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完整word版-(精选)初一寒假语文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初一寒假语文(3)一.成语积累1.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2.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3.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能理解为不加标点。4.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5.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6.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7.置之度外。不把生死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8.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9.期期艾艾。口吃。不能理解为懦弱犹豫。10.无可厚非。有错,但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不同。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10分)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①去()②置()③箸()3.说说“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的意思。(3分)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范元琰为人善良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注释:①菘:白菜。5.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①及.长好学②母问其故.,具以实答③尝.出行④自是.盗者大惭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7.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2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面问题。(15分)父亲的新年傅东华①中学生杂志社邀我谈话的那天晚上,母亲从故乡到上海。女儿娟,儿子浩,都特地向学校告了假,和我一起到车站迎接。②母亲接到了,在别后的琐屑家庭谈话中,提到明年是父亲的七十阴寿。那时我心里正被《中学生》编辑出给我的题目“新年”占据着,及至提到父亲,这才像通了电似的突然把新年的观念和父亲的影像融合了起来。③是的,自从我能记忆的时候起直到我童年的终了,每个新年的回忆里总是父亲的影像居于最前列。一到腊月初头,父亲的面容就变严肃了,帐目要清理,年事要备办,一切都得父亲独个人担当。有时候,父亲紧皱着眉头,双手互相拢在袖筒里,默不作声地在房里整日的往来踱着,我们都知道他正过着难关,于是新年将到的喜望就不觉被给父亲的同情所销克。④但是到了新年的晚上,年夜饭照例是十大碗,照例一到上灯就开始。那时街上讨债人的行灯还正往来如鲫,我们却已安然团坐吃喝了。因了这,父亲总很郑重地对我们说:“我们能够这样也就不容易啦。”⑤元日早起,父亲就穿着廪生的衣冠开始请神供祖。正厅中心的方桌上这时挂上红桌帏,朝南一张椅子上披上红椅罩,上面竖着一个纸神马,桌上供着神果盒:这就是过新年的主要背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景了。在这背景上演着过新年的节目的就只父亲一个人。我们都是看客。我们看过他毕恭毕敬的跪拜祖先遗容,看着他送往迎来地招待贺年客。这些,在我们都是过年的有趣的节目,在父亲却是严肃的义务。啊,我是直到现在才了解这种义务的意义的。⑥到了灯节,每夜,父亲总先领我们到别处看过一遍,这才回家等着,等到灯行过我家门口,我们全家人就都站在门口看。行列的末节是关圣帝君的香亭,前面有灯伞仪仗,伴有细乐,后面四面尖角旗,一面大帅旗,都挂着灯笼,也有一副锣鼓伴着,总是咯锵咯锵地敲得那么单调。我们听见这声音,总感觉一种兴会完尽的不快,而父亲每夜又必加上一句结束词:“好啦好啦,明年再看啦!”这使我们愈加觉得难过。最后一夜他只换了一个字,音调却悲怆多:“好啦好啦,明年再看啦!”我们听见这话时的感触是难以形容的,但也直到现在,我才十分了解这话的意义。⑦父亲去世已经27年了,故乡废止行灯也已有了好几年,即使他活到现在,也已不复得“明年再看啦”。⑧娟和浩都不曾见过祖父,不知祖父怎么个样子。他们自己的父亲不会像祖父那样过新年给他们看,这是他们的不幸。但是每个新年终了时的那种悲怆情调他们却也尝不着,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幸福?而且当他们的父亲过着这样的新年的时候,他还没有做中学生哩。——选自中国书店出版社《读懂少年》(珍藏本)11.请用一句许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2分)12.作品将“父亲”放在“新年”中描写,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3分)13.“明年再看啦”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我”的感触在这两处有什么不同?(4分)14.请结合材料,至少从三个方面归纳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面问题。