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第1页,共13页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1.质点是物理学中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所要研究的问题决定的。下列在所研究问题中的对象能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时的足球B.研究如何发出“上旋球”或“下旋球”时的乒乓球C.研究如何在翻滚时控制飞行姿态的歼20隐形战机D.研究如何用北斗系统(𝐶𝑂𝑀𝑃𝐴𝑆𝑆)卫星精准定位行驶中的汽车2.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并且其单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A.力B.质量C.位移D.速度3.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A.B.C.D.4.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给物体施加一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在力的大小随时间逐渐减小直至为零的过程中,以下关于物体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速度、位移均越来越小B.加速度、速度、位移均越来越大C.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位移越来越大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也变为零5.如图所示,杯子放在水平桌面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𝐹1,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为𝐹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𝐹1就是杯子的重力B.力𝐹1和力𝐹2是一对平衡力C.力𝐹1和力𝐹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力𝐹1的大小大于力𝐹2的大小6.如图所示,某人由A点划船渡河,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河宽为120m,水流速度为4𝑚/𝑠,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𝑚/𝑠,则以下关于小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渡河时间为40sB.渡河时间为30sC.渡河时间为24sD.将沿直线到达河正对岸B处7.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稳定,将其置于固定在车上的倾角分别为30°和60°的光滑斜面Ⅰ、Ⅱ之间,如图所示。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简对斜面Ⅰ、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𝐹1、𝐹2重力加速度为g。则()第2页,共13页A.𝐹1=√33𝑚𝑔,𝐹2=√32𝑚𝑔B.𝐹1=√32𝑚𝑔,𝐹2=√33𝑚𝑔C.𝐹1=√32𝑚𝑔,𝐹2=12𝑚𝑔D.𝐹1=12𝑚𝑔,𝐹2=√32𝑚𝑔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用弹簧固定相连的两物体A、B,质量分别为𝑚1、𝑚2.在拉力F作用下,A、B以共同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时A、B的加速度分别为𝑎1,𝑎2,则()A.𝑎1=0,𝑎2=0B.𝑎1=𝑎,𝑎2=−𝑎C.𝑎1=𝑎,𝑎2=−𝑚1𝑚2𝑎D.𝑎1=𝑚1𝑚2𝑎,𝑎2=−𝑚1𝑚2𝑎9.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沙料场中发现沙子堆积时会形成圆锥体,且堆积过程中圆锥体的底角保持不变,他测得某堆沙子的底部周长约为63m,他查阅资料发现沙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8,则这堆沙子的最大高度约为()A.4mB.8mC.12mD.16m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0.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经典力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较重物体下落与较轻物体下落一样快B.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笛卡儿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时刻在改变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时刻在改变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D.物体不受力或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也可能做曲线运动12.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可以用来测量竖直上下电梯运行时的加速度,其构造如图所示,把一根劲度系数为10𝑁/𝑚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小木板上,下端悬吊1.0𝑁的重物,电梯静止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小木板上刻度为A的位置(𝑔取10𝑚/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挂重物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在C位置B.指针指在B点时,重物处于超重状态C.指针指在C点时,电梯的加速度为9𝑚/𝑠2D.指针指在AC之间某处时,电梯可能是加速向下运动13.一运动员进行三米板跳水运动,其质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𝑡=0时刻是其向上跳起的瞬间,规定竖直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运动员从跳板起跳到入水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设运动员的头部入水之后即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运动员()第3页,共13页A.𝑡2时刻离水面最高B.0−𝑡2时间内加速度不变C.从跳板起跳到最高点的运动距离约为lmD.入水后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3mg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1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A点。如图所示:(1)如图1所示,同时使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至O点。分别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示数为______N。(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______A.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越大越好B.实验中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应调到90°C.拉两个细绳套时,拉力应尽量与木板平行D.改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只需确保橡皮条的拉伸长度不变(3)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图2为根据其中一次实验数据画出的两个力𝐹1、𝐹2的图示,请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中作出这两个力的合力𝐹合,根据图示可以确定合力大小为______N。(4)该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A.控制变量法B.等效替代法C.理论推导法D.理想实验法15.如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槽码的质量为m,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为𝑀.