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物介绍—老舍张亮序号1122013210657(1899—1966)人物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个人经历1923年,24岁的老舍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第二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学教员。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后一年,与胡絜青女士结婚,同年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遗憾颁颁予川端康成。婚姻家庭1930年,胡絜青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念书,母亲怕她因为这学业而耽误了终身大事。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是胡絜青兄弟的朋友,有一回,他到胡家去玩,胡母托他帮忙物色。此时老舍正好从伦敦回国,且著有作品,于是罗常培便向胡母介绍了老舍,获知老舍的才华及人品后,胡母异常高兴,私下便定下了这位乘龙快婿,于是与罗一同商议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使老舍与胡絜青见面。1930年冬天,老舍回到北平。在罗的安排之下,老舍到处被朋友们拉去吃饭,而饭桌上总有胡絜青。在频繁的相见之后,胡与舒产生了情愫。直到1931年夏天,胡絜青毕业,两人举行了婚礼。人物趣事•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作家楼适夷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写些什么?”楼适夷问道。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一阵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个人作品•长篇小说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火葬》《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正红旗下》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等•诗歌作品:旧体诗约300首,12万字左右等。•曲艺作品:通过搜集整理共有47部,细分有话剧27部、京剧7部等。•话剧作品:《茶馆》《龙须沟》等。还有还多未成合集的作品,从这可以看出老舍的多门才华横溢了。作品风格•题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风格: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同样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并且北京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内蕴的“京味”。•文学思想:表达自由和形式美好是老舍最基本的追求,在这基础上老舍也反对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但并不否认文学的社会性和社会作用人物评价主要是通过别人评价老舍来展现•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樊骏评价幽默之于老舍:“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幽默,,就没有了老舍,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与地位。”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词、古词和旧体诗等),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已经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总共有一千万字之多。谈现代长篇小说的生成,你不能超越他;回顾现代讽刺幽默精神,离不开它;讲到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绕开老舍;而要认认真真地总结中国现代白话的历史,想像我们每个人今天嘴里说的或笔下写的现代语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视他的存在。人物影响•文艺影响: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政治影响: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负责领导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老舍在担任总务部主任期间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纪念故居老舍故居共有4处,分别位于北京、重庆、山东和伦敦。其中北京故居是老舍解放后居住的地方,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老舍在此创作了《茶馆》等20余部剧作。
本文标题:老舍人物介绍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466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