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点、难点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比较三种分散系的特征2.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胶体的分类和制取具体内容(一)分散系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二)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请比较小结三种分散系的相关内容,自己试一试,完成下表的空缺部分,并思考胶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分散系类别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微粒组成分子或离子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外观特征稳定性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实例氨水、碘酒肥皂水、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AgI胶体石灰乳、牛奶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三)胶体的分类1.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3)(OHFe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Fe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2.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3)(OHFe溶胶、3)(OHAl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四)胶体的制备1.物理方法①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②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2.化学方法①水解促进法思考:如何证明FeCl3溶液通过上述方法已转变成3)(OHFe胶体了?反应式:FeCl3+3H2O(沸)=3)(OHFe(胶体)+3HCl注意:切勿将“胶体”两字省去,或打“↓”②复分解反应法反应:KI+AgNO3=AgI(胶体)+KNO3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KI+AgNO3=AgI↓+KNO3(黄色↓)Na2SiO3+2HCl=H2SiO3↓+2NaCl(白色↓)(五)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在暗室中,让一束平行光通过一肉眼看来完全透明的溶液,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可以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2.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质点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3.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说明:(1)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2)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3)(OHAl、3)(OHFe胶体金属氧化物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2S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特殊: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3)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4)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胶体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可分为粒子胶体(如3)(OHFe胶体,AgI胶体等)和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习惯仍称其溶液,其实分散质微粒直径已达胶体范围),只有粒子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故可产生电泳现象。整个胶体仍呈电中性,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的是胶粒而非胶体。4.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有时胶体在凝聚时,会连同分散剂一道凝结成冻状物质,这种冻状物质叫凝胶。胶体凝聚的方法:(1)加入电解质①原因: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胶粒所带的电荷发生电性中和,设胶粒向斥力下降,胶粒相互结合,导致颗粒直径>10-7m,从而沉降。②能力:离子电荷数,离子半径阳离子使带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Al3+>Fe3+>H+>Mg2+>Na+阴离子使带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SO42->NO3->Cl-思考:①淀粉胶体加入少量电解质能否使其凝聚?(否!)有无电泳现象?(无!)思考:②3)(OHFe胶体中分别逐渐加入HCl溶液、MgCl2溶液,现象有何异同?为什么?(加入过量盐酸,使胶体凝聚成3)(OHFe沉淀后又发生中和反应而溶解成FeCl3溶液,而MgCl2能使胶体凝聚而不能溶解)(2)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思考:将3)(OHFe胶体和硅酸胶体混合有何现象?什么原因?(3)加热、光照或射线等加热可加快胶粒运动速率,增大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如蛋白质溶液加热,较长时间光照都可使其凝聚甚至变性。你知道豆腐的生产过程吗?为什么常常加入石膏?注意:蛋白质变性凝聚(加热、加重金属盐等不属胶体意义上的凝聚,此变性过程为化学过程。)(六)胶体的应用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1.盐卤点豆腐2.肥皂的制取分离3.明矾、342)(SOFe溶液净水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5.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6.水泥硬化7.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8.