实验中小车所受的拉力F可认为与槽码所受的重力相等。(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第4页,共13页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把木板的另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匀加速”);(2)实验中需满足槽码的质量m______小车及车内砝码总质量𝑀(选填“远小于”、“远大于”或“等于”);(3)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𝑠𝐴𝐵=4.22𝑐𝑚、𝑠𝐵𝐶=4.65𝑐𝑚、𝑠𝐶𝐷=5.08𝑐𝑚、𝑆𝐷𝐸=5.49𝑐𝑚,𝑠𝐸𝐹=5.91𝑐𝑚,𝑠𝐹𝐺=6.35𝑐𝑚。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C点的速度𝑣𝑐=______𝑚/𝑠,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___𝑚/𝑠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出了小车加速度a随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为M的倒数的图象的数据点,如图所示,从数据点可知该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______(选填“平衡摩擦力不够”或“平衡摩擦力过度“)。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16.某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悬停的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下落5.5𝑠时开始打开降落伞,到达地面时速度减为5𝑚/𝑠。如果认为开始打开降落伞直至落地前运动员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2𝑚/𝑠2,g取10𝑚/𝑠2.求:(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2)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距地面的高度;(3)若运动员与降落伞的总质量为100kg,则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受到的平均阻力为多大?17.如图所示,质量为𝑀=2.5𝑘𝑔的一只长方体形空铁箱在水平拉力𝐹=135𝑁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匀加速运动,铁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𝜇1=0.5.这时铁箱内一个质量为𝑚=0.5𝑘𝑔的木块恰好能静止在后壁上木块与铁箱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𝜇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𝑚/𝑠2.求:(1)铁箱加速度a的大小;(2)木块与铁箱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𝜇2;第5页,共13页(3)若减小拉力F,木块沿铁箱左侧壁落到底部且不反弹,当木块到达底部时,箱的速度为𝑣=20𝑚/𝑠时,此刻撤去拉力,又经1s时间木块到达右侧壁,则铁箱的长度是多少?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18.跳台滑雪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比赛项目之一。比赛中运动员穿专用滑雪板,在滑雪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现有某运动员从跳台a处沿水平方向飞出,在斜坡b处着陆,如图所示、测得ab间的距离为𝐿=40𝑚,斜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𝜃=3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𝑚/𝑠2,运动员和滑雪板可以看成质点。求:(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2)运动员从a点飞出的速度大小;(3)运动员在空中何时离坡面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第6页,共13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时的足球,要考虑球的转动,故不能简化为质点,故A错误;B、研究如何发出“上旋球”或“下旋球”时的乒乓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否则没有乒乓球的转动,故B错误;C、研究如何在翻滚时控制飞行姿态的歼20隐形战机时,战斗机的大小与形状不能忽略不计,否则没有飞行的姿态,故不可以简化为质点,故C错误;D、研究如何用北斗系统(𝐶𝑂𝑀𝑃𝐴𝑆𝑆)卫星精准定位行驶中的汽车时,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故D正确;故选:D。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答案】C【解析】解:A、力是矢量,其单位是N,是导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故A错误;B、质量是标量,其单位是kg,是基本单位,故B错误;C、位移是矢量,其单位是m,是基本单位,故C正确;D、速度是矢量,其单位是𝑚/𝑠,是导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故D错误;故选:C。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力学基本单位是:m、kg、s。矢量与标量、导出单位与基本单位都是基本知识,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知道力学基本单位是:m、kg、s。3.【答案】D【解析】解:A、根据𝑥−𝑡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该图表示物体静止,故A错误。B、根据𝑥−𝑡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该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根据𝑣−𝑡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该图表示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根据𝑣−𝑡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该图表示物体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𝑥−𝑡图象中每一点的坐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𝑣−𝑡图象中点的坐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的意义进行判断。图象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在研究图象时应首先注意图象坐标的意义,同时还要结合公式理解图象。4.【答案】C【解析】解:ABC、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给物体施加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力的大小随时间逐渐减小,物体的合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直至减至零。由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做变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越来越大,故AB错误,C正确。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最大,不为零,故D错误。第7页,共13页故选: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由此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要能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8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