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中国近现代史(上)试卷(第一章至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史(上)试卷(第一章至第六章)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50小题,每小题1.5分l共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题号2627282930313233343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二、材料解析题(3小题,共36分)51、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第一,守卫主权线;第二保护利益线。主权线指国之疆域;利益线,指与主权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的施政演说。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东京记者布林克莱报道:就弹药而论,它所储存的数量比在一次对华战争中可能消耗的还要多。在一篇题为(朝鲜和她的邻居)报道中又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帝国主义侵华史)材料三1894年6月2日,清政府派驻朝鲜任总理通商交涉事务的袁世凯电告李鸿章:“倾日译员郑永邦(日本驻朝使馆译员)以其使命来询‘匪情’,并谓‘匪’久扰,大损商务,诸多可虑,韩人并不能了,……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3日又电:“倾日暑使山村来晤,该意亦盼华塑代戡,并询华允诺一似无他意。”(注:1885年中日签订的(天津会议专条)规定: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称互行文知照。)(李文忠公全集}卷15材料四1894年6月中旬,朝鲜内部局势趋于平稳,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军队同时撤出朝鲜。日本拒绝,并于6月15日、在内阁会议上通过所谓“日中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16日向清政府提出此项建议。外相陆奥宗光在回忆录中说:归根结蒂,所谓朝鲜内政的改革,原是为了解决中日间错综复杂的难局的一种办法。……我假借这个好题目,或能调和已经一度恶化的中日两国关系,万一不能调和,则毋宁索性借此时机促其破裂。’请回答:①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挑起的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要求将理出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②根据材料的有关内容和清政府当时的态度,可以得出什么结论?5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朝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自台湾事后(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究生心,陈涉缀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牧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胡适《留学日记》请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对待农民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及你对材料四观点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180字左右,超过200字扣1—2分53、阅读下列材料(96年北京崇文区考题)材料一1911年10月21日。沙俄代理外交大臣拉托夫奏报沙皇说“从我国利益看来,目前中华帝国的瓦解在许多方面是我们所希望的。即使中国各地区并不完全独立而彼此之间也将展开削弱它们自己力量的互相敌对行动。材料二德国驻京公使哈豪森致外交部电162号(1911年12月7日):四国银行代表提议借款三百万两给中国政府,以华东铁路为担保。我赞同借款,因为我认为,行动的时间到了,如果列强不欲担负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一(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资料选辑)第3卷材料三驻京公使哈豪森上帝国首相柏尔曼何尔味1912年2月3日;集中于扬子流域及华南的美国利益范围,首先并直接地接受中国革命的影响。当袁世凯于十一月来京的时候,虽然当时政府军队在汉口及汉阳获得了胜利,但英国仍退出对北京政府的支持。上海英商的压力和恐惧商业利益受到威胁的心理战胜了。……《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辑)第3上请回答;(1)、材料一提到的导致中华帝国瓦解”指什么事件?(2)、材料二中的“北京政府”指什么政府(3)材料三中“当时军队在汉口及汉阳获得胜利”指什么?(4)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当时俄、德、英三国对华政策有什么不同?原则是什么?(5)分析材料一、二、三,指出三国对华政策的实质是否一致?为什么?三、问答题(40分)54、试从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以革命纲领、革命任务、斗争方式、革命结果、经验教训,失败原因诸因素剖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14分)55、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99年高考题)(注意:本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一种看法,或有别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56、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这种危机出现的原面是什么?概述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在挽救民族危机方面做出的历史贡献。比较这两次运动失败原因的异同克这两次运动相继失败说明了什么?一、单项选择题(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经济特征是A、外贸处于出超地位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外贸处于入超地位2、道光对待英国侵略的态度是A、抵抗一妥协一抵抗一求和B、妥协一抵抗一求和一抵抗C、抵抗一求和一抵抗一投降D、抵抗一妥协一抵抗一投降3、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英国决意打开中国的市场C、马亚尔尼来华商讨通商失败D、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利益4、以下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B、中国被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C、有利于中国手工纺织业的发展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5、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A、他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B、他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C、他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D、他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6、‘合众国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立医院、礼拜堂及殡葬之处。’