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摘要:发展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弘扬华夏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的任务,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认为以华夏传统文化命名中华传统文化更为合适,本人认为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概念。而文化与教育又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现化教育在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华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德育和教学过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能更好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关键词:文化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二十年多前的教育的光辉旗帜,随着新世纪的逐步深入,现代教育的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现代教育意味着继承与变革,继承就是传承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变革就是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不合理因素,使教育和各方面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培养新时代的和谐发展的人。在俞启定教授的“中国教育传统的成因和嬗变研究”一讲中,他按照历史发展脉络,从成因和嬗变两个角度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考查,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古代教育自汉代定型后,虽然也有发展和嬗变,但是其基本构架是高度稳定的,内容上以儒家经学和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体制上是以政府办学为主导,各方面办学并举,教育与选士制度紧密结合,以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为目的,从而构成了积淀深厚的固有教育传统。历史研究有其存在的价值,是因为历史研究除了让人掌握历史事实以外,还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为现实服务,为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提供指导。本文结合俞启定教授的讲解,试图对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借鉴和启示做出思考。一、中国教育传统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借鉴我国为适应时代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进行教育改革。下面谈谈中国教育传统可供现代教育改革借鉴的3个问题。(一)国家办学与民间办学国家形成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设置教育机构来培养统治人才。中国奴隶社会只有贵族受学校教育,因为学校与官府统一,故称“学在官府”。在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开始发展时,为了适应社会变革时期平民学习文化的需要,民间私学兴起。私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担负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禁私学的事件,最突出的是秦始皇禁私学,再有一次是北魏太武帝禁私学。其他封建统治者吸收禁私学的教训,政策上放开,不禁私学。唐代还提倡民间自由办学,这种做法被以后的朝代所沿续。私学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私学接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服从政府的政令,参照官学的目的和内容培养人才,以选举或科举为政治出路,国家容许私学存在,不用花教育经费而坐收人才选用之利。第二、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官学极少有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任务主要依靠私学来解决。私学多层次多类型灵活地培养人才,为社会做出大贡献,特别是皇朝没落、社会长期动乱的年代,官学停顿,只有靠私学来传递文化和培养人才。第三、私学能满足民众学习文化的多种需要。私学分布面广,依靠所在地的群众支持,受教育者自出学费的观点很容易接受。私学的经济来源虽不一定充裕,但因陋就简、节约开支的话,还能维持。私学在中国封建社会虽然长期存在,但没有像美国的私立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成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一流名校,也跟上述原因有关。中国的私学接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政治上不独立于政府和统治阶级,因而很容易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统治阶级需要它时,私学就兴旺发达;统治阶级不需要它时,就任其发展,甚至禁止其发展。在近代新旧教育交替之时,旧的私立学校被改造,转变为经过登记备案、接受政府管理、按资产阶级教育方针办学、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私立学校。历史上的私学、私立学校,在现代可以称为民间办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当时的观念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在文教方面要兴无灭资,学校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应该在党领导下由国家直接管理,国家拨出教育经费进行义务教育,高等学校由国家接管。学校管理制度进行根本改革,普通教育改革后存在3种类型:公办学校、基层集体办学、工厂企业办学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教育发展虽有很大成就,但还满足不了群众提高文化的要求,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总结历史上民间办学的经验,现代教育改革也是可以借鉴的。第一、民间办学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是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是为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培养现代合格国民所办的教育事业。人民的事业由人民办人民管,以便满足人民提高文化的需要,这是名正言顺的事。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思想,重新认识民间办学的社会作用。第二、民间办学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还出现了一批民营股份制企业或公司的投资者。他们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出得起学费,有的还乐于捐助教育事业。这就为民间办学提供了客观条件。(二)考试与人才的选拔考试最早产生于中国,故中国被称为考试的故乡。追根溯源,考试起源于奴隶社会的选士,此事在古文献《礼记·王制》有所记载,它是在学校教育基础上,逐级选优推荐,选择有两方面的标准,即德行之贤和道艺之能,领导论定后任官,任官后享有爵禄。选士的过程很复杂,选士的每一环节都利用考试手段选出最优秀者,再升于高一级。依照标准择优,按程序逐级推选,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被认为是公平合理的制度,后代的政治家、史学家对此大加赞赏。汉代继承历史上选士考试的制度,用于察举的检验,如汉文帝诏举贤良方正,对贤良方正进行集中策试。以后考试也被运用于学校教育中,作为管理学业的一种手段,毕业考试的等第成为任官的重要根据。隋唐产生科举制度,在科举制度中考试更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并影响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培养人才过程中,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手段,学生入学、教学过程的阶段、学年结束、毕业等都要考试,形成学校考试系列。科举考试完全制约学校考试。考试是一种手段,不能说它绝对好或绝对坏,重要的问题在于考试目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效果。