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三余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三余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对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八区的区时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C.东经120°地方时D.北京(116°E)的地方时2.下列自然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是:()A.太阳B.月球C.火星D.金星3、导致地球高纬地区上空经常出现极光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4、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67°NB.21°SC.50°ND.89°55、某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当地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24分,该地的经度是:()A.114°EB.120°EC.126°ED.104°E6、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7~8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8、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无大气环流现象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9、一般认为岩浆岩的主要发源地是()A、地壳B、下地幔C、软流层D、地核10、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组是()A.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D.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11、组成花岗岩的矿物主要是()A长石、石英、方解石B长石、石英、云母C石墨、长石、云母D石英、方解石、云母12、有两种岩石,大理岩、花岗岩,则它们的岩石种类分别是()A沉积岩、变质岩B沉积岩、岩浆岩C变质岩、岩浆岩D岩浆岩、变质岩读“六大板块示意”完成13—15题。13.以大洋板块为主的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北冰洋板块14.下列地域面积在不断缩小的是A.红海B.东非大裂谷C.大西洋D.地中海15.喜马拉雅山成因是由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而成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而成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16、在低层大气(主要是对流层),越往高处,气温越低。这说明:A、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B、大气主要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C、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D、低层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得很少17、有关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半球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附近辐合C.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北风,在南半球是西南风D.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容易成云致雨18、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比晴天高,原因是A多云的白天反射强,夜晚逆辐射强B多云的白天、夜晚反射都强C多云的白天逆辐射弱,晚上逆辐射强D多云的白天、夜晚反射都弱19、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的:A.大气逆辐射B.大气的反射作用C.大气的散射作用D.地面的反射作用20、对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论垂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越高B.大气水汽含量越多的地方,气压越高C.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密度越低,气压则越低D.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21、能够形成盛行西风带的一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2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分别是:A.气压差异和地转偏向力B.气压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力C.地表受热不均和水平气压梯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23、下列各项的一组风向中,风向基本相同的是: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24、读下图,下列各点气压关系正确的叙述是:①A点比B点气压低;②B点比D点气压高;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④C点比D点气压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5、七月份,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盛行A、西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6、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显著改变风向的现象称为季风B.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C.夏季风是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D.冬季风是偏南风,高温、湿润而多雨27、图中正确表示南半球反气旋的是28、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1000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9、在高空大气中,风向与等压线()A.接近平行B.接近垂直C.斜交45°D.有时平行,有时斜交30、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A.狂风暴雨B.沙暴天气C.连续性降水D.气温升高,天气晴朗选择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读北京时间12点的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⑴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⑵此刻A点的时刻为______点,夜长为______小时。B点的日出时刻为______点,昼长为______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⑶A、B、C、D中时刻最早的是______,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是______,同时日出的是______。32、读不同日期的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5分)(1)地球光照如①所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近日或远日)点附近。(2)地球光照如②所示时,地球上昼夜长短的状况是。(3)地球光照如①所示的这一天,与下列节日最接近的是。A.五一节B.元旦C.我国国庆节D.我国的春节(4)地球光照如③所示时,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A、北京B、上海C、哈尔滨D、广州(5)地球光照如①所示时,正午太阳高度、白昼同时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①②①③①NNNA、赤道以北B、北回归线以北C、赤道以南D、南回归线以南33、看地质构造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图10(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地形名称是。图中丙处地质构造名称是。(2)乙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处中的处开采合适。(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处为好,其中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34.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⑴在图中补画箭头,表示“三圈环流”;⑵图中气压带A是;C是;E是;G是。⑶图中风带B是;D是;F是。⑷气压带A的成因:;气压带C的成因:。35、读上面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l)根据风向确定季节:此时为北半球的季。(2)亚洲东部的季风(风向)是由北太平洋西部的高压吹向亚洲大陆上的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3)此时亚洲南部盛行季风(风向),其成因是
本文标题:三余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5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