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卷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卷化学本试卷包括第I卷、第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K-39Ag-108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种气体中,通常状况下极易溶于水的是()A.Cl2B.N2C.NH3D.C2H22.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A.HFB.HClC.HBrD.HI3.通常浓硫酸不具有的性质是()A.吸水性B.脱水性C.氧化性D.挥发性4.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氯B.硫C.铝D.钠5.下列物质中,不与水反应的是()A.Cl2B.SiO2C.SO2D.Na2O26.烷烃的通式是()A.CnH2n+2B.CnH2nC.CnH2n—2D.CnH2n—6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的是()A.蛋白质B.塑料C.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8.下列气体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A.N2B.CO2C.SO2D.CH49.在实验室,下列试剂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A.浓硫酸B.浓硝酸C.浓盐酸D.冰醋酸10.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在考古研究中,可通过测定的含量来判断古化石的地质年代。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A.6B.8C.14D.2011.将少量氯水加入到下列溶液中,溶液呈蓝色的是()A.KI溶液B.淀粉溶液C.KI和淀粉的混合溶液D.NaOH溶液12.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B.随意抛弃塑料垃圾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D.开发使用新能源氢气1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氮原子的是()1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水和重水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C.冰和干冰D.氧气和臭氧1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H4和C2H6B.CH2=CH2和CHCHC.CH3CH2CH3和CH2=CHCH3D.CH2=CHCH2CH3和CH3CH=CHCH316.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2=CH2+H2OCH3—CH2OHD.CH3CH2OHCH2=CH2↑+H2O17.下列各组物质中,常温下发生反应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的是()A.铜和浓硫酸B.铜和浓硝酸C.铜和浓盐酸D.铁和稀硫酸18.在标准状况下,32g甲烷气体的体积约为()A.5.6LB.11.2LC.22.4LD.44.8L19.下列试剂可用于检验溶液中Cl—的是()A.紫色石蕊试液B.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C.澄清石灰水D.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氨气可用于制造氮肥B.氯气可用于消毒和制造漂白粉C.蔗糖可以食用D.用工业酒精勾兑的白酒可以饮用2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B.用烧杯作容器,给液体物质加热时,不需要垫石棉网C.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注入到容量瓶中D.在中和滴定实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22.如图所示,在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下列关于电极的判断,正确的是()①Zn是负极②Zn是正极③Cu是负极④Cu是正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H2O=2NaOHB.2Na2O2+2CO2=2Na2CO3+O2C.Na2CO3+2HCl=2NaCl+CO2↑+H2OD.2NaHCO3Na2CO3+CO2↑+H2O24.当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时,一定相等的量是()A.原溶液中,H2SO4和NaOH的质量B.原溶液中,H2SO4和NaOH的物质的量C.原溶液中,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D.原溶液中,H+和OH—的物质的量25.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0mol的氮气和适量的氢气,发生反应:N2(g)+3H2(g)2NH3(g)。经过5s后,测得氮气还剩余3.0mol,在这5s内氮气的反应速率为()A.0.6mol/(L·s)B.0.5mol/(L·s)C.0.1mol/(L·s)D.0.05mol/(L·s)第Ⅱ卷(共50分)一、填空题(共24分)1.(3分)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____,在焰色反应中呈_________色。2molNaHCO3中含有________molO。2.(3分)在①Cl2、②KCl、③NaOH三种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只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3.(3分)在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具有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4.(3分)在①淀粉、②纤维素、③蛋白质、④油脂四种物质中,可用于造纸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的是___________。5.(3分)在①氯化钾、②醋酸钠、③碳酸钠、④氯化铵四种盐溶液中,常温下溶液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液呈中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_______。6.(3分)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常见金属。请回答:(1)将烧得红热的铁丝伸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有棕黄色的烟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常温下,将铁、铝放入浓硝酸中,可发生钝化现象,这是由于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性。(3)下列反应中,可用于焊接钢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3CO+Fe2O32Fe+3CO2②2Al+Fe2O32Fe+Al2O3③3Fe+4H2O(g)Fe3O4+4H27.(6分)X、Y、Z代表三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减小。X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Z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核外电子数。现有甲、乙、丙三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均由X、Y、Z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请回答:(1)甲物质只含有两种元素,在标准状况下为气态,实验测知甲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用甲直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该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物质含有三种元素,其中X、Y、Z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6∶1,乙物质氧化可得到丙(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在实验室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乙分子中的官能团,简述实验操作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3)丙物质水溶液呈弱酸性,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实验题(共18分)8.(4分)在实验室制备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A中加入的两种试剂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收集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__。9.(4分)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请回答:(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______热反应。(2)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10.(4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同学的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用镊子夹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可观察到试纸变蓝,该现象说明氨气溶于水,溶液呈_______性。(4)在改正(1)中的错误后,若要制取干燥的氨气,还应如何改进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6分)为测定某硫酸钠样品(含有碳酸钠杂质)的纯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3)若测定结果偏高,其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a.滤液B中含有Ba2+b.操作②中盐酸量不足c.操作④中沉淀没有洗涤干净d.操作⑤中固体未完全烘干三、计算题(共8分)12.(4分)将标准状况下4.48LHCl气体,通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试计算(结果精确到0.1):(1)生成氯化银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多少克?13.(4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到一工厂进行研究实践活动。(1)同学们收集到该工厂附近的酸雨样品,经测定其中含有的主要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Na+)=1.5×10—4mol/L,c(Mg2+)=4.0×10—5mol/L,c(NH4+)=1.8×10—4mol/L,c(Cl—)=4.0×10—4mol/L,c(SO42—)=1.2×10—5mol/L试计算该酸雨样品中c(H+)=__________mol/L(其他离子忽略不计)。(2)经调查,该工厂每天排放含SO2的体积分数为0.112%的废气5000m3(标准状况)。为了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治理方案:用氨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溶液的密度为0.96g/cm3)吸收废气中的SO2,同时得到亚硫酸铵。按此方案,试计算每天消耗氨水的体积最少为________(忽略CO2和盐的水解的影响,结果精确到0.1)。参考答案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CADDBAACBBCDA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DCBDBDABBDC一、填空题(共24分)1.(3分)小苏打(1分)黄(1分)6(1分)2.(3分)②(1分)①(1分)③(1分)3.(3分)Cl(1分)硅(1分)Al(OH)3(1分)4.(3分)②(1分)④(1分)③(1分)5.(3分)④(1分)①(1分)②③(1分)6.(3分)(1)2Fe+3Cl22FeCl3(1分)(2)强氧化(1分)(3)②(1分)7.(6分)(1)(2分)(2)向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乙物质,加热,产生红色沉淀(2分)(3)CH3COOHCH3COO—+H+(2分)二、实验题(共18分)8.(4分)圆底烧瓶(1分)无水乙醇(1分)浓硫酸(1分)排水取气法(1分)9.(4分)(1)放(1分)吸(1分)(2)2Al+6H+=2Al3++3H2↑(1分)Al(或铝)(1分)10.(4分)(1)加热的试管管口向上倾斜(或答“应该略向下倾斜”)(1分)(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1分)(3)碱(1分)(4)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前增加干燥装置(1分)11.(6分)(1)检验溶液中的SO42—是否沉淀完全(2分)(2)85.2(2分)(3)b、c、d(2分)三、计算题(共8分)12.(4分)解:(1分)HCl+AgNO3=AgCl↓+HNO3(1分)110.2moln(AgCl)(1)(1分)(2)m(AgCl)=0.2mol×143.5g/mol=28.7g(1分)答:(略)13.(4分)(1)1.4×10—5(2分)(2)88.5(2分)
本文标题: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7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