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题型一情节概括题一、什么是情节概括[理在书中]“情节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高考对于这一考点,往往立足全文设题,考查对全文故事情节的梳理。这种试题分为明考型(题干直接明确概括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和暗考型(题干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两种。教材典例领悟好回扣教材(1)请梳理《祝福》一文的故事情节。(明考型)(2)请概括《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心理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暗考型)标答分析(1)参考答案:小说以“我”的见闻为线索,采用倒叙手法,依次写了鲁镇的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序幕)、祥林嫂寂然死去(结局)、祥林嫂初到鲁镇(开端)、祥林嫂被卖改嫁(发展)、祥林嫂再到鲁镇(高潮)、再写鲁镇祝福景象(尾声)。答案解构:本题考查对全文情节的概括,属于明考型。本答案根据情节发展按照“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的顺序梳理。(2)参考答案:桑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心理变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时而消极,时而积极,消极与积极相伴;结果是最终走向积极。答案解构: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概括,属于暗考型。先找出和鲨鱼搏斗前后描写桑地亚哥心理的句子,抓住其心理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或消极因素来分析心理变化的过程特点和最终结果。相关知识掌握牢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模式二、怎样考情节概括[题在书外]类型题干示例审题定向明考型(1)(2013·重庆高考)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枪口下的人格》)(2)(2011·安徽高考)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梳理”等作答动词和“情节”“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篇小说的脉络。(《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暗考型(2018·全国卷Ⅲ)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微纪元(节选)》]即题干不是明确要求概括或梳理情节、脉络,而是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等。这类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情节梳理题,只是答题方向不同。三、怎样答情节概括[学考贯通]对小说情节梳理概括的考查,主要是从分析作品结构来入手的。这要求考生既要注意小说的整体构思、贯串线索,又要注意各个段落以及各段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解答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题型、具体的文章,灵活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4大解题技法类型解题方略明考型1.结构连贯法:厘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如上面“回扣教材”T(1)。]2.场面连贯法: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仇人→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3.线索连贯法: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勾画关联线索的语句。抓住线索,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如《项链》的情节构成: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识项链..。)暗考型4.细节连贯法: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抓住对情节推进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并进行提炼、概括。(如上面表格列举的2018年全国卷Ⅲ中对“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分析:心情复杂纠结→孤独绝望→重燃希望。)(二)情节概括题答题“3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采用结构连贯法,或采用场面连贯法,或采用线索连贯法,或采用细节连贯法,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抓文章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例一]阅读《敌与友》(原文见本讲“课前自主精读”),完成后面的题目。张村和李村的敌对关系是如何一步步化解的?请简要概括。(6分)[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题干中的“一步步化解”(是“情节”的变式)“概括”,显示出这是一道“暗考型”的情节题,事实上就是把能反应化解矛盾的故事情节概括出来,答题时应重在概括“敌对关系”化解的关键情节。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根据小说内容,两村“敌对关系”化解的关键情节,可梳理为五个环节:①听学生演讲,两村都很恨日本鬼子,有了共同的敌人,这是后面双方化解敌对关系的起点;②张荣搀着李全回来,开始打破两村世代的仇恨壁垒;③张荣、李全成为好友,两位村长受感召;④张荣的讲述让两位村长都认识到民族的仇恨;⑤李全牺牲,双方化敌为友。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一步步化解”是一条纵线,按照上面梳理的五个环节,简要概括出来。[参考答案]①几个学生的演讲使两村人都很恨日本鬼子;(1分)②张荣搀着李全回来,打破了两村世代的仇恨壁垒;(2分)③他们在战争中成了生死之交,两位村长受到感召;(1分)④张荣的讲述让两位村长都认识到民族的仇恨、家族的危机;(1分)⑤李全的死让双方彻底放弃了仇恨。(1分)[易错提醒]1.不合题干要求,答案内容赘余。如本题题干要求概括“如何一步步化解”,如果把两村的世代仇怨也概括出来,就属赘余。2.遗漏要点,答案内容残缺。文章中,学生演讲是对两村敌对关系化解的铺垫,是思想基础,也是开始。如果是从张荣搀扶李全回家开始,答案内容就不全了。3.要点分解不准,答案内容交错包容。解答本题,很容易把张荣的讲述、李全的牺牲笼统地概括到一起,出现内容笼统、要点不准的失误。
本文标题:情节概括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0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