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今年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教版化学教材一至八单元内容为基础,关注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坚持“稳中有变,变中有新”“选拔与导向性”原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的教育观念。一、试题特点1、题型、题量及试卷结构合理,难易适中,题型分值稳定。题型选择题填空及简答实验探究计算题题量20个小题7个小题2个小题一个小题分值40分32分22分6分2、知识面覆盖广,基础性强人教版化学教材一至八单元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在试题中都有体现,起点较低坡度缓,不偏不怪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考察了气体的制取,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与用途,化学用语等知识,并致力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题型多样,各类题型比例适当,整体布局、题型结构的配制科学合理。题目设计灵活、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新课改精神,达到了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而引领中考的目的。3、变中求新第30小题实验探究题,借助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个重点知识为载体,推陈出新,不落俗套,由难倒易,环环相扣。不仅从猜想与假设、活动探究、解释与结论、反思与交流等多个环节进行考查,还考查了学生从阅读题目所给的文字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的整合能力。再如27个小题的第三问考察活性炭的吸附性,结合活性炭纤维防雾霾口罩,即联系社会热点又结合生活实际。4、图文并茂图片、图表、图像和框架图等使背景材料多样化,弥补了纯文字、数字阅读枯燥乏味的不足,充分体现了人文理念。本试卷中共应用了16个图片、一处图表、5处图像和一次框架图。27个小题考察碳单质的性质用途,图片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27个小题把气体制取、收集,CO2、O2性质,燃烧的条件等多个知识点以图片的形式综合在一起,对学生知识整合能力进行了有效的考查。第20个选择题和最后的计算题用数学的函数图像承载化学知识,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二、成绩分析我校学籍人数937人,参考人数888人,参评人数703人,总平均分63.848分,优秀人数164人,优秀率23.33%,及格人数409人,及格率58.18%。三、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未能真正掌握,熟练应用本套试卷涵盖教材一至八单元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从实验基础操作,物质分类,重点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化学用语,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理化综合,基础知识覆盖面较广,但难度不大,而我校的优秀率和及格率都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未能真正掌握,熟练应用。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第15个小题是理化综合题,学生还没有进行练习,答错较多,第20个小题是图像题,得分率很低,一是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二是还不能把化学知识转化成图像表达,从总体可以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弱。第21个小题中第三问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大部学生写的是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原因学生对Fe+HCL=Fecl2+H2这个反应记忆深刻,对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记忆模糊。28个小题是物质推断题,考查了C还原CuO的实验及CO2与C反应,CO还原Fe2O3,Fe与CuSO4反应,重点知识重点考查,但得分率低,约为7%左右,问及学生说是一看题就不知如何着手,究其原因可能课时太紧,刚学完没复习就进行考试,学生欠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对实验分析、迁移、设计能力尚未形成第30个小题借助实验室制O2的知识点,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了考查,第1——4个空得分率较高,第三个空做出猜想二是用KClO3制取O2的理由学生不会叙述,暴露了学生的查阅和运用资料、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最后一空让学生设计补充实验,证明猜想二成立,并写出实验操作,全校学生只有20几位学生得分,说明了学生实验分析、迁移、设计实验能力的不足。4、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差,导致答题失分较多在30个小题,第5个空直接用试题中所给的信息表述就行,但学生缺乏阅读能力,不能从题中获取信息,导致丢分。在29个小题第4问及30小题实验探究题的第5、8、9个空文字表述较多,学生不能用精准的化学语言表达,甚至词不达意漏洞百出,失分率很高。还有在第31个计算题中读不清题,最后一问看成了求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并在计算过程中,必要的文字说明一点都不写。5、计算能力差,计算题解题格式不规范第31个小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属于中等难度的题,但得分率并不高,最常见的原因有相对质量比计算错误、最后结果计算错误、不会计算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充分暴露了学生计算能力差。还有不设未知数,相对质量比与已知量和待求量位置写错等这些计算题解题格式不规范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四、教学反思本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经过我们备课组集体反思,究其原因:一是我们教学中追求速度,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掌握牢固,导致许多基础知识不能得分,二是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计算能力很低。针对这些能力欠缺的原因,在以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注意以下几点:1、立足教材、狠抓双基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加强练习,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得更远更灵活。2、重视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计算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再讲授完新课以后,多进行分块练习,只有真正做到即理解又能应用,争取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在中考中能取得好成绩。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现在的学生一般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都不强,具体表现为审题不认真抓不住问题的中心词和关键句,答题书写不规范,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规范答题习惯的养成。4、面向全体学生,做好防差补差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抓两头,促中间,努力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随着新知识学习结束,进行综合复习,学习困难的学生逐渐增多,如何在教学中减少学困生,提高总体成绩这是我们永远学习、思考、探究的活题。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8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