科举考试的经验,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学校教育和人才选用产生直接影响,也对近代现代产生深远的影响。现代考试的一些基本方式,溯其渊源,大多处于隋唐。认真总结隋唐以来的考试经验,也有值得现代教育改革借鉴的地方。1、考试是社会需要,也是学校教育的需要,起存在具有合理性,现在想取消考试是难于全部如愿的,否定考试的作用是不明智的。2、考试是要长期存在下去的,但考试制度与考试方法则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因此考试的改革是必然的。通过改革,创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考试制度。3、考试的方式取决于考试的目的与内容。适应不同的考试目的与学科内容需要选用不同的考试方式,因此,有多种考试方式供选择才合理。4、革新考试制度,选择最合适的考试是一代行政领导的责任。在教育机会不均等与就业机会不充分的条件下,运用考试手段来筛选,这是现实状况所决定的。社会问题归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归教育问题,不要把社会问题也归因于考试。5、就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的关系来说,考试内容对人才素养导向性影响更大,应该更关注考试内容的适时调整。6、考试成绩评定的用意在于体现差别,能够区分差别,便可依考试目的来做处理。因此传统的等级评定制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不一定全部都采用百分制。7、人才可来自学校教育,也可来自自学考试,自学考试是造就人才的另一途径,让不同的人都有机会发展。现在可以发挥自学考试的作用,以满足不同人的学习需要,减少不能升学所造成的压力。社会还没有发展到取消考试的时候就想取消考试,那么在各级学校中用什么手段来进行学业管理,社会上用什么办法来公平选拔人才?如果还没有更好的手段和办法来代替考试就把考试取消,会制造新的不公平,增加行政腐败的因素,与求安定的意愿恰好相反。既然否定不了考试,就只能认真重视它,正确运用它,把考试组织得更加合理和科学。二、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特点及其现代启示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道家与佛教的教育思想起辅助作用。近代,随着西方教育科学的传入和引进,中国的教育面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部中国近代教育史是中西教育全面接触、冲突、吸收和融合的历史。近代中国教育往往与民族救亡相联系。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教育并没有完全丧失其意义和活力。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人才来源于教育。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中国古代丰富的教育成果是发展现代教育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特征及其现代启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格培养是核心传统教育远远超出了功利性的范围。对个体而言,教育能使人安身立命,被社会容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社会而言,教育具有使社会保持一定秩序与发展的作用;对国家和民族而言,具有保江山、稳民心的社会教化功能。中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德行的培养,提倡发奋立志,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不计得失成败,不问个人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孔子把人口、财富、教育当作“立国”的3个要素,认为在发展生产使广大人民群众富裕之后,唯一的大事就是“教之”,即发展教育事业。他从“国之本在家”的思想出发,重视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的教育。孔子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秩序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这种把教育放在治国治民的首要地位的认识,把个体的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的思想,是十分深刻的。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的实践证明,中国古代深厚的德育文化底蕴不是走向知识经济的障碍,而是建立规范市场经济制度的文化优势。我们应该而且能够从民族传统教育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在现代教育中,一方面注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高度重视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德性与理想教育。2、终身学习是目标当代社会呼唤终身教育,也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相一致。汉代王充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反对知识的先验论,说:“学之乃知,不问不识”。他提倡终身学习,一积土成山、河水结冰为例说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他主张“宿习”,反对“暴习”。宋代的教育家张载等人也特别强调终身学习:“知学然后能勉,能勉然后日近而不息”。他告诫学生学习只有终身不已,学问才会“日增日得”。明清之交的黄宗羲认为天下之事,未有不积累而成者。他明确指出知识学习和德性培养不但要重积累,而且要持之以恒。当今世界,科技与生产的急剧变革对各类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管理者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知识的飞速更新和职业的频繁变动,都要求将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教育成为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成为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古代教育家是当代终身教育的先驱者。3、社会教育很重要中国古代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孟母“三迁居所”,岳母“精忠报国”的刺字,是古代家庭教育流传千古的佳话。在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社会教育的论述。墨子是较早意识到环境因素对人影响的古代教育家。他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孟子也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他认为,儿童天性善良,但如果长期生活于恶劣的环境中,其古有的善心就会丢失。王夫子称社会环境为“外物”,认为“外物”对学生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现代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社会的整体趋势会不断加强,学校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同社会化大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着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不仅是学校和老师,而且也是家长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重温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社会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造就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启迪在于:我们要汲取红汞传统教育中合理、科学和民族的精髓,克服中国传统教育中封建、陈腐、落后的糟粕,从而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尊和自信,使中国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现代化社会中发扬光大,真正达到中国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一、文化与华夏传统文化(一)文化与文明袁振国认为:文化是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47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