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历史上学期规范化考试(五)
高三历史规范化考试(五)2006-12-2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A.夏、商B.商、周C.西周、春秋、战国D.夏、商、周2.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A.实行刺史制度B.设置西域都护C.实行察举制D.颁布“推恩令”3.唐朝僧一行的突出贡献是在天文历法方面,他制订了A.《大衍历》B.“太初历”C“十二气历”D.《授时历》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1771年,为摆脱沙俄的统治,回到清朝的是A.漠西蒙古准噶尔部B.蒙古鞑靼部C.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D.天山南路的回部6.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①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②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③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④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7.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8.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宜传民主共和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9.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江苏直接有关的是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10.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C.十月革命的影响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12.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A.《井冈山的斗争》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论持久战》D.《论联合政府》13.下列城市曾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其先后顺序是A.武汉—广州—南京—重庆B.南京—武汉—广州—重庆C.广州—武汉—南京—重庆D.重庆—武汉—广州—南京14、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加接近史实本质?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对,列强其后也15.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B.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C.扩大了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下列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B.都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C.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D.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17.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军队④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8.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19.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放弃关税壁垒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A.攻克柏林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C.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21.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B.总部都设在美国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22.下列关于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A.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B.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C.彻底放弃计划经济D.实行政治多元化23.下列关于20世纪后半期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各国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经济发展较平衡B.六七十年代马来西亚和泰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C.西亚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D.印度政府推行国营经济私有化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1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共3小题,第24题13分,第25题15分,第26题13分,共计41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弄城,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王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大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明史·郑和传》材料二[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以国事,尽诚于神明乎!——《天把之神灵庄记》回答:①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4分)②从材料看,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2分)③根据材料,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4分)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3分)25.2006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形式先生诞辰140周年,11月1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孙中山先生一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殚精竭虑,不懈奋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8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的运动之工作,使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4年3月)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当时什么救国主张?(2分)(2)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的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3)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在思想上有何重大发展变化?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5分)(4)孙中山先生思想两次发展变化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与进步,你能结合史实说一说吗?(4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潘汉典《君主论》译序材料二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手人道,违反神遭。——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材料三他(马基雅维利)那些歌颂强者,宣扬暴力的主张,都是国绕着一个中心思想——为了实现统一的意大利这个最高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不仅如此,透过这些似手骇人听闻的言论,我们还可以发现他的政治思想中的合理内核,这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马基雅维利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王锐生《马基雅维利》译序回答:①马基雅维利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1分)②马基雅维利所处的那个时代,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③根据材料,归纳马基雅维利的主要思想。(4分)④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代表什么阶级的何种要求?(4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7题13分,第28题15分,第31题12分,共计40分)27.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4分)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5分)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28.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15分)29.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请回答:①指出16世纪以来的英国和19世纪中期以来的日本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以及政府所起的不同作用。(7分)②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5分)高三历史规范化考试(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5DBADC6-10CCDBC11-15BACCC16-20DABBD21-23CAC二、材料解析题:(共41分)24.答案要点:(13分)①寻找建文帝;宣扬国威;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4分)②国力强大;造船等手工业发达。(2分)③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4分,任意四点即可)④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3分)25.答案要点:(15分)(1)目的是: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2分)(2)显著变化是:方法是以前采用温和的主张,以后主张革命。(2分)原因:维新运动的失败;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3)重大发展:提出新三民主义。(2分)其客观原因是依靠军阀屡遭失败;国民党内部的涣散;苏联的帮助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3分)(4)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2分)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到来,基本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分)26.答案要点:(13分)①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等。②文艺复兴。人文主义。③以“人”的眼光观察国家(摆脱神学的束缚);政治不受道德约束;宣扬暴力;权力是法的基础。④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统一(意大利)的国家。三、问答题:(共40分)27.答案要点:(13分)①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②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上学期规范化考试(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35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