该文应出自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上海租地章程》7、鸦片战争期间萌发的新思潮与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不同点是(1985天津政里调查题)A、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B、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C、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学习的方的军事理论8、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要求增开通商口岸B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C、在中国自由贸易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9、那拉氏与肃顺等大臣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卖国与爱国的矛盾B、满洲贵族与汉族地主的矛盾C、顽固派与洋务派的矛盾D、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矛盾10、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98年高考题)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俄国⑤日本A、①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1、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震动下,一部分人开始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长处,他们大多属于。A、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B、爱国知识分子C、经营对外贸易的商人D、下层群众中的先进者1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后三年,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汀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抑制作用13、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两个纲领,其相同点是A、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B、都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C、都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结果D、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14、“天京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大平军军事上处于全胜时期C、洪秀全的腐败退化D、洪、杨之间的争权夺势15、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分歧是A、对待外国侵略的态度问题B、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C、对待封建专制统治的问题D、对待一切外洋事物的态度问题16、致1866年赫德向总理衙门递交(局外旁观论)对中国内政外交提出诸多建议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腐败无能无力办理内政外交B、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妥协C、清政府中央政权性质已开始半殖民化D、外国侵略者要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17、西方列强最终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A、在中国广泛开办银行,吸收大量存款B、严密控制中国海关C、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争做中国的债主D、增加对华商品的输出18、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在于A、李鸿章的“保船”政策B、丁汝昌的懦弱无能C、日军实力的强大D、英美教习怂恿中国海军投降19、(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的主要原因是A、实力不如俄、德、法B、贪图中国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C、清政府利用西方列强与日本的矛盾D、李鸿章请求英国“调解’成功20、在长江流域深入内地最远的通商口岸是下列哪国首先取得的?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2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大借外债主要是为了A、偿付对日赔款和“赎辽费”B、筹借资金,发展民族工业C、筹集军费,镇压农民起义D、大规模修筑铁路22、首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特权的国家是A、德国B、俄国C、英国D、法国23、19世纪末,俄英换文协议:“不在中国长城以北为他自己或英国臣民或其他人谋求任何铁路让与权”,“不在长江流域为他自己或俄国臣民或其他人谋求任何铁路计与权。”其真正目的是A、尊重中国主权B、俄国向英国妥协C、划分势力范围D、英国向俄妥协24、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是因为A、美国的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第一位B、美国有了独立侵华政策C、没有直接影响到列强的利益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已经形成25、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把西方基督教披上儒学的外衣D、利用孔子的思想进行托古改制26、保国会宗旨中的“保教”是指A、保佛教B、保孔教C、保道教D、保法家学说27、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区别在于A、开办厂矿企业B、办新式学堂C、改革政治制度D、学习西方军事技术28、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B、清朝统治的进一步腐朽C、中国农民传统的反抗精神D、顽固派和地方封建士绅的怂恿29、《应诏统等全局折》提出:三权分立,然后政体系。以前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入纳王命……”其主张实际上是要求建立A、君主立宪政体B、开明君主制政体C民主共和政体D、君主专制政体30、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厂一批民用工业,其直接目的是A、刺激发展民族资本主义B、扩充洋务派实力C、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D、抵制外国经济的侵略31、下列组织成立的地点由东向西排列顺序是①兴中会②同盟会③华兴会④光复会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32、主张人人享有天赋人权,建立独立、民主、自由“中华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是A、邹容B、章炳麟C、陈天华D、孙中山33、19世纪来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当时湖南的新事件主要有A、万木草堂、万国公报、强学会B、时务学堂、时务报、湘报C、大同学堂译书公会、国闻报D、时务学堂、湘报、南学会34、下面反映保路运动的有关史实,不准确的一项是、A、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路权问题上发生尖锐冲突B、民族资产阶级在保路运动中起领导作用,成立了保路同志会C、革命党人利用群众请愿乘机展开武装起义D、四川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导火线35、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B、受到“门户开放”放策的约束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36、“自世界文明日开,而专制政体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聪明,而人人皆得有天下之权利可享。”该引文出自(96年北京市崇文区练习题)A、(变法通议)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警世钟)D、(革命军)37、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96年北京市宣武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史(上)试卷(第一章至第六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8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