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七)胶体的提纯净化利用渗析的方法,将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小分子除去。1.实验步骤(1)把10mL淀粉胶体和5mLNaCl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图)(半透膜可用鸡蛋壳膜、牛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制成,它有非常细小的孔,只能允许较小的离子、分子透过)。(2)2min后,用两支试管各取烧杯中的液体5mL,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3溶液,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观察现象。2.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在加入AgNO3溶液的试管里出现了白色沉淀;在加入碘水的试管里并没有发生变化。3.实验结论Cl-能透过半透膜,从半透膜袋中扩散到了蒸馏水中,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没有扩散到蒸馏水中。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大。4.注意事项(1)半透膜袋要经检验未破损,否则,淀粉粒子也会进入蒸馏水。(2)不能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否则,实验结论不可靠。(3)一般要在2min以后再作Cl-的检验,否则,Cl-出来的太少,现象不明显。说明:应用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可以除去胶体溶液中的离子或小分子杂质。为了提高除杂的速度和提高除杂的程度,要定期更换蒸馏水。应用渗析洁皿用流动水来精制胶体,若要检验半透膜袋有无损坏,则应取悬放过此袋样品的烧杯中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大量I2溶液,若变蓝,则可说明已损坏,淀粉胶体已透过半透膜进入水中。思考再进一步:能否用溴水代替碘水?何故?【典型例题】[例1]下列溶液不具有丁达尔现象的是()A.C17H35COONa溶液B.珂罗酊C.I2的CCl4溶液D.蛋白质溶液答案:C解析:具有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特征,故本题实际归属为分散系的类别判断,其中较不熟悉的是珂罗酊成份,它是胶棉(硝酸纤维素酯)的乙醇——乙醚溶液。由此从字面看来,四种选项似乎都称溶液,但需注意:凡是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溶液由于分散质微粒大小已达到胶体范围,故实际属胶体。C17H35COONa虽然不是高分子化合物,但分散质微粒也已达到胶体范围,所以工业上油脂经它化反应后加入大量NaCl,发生盐析,从而达到分离目的,I2属于小分子,其CCl4溶液应名付其实。常见错误是学生往往“望文生意”,或不抓住原理、规律而盲目猜测。[例2]设计实验,用简便方法证明明矾溶于水发生的下列变化(1)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是一个吸热过程______________(2)生成了3)(OHAl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可用342)(SOFe代替明矾净水?答案:见解析解析:(1)根据明矾溶于水只有Al3+发生水解,因其水解而使溶液显酸性,放可借用指示剂(石蕊)或pH试纸来测定。另要证明其水解是一个吸热过程,只须加热一段时间,比较加热前后溶液的酸性强弱。(2)可利用丁达尔现象来检验有无胶体的生成。(3)Fe3+同样有较大程度的水解,产生3)(OHFe胶体,胶体一般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例3]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3)(OHFe胶体,硅酸胶体、As2S3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1)电泳:甲液体的阳极周围颜色变浅,阴极周围颜色变深(2)将一束光通过乙,无丁达尔现象(3)将乙慢慢加入到丙液体中,光出现凝聚后液体变清,则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答案:甲:3)(OHFe胶体乙:NaOH溶液丙:H2SiO3液体丁:As2S3胶体解析:本题涉及了胶体和溶液的区别、胶体的电泳和凝聚现象,常见胶体胶粒所带电的电性、酸碱中和等知识,根据电泳现象可确定A为3)(OHFe胶体,乙为NaOH溶液在其余的三种物质中,只有NaOH除作为电解质作用外还可与H2SiO3胶体进一步反应,生成Na2SiO3溶液,故丙为H2SiO3液体,丁则为As2S3胶体。[例4]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胶粒向阴极移动。在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②硫酸镁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凝聚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胶体的微粒是带电荷的,在电泳实验中胶体的微粒向阴极移动,说明该胶体的微粒带正电荷。要使本胶体不产生凝聚,应加入非电解质溶液如蔗糖溶液,或者加入微粒带正电荷的胶体如氢氧化铁胶体。应使学生掌握胶体的凝聚原因及条件。[例5]某学生在做3)(OHFe胶体凝聚实验时,用:①加硅酸胶体;②加3)(OHAl胶体;③加342)(SOAl溶液;④加As2S3胶体;⑤加蒸馏水等五种方法,其中能观察到凝聚现象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答案:B解析:3)(OHFe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而硅酸胶体,As2S3胶体的胶粒带负电荷,因电性相反,可以发生电中和,发生凝聚,所以①④能使3)(OHFe胶体凝聚。342)(SOAl是电解质也能使3)(OHFe胶体凝聚。[例6]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为()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2SO4,③向AgI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答案:D解析:①饱和Na2CO3中通过量CO2,反应后生成NaHCO3,因NaHCO3溶解度较Na2CO3小,会生成沉淀,但CO2过量时不溶解;②3)(OHFe中加入过量的稀H2SO4,因H2SO4为电解质,能使3)(OHFe胶体凝聚而沉淀,当H2SO4过量时,342)(SOFe而溶解。③生成AgI沉淀不溶于盐酸;④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沉淀,CO2过量时可与CaCO
本文标题: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7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