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9)—世界近现代史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二历史同步测试(9)—世界近现代史(第4章第1-2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出了理论根据的科学家是:()A.英国人吉尔特B.德国人西门子C.英国人法拉第D.丹麦人奥斯特2.最早试制成无线电通讯设备的科学家是:()A.摩尔斯B.贝尔C马可尼D.赫兹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B.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C.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广泛应用于生产D.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4.下列哪一项发明或技术的改进,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A.西门子制成发电机B.卡尔·本茨制造出汽车C.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D.诺贝尔发明炸药5.由德国人完成的发明有:()①发电机②汽车③有线电话④无线电报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②③6.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的原因是:()A.新科技设备采用的程度不同B.统治者重视程度不同C.科技与工业结合程度不同D.发生的范围和领域不同7.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远影响是:()A.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B.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性加强C.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D.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8.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这主要是指:()A.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B.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特点是:()A.资本主义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B.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10.19世纪最后30年里,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这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B.垄断资产阶级榨取超额利润的要求C.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要求D.后起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11.19世纪末,美德两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A.借助外国的资源B.形成统一的市场C.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D.拥有广大的殖民地1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法国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的主要障碍是:()A.缺乏资金B.农业落后C.小企业太多D.市场狭窄13.19世纪末,英国殖民者罗得斯说:“为了使联合王国4000万居民避免残酷的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人和矿山出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市场。”这说明此时英国:()①尚未成为殖民帝国②继续推行殖民扩张政策③向殖民地转嫁国内矛盾④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意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德国帝国主义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容克地主同垄断资本家在经济政治上的结合B.托拉斯是美国垄断组织的最普遍形式C.沙皇政权实际上是大资产阶级政权D.英帝国主义是最大的国际剥削者15.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形成各自帝国主义的特征,其主要原因是:()A.是由帝国主义的共性决定的B.是由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具体国情决定的C.由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相互作用决定的D.以上三者都不对16.19世纪70年代后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意义的因素是:()A.生产装备B.生产技术C.劳动力D.殖民地17.19世纪末,美、德的经济都超过英国,其相同原因是:()①结束分裂割据局面②国内市场的开辟③采用最新技术④外国资本的投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重要原因是:()①进行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②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发展迅速③大量吸收外来移民④内战后工业.农业得到较协调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9.俄国和日本的垄断组织都带有封建性,其历史原因是:()A.由封建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沙皇和天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C.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D.统治阶级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20.甲午战争结局对朝鲜的影响是:A.削弱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B.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C.日本将朝鲜变为其保护国D.增强了日本控制朝鲜的势力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在厂房、设备、技术要求和产品结构的复杂性等方面,都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过去的独家企业无法满足的,而且一般没有足够的资金。……于是,集中资金的合股公司迅速增加起来,超大型企业垄断组织也就应运而生。材料二垄断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兼并一般都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吃掉和收买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后又以先进的那一套去改造落后的部分,……企业大了,不仅资金充实,便利了技术改造,而且在管理上也会更讲科学——摘自《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形成之间的关系。(15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6分,第23题19分,共计35分。22.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为什么出现在新兴工业领域?试举例说明。(6分)垄断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其结果如何?(6分)2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两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从两国资产阶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态度及其结果来看,你有何启示?(19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理论根据是电磁感应理论,提出这一理论的是英国人法拉第。2.【答案】C【解析】解析:该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历史人物的熟悉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已知“贝尔”和“赫兹”显然不符合题意,“摩尔斯”和“马可尼”对照题目相比,“马可尼”符合题意,C项是正确答案。3.【答案】C【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以电力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电力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4.【答案】D5.【答案】C6.【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表现出的新特点,而且是最大的特点。通过审题可知,A、B两项主要是就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态度而言,并非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可排除。D项又是表层现象还不是最大原因。7.【答案】D【解析】回答本题首先正确认识生产关系的含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生产资料由私人资本家所有转为垄断资本家所有,由此得出正确答案。A项不属于生产关系,B、C项不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故D项正确。8.【答案】C【解析】分析主要原因应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入手。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其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A、B项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标准分析,D项不符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史实,故C项正确。9.【答案】C【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四个备选项都反映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其中A项反映的是发展速度,B、D项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两种必然现象,只有C项才从本质上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世界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10.【答案】B11.【答案】B【解析】此题为一道比较题,此题旨在考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通过比较,找出美德两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又从共同原因中筛选出一项最主要的原因。所列四项,都是美德经济发展的原因。A、D项属外因,B、C项属内因,两者之间又是因果关系,只有形成统一的市场,才会有国内市场的广阔。12.【答案】C13.【答案】C【解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殖民帝国”与“帝国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英国早在18世纪中期已经成为世界殖民帝国,自夸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题干中的①显然与19世纪末这一时间不符。采用排除法,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14.【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依据教材判断问题的能力,根据教材观点分析A.B.D项都是正确的。由于俄国沙皇是1861年改革封建残余的主要表现,在俄国历史发展中沙皇不断加强自身的权力,使其权力远远高于资产阶级之上;同时C项中的说法也没提出时间限制,故不正确。15.【答案】B【解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列强形成各自的特征,是由该国具体情况决定的,是由内因决定的,也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决定的。16.【答案】D17.【答案】B【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型的单项选择题,旨在考查对19世纪未,美、德、英等国经济状况的认识。“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属于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而不属于美国的原因,于是可排除掉A、C选项。美、德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采用最新技术”是共同原因。德国统一的完成、美国领土的西扩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大的市场,故正确选项为B。18.【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归纳以及准确再现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本题迷惑性大的是选项①,这是所学的“美国内战”一目中提到的知识。事实上美国领土扩张历时近一个世纪,如1898年吞并夏威夷。西进运动也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过程,且西部开发本身也是美国经济在19世纪晚期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题目要排除的是选项②,因为这时美国还是一个积极引进欧洲剩余资本的国家。19.【答案】C20.【答案】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答案】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化,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垄断组织应运而生。(7分)在垄断组织发展过程中,作为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拥有资金购置先进设备,有能力提高科技水平,改造落后的生产,对企业进行更科学的管理,从而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它使科学、技术、生产紧密结合,生产力飞速发展。(8分)【解析】本题属于整体设问型材料解析题,它相对于分层设问而言,有利于把“材料处理”与“历史阐释”两大能力考查有机融合起来。旨在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历史阐释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要认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组织形成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同时还要注意从材料中明确答题的指向。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6分,第23题19分,共计35分。22.【答案】新兴工业技术含量高,生产要求集中,如汽车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技术性强,生产规模大,要求资本集中,管理高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得这些行业首先产生垄断。(3分)垄断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技术落后的企业被挤垮,新兴技术企业为使产品占领市场,实行垄断,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3分)垄断的根本目的还在于控制市场,保持和实现高额利润。(4分)结果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结合和发展。(3分)但资本高度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阶级手中,他们利用经济手段干预国家政治,从而加强了国际竞争,导致战争危险。(3分)【解析】本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垄断形成过程的特点,它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然后分析新兴工业发展与集中的关系。垄断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从根本上符合垄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保持和实现高额利润。垄断的结果应该从两个层次分析,一个是对经济发展的结果,一个是经济的变化对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23.【答案】特点: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4分)原因;英国:①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资本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而不愿更新国内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掌握着广大的销售市
本文标题:高二历史同步测试(9)—世界近现代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4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