(15分)一个寻找死亡的年轻人周涛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他很忧郁,总觉得自己生活得太不幸。他从来没有愉快过,更没有笑过,总是皱着眉头,阴沉着脸,头发长得很长他也不剪,懒得做任何事。他曾经跟一位画师学过画画,他很聪明,只学了三个月,就掌握了不少的技巧。第四个月,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他离开了画师,说:“这玩艺儿没什么可学的!”他又跟一个商人学习做生意,他仍然很聪明,只学了半年,就碰上了一次好运气,他发了财,赚了不少钱,到第七个月,他离开了商人,说:“这玩艺儿也没什么可学的!”第三次他遇到了一个哲学家,他跟哲学家学了一年,他觉得悟透了人生的道理,那就是一切都没意思,一切努力最终都会被死神一笔勾销。他认识到死是最伟大的,只有死才是永恒,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短暂的。于是他离开了哲学家,准备寻找一个他最满意的地方,然后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走啊,走啊,走了很多地方,都觉得不是理想的自杀地。后来,他来到了昆仑山下的一个林子里。“很好。”他心想,“这个地方是最合适的位置,位于昆仑山下就算到了极地,空气干燥,流沙移动,可以免于尸体腐化,说不定能成为木乃伊保存后世,何况这里人烟稀少,死后可以清静免除尘世喧嚣。”他想好了,准备就在这地方安息长眠,明天就上吊。第二天,他来到一棵500年的核桃树下,正准备死,碰到一位白须垂胸的老人,老人正吃力地搬一辆陷进水渠里的毛驴车轮子。看见他站在树下,便对他说:“年轻人!你站在那里干什么?为什么不来帮我一下?”年轻人觉得老人的要求是合理的,就跑过去帮助他搬车子,他想搬完了车子再死也不迟。等到搬完车子,天已经快黑了,老人一定要感谢他,留他吃饭。他推辞不掉,心想,吃完饭再死也不迟。就这样,老人不断地请他帮助,植林带不然流沙就会埋掉房屋啦,修水渠不然庄稼就会干枯啦,种葡萄不然夏天院子里就没地方乘凉啦,一件事又一件事,年轻人没有理由推辞,只好干下去,一天天推迟死期。秋天的时候,老人对年轻人说:“你不是一直要死吗?对不起,为我的事耽误了这么久,你可以去死了。”年轻人看着这块美丽的田园,林带,葡萄架,堆满粮食的谷仓,长满了绿草的水渠两岸,还有新盖的房子,盛开的花圃……这一切,全都和自己的汗水有关系,让他舍不得了。他决定不死了,和老人好好地活下去。他又画开画了,画得非常好,而且他会做生意,卖画赚了不少钱。最后他开始总结和思考这里的人生意义,准备写一部哲学着作,题目就叫《福乐智慧》。据说,这个年轻人现在还活在世上。——(选自学林出版社《山河判断·大西北札记》)1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3分)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6.文章极力铺陈年轻人眼中田园、林带的美丽的作用是什么?(3分)17.说说你怎样看待文中“老人”这一形象?(3分)18.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3分)19.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3分)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答案1.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2.、①离开;②放、摆;③筷子。3.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奇怪了。4.节约,不铺张浪费。5.(1)等到,到;(2)缘故、原因;(3〉曾经;(4〉这,这样。6.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7.(1)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盗者,使得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2)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罪。11.本文通过对逝去的父亲的回忆,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12.文中的“新年”犹如一道难关,将父亲置于“新年”这一环境中,更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并且通过父亲如何艰难地渡这年关的描写,更真切形象地表达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一主题。13.第一处:表达了兴会完尽的不快;第二处:表达了对故乡废止行灯的遗憾和对父亲的思念。14.(1)很有责任心,爱自己的家人。(2)很有能力能独立承担家庭责任;(3)安分守己,安于现状;(4)艰难地独立维持生计15.一个厌倦生活的年轻人,在老人的指引下,终于发现了自我的价值。16.是为了说明年轻人有着巨大的潜力。只要不断追求,就能开发自己的宝藏。17.“老人”是引领我们生活目标、发掘自我价值的智者。18.每个人都像这个年轻人一样拥有无尽的潜力。很多人没有发现自我的价值,他们浑浑噩噩;也有一些人通过努力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像这样的故事经常在上演。19.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
本文标题:完整word版-(精选)初一寒假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80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