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历史复习练习题4
高三历史练习(四)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在建国初期中共体现了“几个党好”的做法是建立了哪一项制度?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政治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2.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A.1949年9月召开的人民政协会议B.开国大典C.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的提出3.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B.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C.是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性法律D.是中国第一部通过民主方式制定的宪法4.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指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文革”结束D.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成员(主席、副主席)中,中国共产党四位,毛泽东为主席。民主党派三人,分别是宋庆龄(民革成员)、李济深(民革成员)、张澜(民盟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6.从以上材料中,你认为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权具有最明显的特色是A.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具有真正的民主性C.具有至高的权威性D.具有真正的平等性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要依据是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B.开始了社会主义时期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一重要文件8.这个文件的名称和通过的会议分别是A.《论联合政府》、中共七大B.《共同纲领》、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大D.《论人民民主专制》、第一届全国人大9.该文件体现了什么原则?A.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新民主主义和民主原则C.社会主义原则D.人民民主和民主集中10.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步的重大事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C.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提出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11.1953—1956年在民主政治建没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最主要的是A.一国两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多党合作,民主协商1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制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的名额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B.民族区域自治C.汉族援助少数民族D.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14.2007年是以下哪一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A.内蒙古B.西藏C.新疆D.宁夏观察以下图片15.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的知识,你认为这个仪式应该是庆祝哪一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纪念?A.西藏自治区的成立B.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C.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1945年7月,黄炎培应毛泽东之邀访问了延安。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得的,其所谓‘其兴也淳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家,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6.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①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①③③C.①②D.②③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了人身自由,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17.“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突出地表明了A.国家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8.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你认为邓小平最好的回答应该是A.建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破除个人崇拜C.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D.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政治制度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19.以下哪一项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基?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朝鲜停战协议》D.《论十大关系》20.从1954—1982年,我国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需要的是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2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人民当家作主B.健全社会主义法制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B.崇尚宪法与法律的权威C.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目的D.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23.“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是最好的表述是A.两者互相联系、互相补充B.只有完成“依法治国”才能实施“以德治国”C.“依法治国”依靠的是国家政权,“以德治国”是靠人的自觉性D.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24.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B.基层民主选举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25.对于推进基层民主、农村民主制度建设起重要作用的一部法律文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B.《民事诉讼法》C.《行政复议法》D.《行政诉讼法》26.成克杰原是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在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单独或伙同情妇李平收受巨额贿赂4100多万元,实得贿赂款近3000万元。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成克杰死刑依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7.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民主、团结、平等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高度文明、民主D.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8.中国共产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是在A.新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人大C.第三届人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2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最重要的意义是A.标志着我国已建成法治国家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有法可依局面的形成D.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30.中国进入法治化社会新时期的标志是A.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B.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C.1982年宪法的颁布D.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的颁布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这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由于政府部门的怠情、错误造成公民个人损失的,公民都可以依照法律起诉政府相关部门。31.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B.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C.健全了国家法律D.反映了在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32.直接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劳动和社会保障法》D.《环境保护法》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了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场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好用武力来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3.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的基本政策是A.使用武力解决B.一国两制,和平统一C.早日实现“三通”D.承诺“不使用武力”34.邓小平提出这种政策的根据是什么?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C.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D.两岸都是炎黄子孙,有血肉之情35.“一国两制”正式成为我国国策的标志是A.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阐述的“九条方针”B.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正式签署C.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正式签署D.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我们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和平解放台湾,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即使武力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邓小平的谈话36.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37.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表明A.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合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并进。我们希望李登辉先生从现实出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顺应民意,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作出贡献。——1990年6月11日江泽民的讲话36.中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主要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39.台湾与大陆合作是双赢,说明A.台湾回归符合大陆的利益,也符合台湾人民利益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C.台湾政府鼓励台湾人民到大陆经商的政策D.台湾政府实行改革势在必行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共同主张。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除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胡锦涛与连战(国民党)会谈新闻公报40.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突破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复习练习题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9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