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7届高三地理1月月考检测卷
高三地理1月周练检测1一、单项选择题:(50分)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据此回答1--2题。1、甲地时间为:A.9时B.12时C.21时D.15时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A.1月7日4时B.1月8日11时C.7月7日11时D.7月8日4时读以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完成3--4题。3、此刻,北京时间为()A.23时B.17时C.次日5时D.11时4、根据气压带移动状况可知,现在的福建省吹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下面两图中,已知A、B为两条纬线,一条数值为23026',另一条数值为300,C、D为两条等压线,一条数值为1020百帕,另一条数值为1022百帕,完成5--7题。5、根据题目及图三所提供的信息,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23026'NB.B为23026'SC.C等值线的数值为1020百帕D.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6、甲地在3月21日人影最短的时刻,乙地的区时是A.21日9时B.21日9时20分C.20日23时D.21日15时7、根据甲地所处的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此季节甲点日出地方时早于6:00B.阿根廷此时正值小麦收获季节C.密西西比河此时正处于丰水期D.从波斯湾驶往日本的油轮正逆风逆水途经所经的海域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好象是地球的外衣,保护着地球的“体温”。据此回答8--9题。8、右图中正确表示了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的是A、①B、②C、③D、④9、如果近地面温度为20℃,对流层中距地面3000米高度处的温度高于_______时,空气垂直运动受阻A-5℃B-2℃C0℃D3℃气温℃100500-5006121824高度(千米)①②③④读下面材料,回答10--12题。材料一:2005年10月8日8时50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1时50分),强烈地震“突袭”南亚。震中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并波及领近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和阿富汗等地。材料二: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其中④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10、该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⑤⑥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板块上没有发达国家B.红海位于②、③板块之间C.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在④板块内D.⑤板块是跨经度最广的板块12、地震发生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①世界时是8日3时50分②新加坡—广州—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③此时“南极臭氧洞”面积较大④这天济南的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⑤我国南极长城站即将进入极昼时期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读图回答13—14题13、该岛的成因是()A、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大陆岛C、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大陆岛D、珊瑚礁连成一体形成的珊瑚岛14、图中8°C等温线向北(低纬度)弯曲,主要原因是①岛屿中部地势较高②两侧均有寒流影响,气温比同纬度地方低③受西风带的影响④受太阳辐射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图1),完成l5--17题。15、a、b、c、d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A.aB.bC.cD.d16、甲地比乙地A.气压高B.风力大C.气温高D.湿度大17、有关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B.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C.丙地,狂风暴雨D.丁地,阴雨绵绵读右图,完成18--19题:18、B地的气候特点是:()。A.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B.雨热同期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D.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19、A地沿岸洋流为:()。A.加利福尼亚寒流B.加那利寒流C.墨西哥湾暖流D.阿拉斯加暖流右图中数码①、②是所在国家两个城市的代码。读图回答20—21题20、①、②两个城市都地处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但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成因是A、太阳辐射差异B、大气环流不同C、地面状况不同D、沿岸洋流不同21、①城市与②城市气候相比()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C、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22、图中A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混合农业B、乳蓄业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读甲、乙两图,已知甲河主要河段在80°E—90°E、40°N附近,据此完成23--24题。23、有关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乙流量最大都在夏季②甲、乙都是以降水补给为主③甲、乙所在流域分布丰富的石油资源④甲、乙两河下游都是商品农业基地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24、当甲河进入丰水期时,下列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A.墨累—达令盆地农场牧羊活动的忙季B.新西兰正值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时期C.江南桃花盛开时期D.乙河流域水土流失量减少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25--26题。25、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26、按图示资料可知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读济南市某时段气温和昼长变化示意图,完成27--28题。27、下图正确反映济南市该时段气压变化的是28、济南市空气质量预报“12日污染指数:4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最有可能的是A.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B.城市多高大建筑,空气流动不通畅C.风力大D.冷空气过境近地面大气出现逆温现象下图是沿西经20度所作的海洋剖面等盐度(%)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9--31题。29、图中四点,盐度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30、①点比同一深度南北两侧盐度高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副热带海区蒸发旺盛B.地处深海,盐类物质下沉C.受地中海底层外流海水影响D.受红海底层外流海水影响31、下列洋流中,流经该剖面表面的洋流是A.阿拉斯加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拉布拉多寒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右图为植物体的增长与气温关系示意图,回答32--33题。3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植物体生长速度最快,当气温为10℃时,其植物生长速度约为30℃时的A.20%B.60%C.90%D.110%33、一山体高5000米,某日海平面平均气温为40℃,此时山体上植物生长最快的地方大约在A.山麓地区(海平面)B.海拔200米的山坡上C.海拔2000米的山坡上D.海拔5000米的山顶上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山前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回答34--35题。焚风形成示意图气温垂直递减率34、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别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C、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D、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35、下列地理现象是与焚风效应无关的是A、云南怒江谷地出现热带、亚热带稀疏草原B、吐鲁番盆地夏季高温C、美国中部草原地区的沙尘暴问题D、澳大利亚西海岸出现热带荒漠根据下表及图1,回答36--37题。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X6℃30℃Y15℃26℃Z6℃18℃36、X、Y、Z与图中A、B、C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X→A;Y→B;Z→CB.X→B;Y→C;Z→AC.X→C;Y→A;Z→BD.X→A;Y→C;Z→B37、A城与C城在气温上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原因是A.纬度上略有差异B.距海洋远近不同C.沿岸洋流的影响D.地势高低的不同0米0米(海拔)Hezsunlight图文湖泊1015变化变热绝热绝湿干化温度(C)Hezsulight图文0高度(米)200030001000图1二、非选择题:1.右图是北极圈上空所视的地球12月22日昼夜分布示意图,斜线表示夜半球,回答:1)、图中各点,点表示北极点,点表示太阳直射点。两地的太阳高度分别是______、。F点夜长为小时。2)、此刻,全球以______经线和______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北京时间是____时。3)、E、D两地气候有何不同?4)、简述B地所在国家的地形及自然带分布的特点。5)、120°E经线经过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试说明该城市群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2、读局部海陆形势和气温分布以及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图,回答:1)、图中等温线表示的是(1月或7月)的气温分布状况。此时,图中海洋气温(高或低)于陆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右图中绘出甲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3)、甲地气候的成因是。4)、此季节我国东部的天气特征是,悉尼的天气特征是。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岛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乙岛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2)、甲岛气候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岛气候特征上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主要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主要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图为某地区海陆分布图,曲线P表示一月分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20℃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阴影区域为该国主要农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陆地上,P1、P2两条等温线走向正确的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上,P3、P4两条等温线走向正确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2)、图中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该国政府为减缓其影响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国际市场上,该国居首要地位的农产品是________,其发展该类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4)、图中O地气候与美国东南部气候类型相同,但该气候在该大陆的分布面积远小于美国东南部,试从影响气候的诸因素方面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本文标题:2007届高三地理1月月考检测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4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