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5000字论文-管理学
人文关怀视角下独立学院贫困生管理工作研究院系:政府管理学院班级:行政管理四班姓名:许斯特学号:20097499人文关怀视角下独立学院贫困生管理工作研究前言:为学生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积极探索提升独立学院贫困生人生价值的管理方式。【关键词】人文关怀;独立学院;贫困生管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独立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超过100万人。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贫困生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人文关怀在独立学院贫困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从伦理学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对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注和尊重[1]。人文关怀的核心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通俗地讲,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对人的幸福感的关注。人文关怀充满人本情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在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与人的价值、尊严、独立人格、个性、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理想和命运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对贫困生的物质生活、心理因素、能力素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在贫困生管理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文关怀的基础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主张一切认识和实践都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在人文关怀的视角下,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独立学院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大学生一样,享有高等教育赋予的各种权利和教育资源,同样也肩负着国家和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使命。独立学院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层次的大学生,相对于其他层次的大学生而言,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诸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多、更复杂。因此在贫困生管理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者增强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二)在贫困生管理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在管理工作中充分关注独立学院贫困生在知识水平、身心健康、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学生在追求个体发展同社会发展达到和谐统一,从而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三)在贫困生管理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维护学校的和谐与稳定学校的和谐与稳定表现在学生群体思想上的通达、心态上的平和、情绪上的稳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作为独立学院贫困生群体,其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既影响个人发展,又会影响到周围学生的发展。一个越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也就越安定有序。反之,则会对学校的稳定和谐造成影响。二、独立学院贫困生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一)与一本、二本高校的大学生相比,独立学院贫困生呈现的显著特点1.学习方面。大部分独立学院贫困生吃苦耐劳、生活朴素,家庭的期望促使他们更刻苦地学习。但学生进校时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学习基础相对欠缺。这又使得部分学生进校后对学习自觉性不强、主动性不够。2.心理方面。大部分独立学院贫困生面对生活,心态健康、积极、向上,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强。但一些独立学院的贫困生与一本,二本的学生相处时,会感觉自己被人歧视,缺乏自信,极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3.能力方面。独立学院学生通常兴趣爱好广泛,社会活动能力较强。但有些贫困生来自贫困地区,缺乏相应的学习工具和锻炼机会,尤其在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独立学院贫困生更能吃苦努力,更早经历磨练,往往比普通大学生更具竞争力。有些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缺少必要的社会关系支持,就业方面存在难度。(二)受社会环境、风气的影响,部分独立学院贫困生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1.重视个人利益,依赖心理较严重。独立学院的学生要支付较高的学费,因此维权意识较强,这值得肯定。但有些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过于重视个人利益的倾向。有这种倾向的学生,一旦学校不能达到其期望值,或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障碍和困难,就会感到无所适从[2]。少数贫困生长期依赖家长,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心理准备,缺少主动解决困难的意识,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过于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资助。2.追求物质享受,感恩意识较薄弱。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不少舆论、媒体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也受到冲击和影响。不少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出现了讲虚荣、互相攀比、追求高档消费和超前消费的倾向。客观上也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有些贫困生为了满足虚荣,消费不顾家庭实际经济状况,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学生的感恩意识不强,有些学生在接受资助后,非但没有丝毫感激,反而认为这些资助是理所当然的。这除了同学生自身素质有关外,另一方面,现今的高校资助体系在客观上也促成了“免费午餐”效应,助长了错误思想。目前的资助体系单纯停留在资助层面,一味给予经济资助,而不需要学生付出必要的社会回报。3.忽视诚信意识,责任感较缺乏。贫困生的鉴定体系存在漏洞,一些非“贫困生”不讲诚信,冒名被认定为“贫困生”,而真正贫困的学生反而得不到帮助,造成了分配不公的现象。现有的个人信用体系不够健全,少数学生接受助学贷款后缺乏还贷意识,缺乏责任感,这给国家助学贷款造成了负面影响。截至2005年7月,全国助学贷款违约率20%,部分省区竟达到45%,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推进和长远发展。4.缺少与人交流,心理问题较突出。多数贫困生积极向上,但也有部分学生心态消极,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生活的贫困带来的更多精神压力。据了解,相当部分的贫困生较内向,不愿跟人交往,不愿跟同学谈及家庭困难情况,他们选择了沉默,选择了独来独往。学生因为贫困而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的不在少数。