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读图1完成1~3题:图11、丙、丁两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商业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2、丁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丙国,主要是因为丁国()A.地形平坦B.地广人稀C.工业基础好D.科技水平高3、下列各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最不明显的是()A.甲B.乙C.丙D.丁图2中数字表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情况。读图2完成4~6题:图24、①代表的工业部门属于()A.资金密集型B.资源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劳动密集型5、区位选择中,宜优先考虑靠近原料产地的最有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6、在技术投入的推动下,工业部门④的发展趋势是()A.④①②B.④②③C.④③①D.④①③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7~9题:甲甲乙丙丁赤道90120科技800%400%①②③④800%劳动力400%产品产品市场图37、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混合农业D.生态农业8、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D.土壤条件9、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大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图4)所示。读图回答10~11题图410.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A.自然条件B.交通条件C.劳动力因素D.工业化基础11.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B.加快城镇化的进程C.向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发展D.缩小地区差距读下面两幅图,回答12题:12.从上图乡村聚落的形态可以推测出甲地是()A.河流较多的山区B.地形较为完整、平坦和开阔的地区C.村落沿河道伸展,条带状分布D.我国南方的山区13.特大城市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B.建立立体交通道路系统,控制运行机动车辆进城数量C.将有污染的工厂一律清除出本市、本地区D.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大量高大且稠密的住宅楼14.有关政治因素对城市区位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作为政治中心城市一般也会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②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也是本国的工业中心③1998年6月10日,哈萨克斯坦首都迁往阿斯塔纳,必将促进该城的发展④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城市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地区的地下水和转化为该地区的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渗入地下与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0%和28%,回答15~16题:15.该地区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A.气候异常,降水量显著增加B.该地区开挖数条人工河道C.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对地下的开采D.绿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增加16.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是()A.地区内清洁用水的需求量增加B.地区内的植物蒸腾量减少C.地区内发生洪水的频率减少D.地区内的地下水水位下降17.读图5,指出与图中所示城市功能相符(圆内表示某城市的主要功能)的一组城市()图5A.①新加坡②桂林③伯明翰④香港B.①伯明翰②香港③新加坡④桂林C.①香港②新加坡③桂林④伯明翰D.①新加坡②香港③伯明翰④桂林18.读“部分大洲或地区的城市、乡村人口当前与未来趋势图6”,判断图的排列顺序是()图6A.西欧、日本、北美、西亚B.日本、北美、非洲、中亚C.非洲、澳大利亚、北美、西亚D.西亚、大洋洲、北美、日本读“京津唐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回答19题。19.图中的特大城市有()A.①天津②北京③唐山④秦皇岛B.①北京②天津③秦皇岛④唐山C.①天津②唐山③北京④秦皇岛D.①北京②唐山③天津④秦皇岛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绿色奥运”的口号与北京目前的城市环境还有一定距离。下图是北京城、郊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20~21题。20.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主要原因有()①人口集中②工业发达③汽车数量多④建筑物密集A.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1.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会引起()A.城区空气上升,降水减少B.城区空气下沉,云雾增多C.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D.高空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2、23题22.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软件制造B.玩具制造C.汽车工业D.石化工业2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原料B.技术C.交通运输D.劳动力价格24下图为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对某工业部门的影响程度,数字代表工业布局正确的是()A.①石油化工②有色金属冶炼③水产品加工④电视机装配B.①有色金属冶炼②石油化工③电视机装配④水产品加工C.①电视机装配②水产品加工③石油化工④有色金属冶炼D.①水产品加工②电视机装配③有色金属冶炼④石油化工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25一28题。25.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较多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26.城市P是在新的原料基地出现新的工业中心,该原料是()A.非金属B.有色金属C.棉花D.石油27.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A.小麦B.水稻C.棉花D.青稞28.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回答29-30题:29.2000年,城市化和城市人口的正确叙述是()A.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发达国家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比1980年略有下降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超过其总人口的一半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总和30.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并不是由于()A.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二、综合题(共40分)33、读图,分析回答:(18分)(1)副业、渔业、果林业分别在甲、乙、丙三地何处发展较为合理,试述理由。甲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理由:_________________。乙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理由:_________________。丙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理由:_________________。(2)计划在①—⑥处,分别建化工厂、制碱厂、罐头加工厂、石油输出港、自来水厂、疗养院,分别应建在何处较为合理,试述理由。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石油输出港应建在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自来水厂应建在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疗养院应建在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罐头加工厂应建在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制碱厂应建在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34.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图,回答:(22分)(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_______。(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C城市位于________地貌上。(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5)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状况,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6)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________H_______高一地理参考答案31.(1)甲:果林位于丘陵区,种植果林树利于水土保持,可为城市提供水果乙:副位于城郊,可以为城市提供蔬菜、肉、乳、禽蛋产品丙:渔是湖泊,可以发展水产养殖(2)化肥厂建在:③接近原料地,位于郊外、利于保护城镇环境石油输出港建在:②接近石油产地,临海且港口优良自来水厂建在:④位于居民区河流上游,无污染、水质好疗养院建在:⑥郊外缓坡,面向湖泊,空气清新罐头厂建在:①靠近水果产区,接近市场制碱厂建在:⑤接近海盐产地,就近加工,也靠近消费市场32.(1)BC平原地形,水源充足,交通(水运)便利(2)矿产资源丰富(3)铁路运输气候干旱河口三角洲(4)钢铁河流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5)旅游在B、C、D、E四城市铁路交会处标F(6)畜牧业种植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DACBCCBCAABACDCACDD21222324252627282930CBDBCBACDC
本文标题: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5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