势特点________,并说出你这样判断的理由______。(4分)(4)辽中南工业区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列正确的做法是_____(填字母)。(1分)A.停止一切重工业生产,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积极治理污染,促进轻、重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C.大力开采矿产资源,储备后续发展资金D.加强资源、能源消耗多的工业生产18.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6月8日-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调研时指出,要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坚持保护贺兰山生态,强调当地要将葡萄酒产业打造出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综合效益。材料二:宁夏平原及周围区域图(图9)。(1)宁夏平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其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2分)(2)造成该段黄河水量减小的原因,一是图示黄河河段位于______气候(类型)区,降水较少,蒸发强烈;二是宁夏平原发展富有特色的______农业,用水量大。(2分)(3)由图可知,贺兰山西部的____生态问题要比东部严重,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可以减轻来自西北方向的______灾害性天气对宁夏平原的侵袭。(2分)(4)据图和所学知识列举两项修复贺兰山及周围生态环境的措施_____,_____。(2分)(5)分析宁夏平原因地制宜发展葡萄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_____,_____。(2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第5页(共4页)(6)该地葡萄酒经销商乘火车经兰州、天水(位于陇海线上)走最近线路到成都洽谈葡萄酒销售事宜,所经过的铁路线依次是_____--陇海线--_____。(2分)淄博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参考答案和解析)1、【答案】A【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解答】解: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20°N,15°E。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判读方法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答案】B【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乙点的经纬度是35°E,20°N;丙点的经纬度是35°W,40°S.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乙点位于丙点的东北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读,在把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答案】D【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15°E,20°N;乙点的经纬度是35°E,20°N;丙点的经纬度是35°W,40°S;丁点的经纬度是15°W,40°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图中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丁。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半球划分的基础上,读图解答即可。4、【答案】A【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365天(或一年),公转产生的现象为四季变化等。【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每天日出日落时刻物体的影子总是比正午时刻该物体的影子长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一天中太阳高度不同,物体影子长短也不同。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熟记教材知识即可解答。5、【答案】A【分析】山东淄博位于北半球,正午地表事物的影子总变短的时候,说明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解答】解:春分前后,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正午地表事物的影子总变短;夏至日前,北半球正午地表事物的影子变短,夏至日后变长;秋分日前后,北半球正午地表事物的影子一直变长;冬至日前后,北半球正午地表事物的影子先变长、后变短,故A符合题意。故选:A。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第6页(共4页)【点评】考查地表事物影子长短的变化,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来解答此题。6、【答案】C【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可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图比例尺为1:10000,乙图比例尺为1:100000,丙图比例尺为1:1000000,丁图比例尺为1:1000.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丙图,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可判定,丙图A、B两点所表示的实际距离最长。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在把握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7、【答案】B【分析】图示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A位于北极圈上,该地出现极昼的时间大致是6月22日前后,也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解答】解:当A地出现极昼时,时间应该是6月22日前后。此时的地中海沿岸正值炎热干燥的时候;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正值干季;北半球的日本在这一天白昼最长;淄博各区县进入防汛期。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不同时间各地的自然景象,结合图示判断出A地出现极昼的时间是答题的关
本文标题:2020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58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