三、人文关怀视角下独立学院贫困生管理的实施策略(一)树立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文关怀就其意义和实质而言,乃是人对自身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与尊严、人性与人格、生存与生活、现实与理想、命运与前途的认识与理解、思考与把握,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党的十七大提出“人文关怀”的理念,向弱者和困难群体倾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独立学院贫困生管理工作比普通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复杂,是一项事关贫困生全面发展的工作。我们要秉承“人文关怀”的理念,发扬包容、和睦、尊重、理解的精神,高度重视独立学院人文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平等、友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进贫困生对学校的信赖与认可。人文关怀的视角下,高校转变工作观念,拓宽工作职能,创新工作载体,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最终实现人的全面、长远发展。(二)建立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贫困生管理工作机制做好独立学院贫困生管理工作,构建扶贫帮困、心理疏导和素质提升的管理新机制,从“助人”,“爱人”,“立人”三层面,体现对学生最深切的人文关怀。1.健全与完善贫困生扶贫体系,提高其生活质量,体现人文关怀的“助人”思想目前,我国已基本上建立了以“奖、贷、助、减、免”和“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但这个资助体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如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贫困生的界定存在困难,有人认为要大力实行“阳光操作”,保证认定过程的透明性;但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此举往往让贫困生在大庭广众之下“示众”,这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学生的隐私。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隐私,对一些不宜公开的个人信息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如中科大提倡的“隐形资助”,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性化方式[2]:启动“一卡通”学生消费情况预警系统,如有学生每月在校内食堂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无需学生自己申请,学生处便会主动核实情况,并在其账户中存入相应补助。相对于“阳光操作”,“隐形资助”是站在被救助者的立场,体现对受助者的关怀,维护学生的尊严,关爱其生活。老子曾在道德经上提出“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的主张,倡导帮助弱者。因此,全社会也应大力弘扬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引导企业和公民把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看作是体现自身素质和社会公德的一种责任,通过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资助渠道和帮困网络,体现人文关怀,彰显社会公平。2.注重贫困生心理疏导,提高其心理素质,体现人文关怀的“爱人”思想我们发现,在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中,更多地偏重于物质、经济方面的资助,忽视了对贫困生心理的引导、支持和帮助。我们要积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途径对贫困生予以精神扶助,帮助他们在思想上、精神上摆脱家庭经济贫困的阴影,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等品质。对学校而言,要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开办心理知识讲座,建立贫困生心理咨询网站,为贫困生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贫困生疏导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我校独立学院求真学院开设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指导每班设立心理委员,每寝室设立心理互助员,创设心理辅导氛围,建立全面的危机防御、干预机制,通过教育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学校应积极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和融洽和谐的校园氛围,通过疏导与沟通,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氛围,使贫困生从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缓解“心理贫困”,增强贫困生的校园认同感。除此之外,还要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使其认识到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关心与付出。促使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周围的人与事,树立诚信意识,加强责任感。这也是我们实行“人文关怀”期望达到的目标。3.帮助贫困生掌握实践技能,增强其社会竞争力,体现人文关怀的“立人”的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生身上有着很多“可塑性”,自身也希望获得学习和工作上的锻炼来不断证明自己。我们可以在贫困生中适当多选拔、培养学生干部,促使其自我发展,更好地为同学服务。我校独立学院求真学院专门设立了服务中心,通过多种渠道与活动,极大地锻炼了贫困生的能力。勤工俭学和就业中心应建立较完善的勤工助学网站,为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提供丰富周到的服务,特别是对贫困生采取信息倾斜、岗前培训、面试技巧培训等措施,为贫困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就业环境与机会。作为独立学院,可以主动和企业建立联系,深入开展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对一些优秀贫困生提前进行就业推荐,同一些单位进行联合培养。我们学院积极开拓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如与宏图三胞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在假期去该公司开展销售、维修等实践活动。实现勤工助学与社会服务相连接,从服务校内扩展到服务校外,形成一种高层次的勤工助学形式[4],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创新意识,从而增强贫困生的核心竞争力,以能力立人。独立学院贫困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中的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与研究探索教育管理中的课题结合起来,分析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难报道与媒体策划思路.新闻前哨[2]刘梦青.论高校“贫困生资助”与隐私权保护.滨州职业学院学报[3]陈晓飞,夏牡.高校贫困生“软贫困”问题的理性审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4]周蓓蓓.高校贫困生资助体制探析——以美国高校之有益经验为借鉴.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5]高娟.高校贫困生扶助工作中诚信问题探析.滨州职业学院学报[6]韩德铎,张桂华,陈芳.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与对策.职业圈[7]卢若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和思考.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莫飞平.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伦理境界.中国青年研究
本文标题:5000字论文-管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6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