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城市发展史ppt课件
导论•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人口比例在总人口中逐渐增加,城市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中心。•中国是世界城市发源地之一。古代城市之多、规模之大是世界罕见的。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一般有两种看法。•1、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城市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古典城市的发展、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的过渡。•2、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包括前、中、后三个时期;近现代时期。一、城市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此一时期,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战国,为城市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政治、军事因素成为城市产生的重要原因。•2、形成严格的城邑等级制度。•3、宫殿建筑等政治机构成为城市的主体。•4、重要城市分布于黄河流域。•春秋战国后,城市发展有了新的变化。表现为:•1、大批封建城市兴起,城市规模扩大。•2、城市社会结构发生变化。•3、城市向多功能发展。二、古典城市的发展•此一时期,从秦代到清代中期。城市发展的特点:•1、形成严格的行政等级城市体系。•2、城市无自治权和无法定的独立地位。•3、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4、城市数量多、规模大。世界古代十大城市城名建设年代城市面积(平方公里)隋唐长安583年84.10北魏洛阳493年73.00明清北京1421-1533年60.32元大都1267年50.00隋唐洛阳605年45.20明南京1366年43.00汉长安(内城)前220年57.00巴格达800年30.44罗马300年13.68拜占庭447年11.98本表转引自《中国建筑史》第37-38页•5、城市的发展受社会周期性危机演化的影响,呈波浪型曲线轨迹。•6、城市分布极端不平衡。明代城市分布三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过渡•此一时期,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为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过渡,近代城市兴起、发展时期。•此一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1、城市出现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租界的出现上海老相片重庆老照片一百多年前,从南岸拍摄的“朝天门”两江汇合景观•2、城市分布更加不平衡。•3、大城市发展迅速•4、城市管理出现近代化的取向。消防工具的变化第一章先秦的城市•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发源地之一。城市的产生是同社会大分工、阶级分化相联系。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村庄、聚落、城堡到早期城市的过程。第一节城市的起源原始社会末期的聚落的特点•1、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2、这些居民聚居点一般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比较密集。•3、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半坡遗址早期城市的出现•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和交换,而私有制的萌芽、阶级分化和阶级压迫的需要则是城市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偃师二里头遗址•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位于伊、洛二水之间,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是夏代都城遗址。1959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铜器如刀、爵、铃等,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第三期文化层中发现两处大型宫殿夯土台基。其中西边一处面积约10000平方米,在台基中北部有一座面阔8间、进深3间的宫殿基址,四周环以廊庑。在遗址东南部还发现大面积铸铜、制陶作坊遗址。二里头一号宫殿第二节商周时期的城市•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时期,国家机构趋于完善,农业有进一步的发展,青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商品交换促使了商人的兴起。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开始形成。•目前已发掘的商朝城市遗址主要有河南偃师尸分沟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湖北黄陂盘龙城、四川广汉三星堆古城。殷墟•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提供了坚实证据。殷墟特点•城市的中心是商朝的王宫建筑群,这时的宫殿已由单体建筑发展为主从组合的建筑群。王宫分为三区,北区是王室居住区,中区是宗庙和处理政务的区域,南区是祭祀区。三区的宫殿建筑大体上分布在纵轴线上,初步形成前殿后寝和纵深的对称布局方法。•殷墟未发现城墙。周代的城市周代的城市具有以下特点:1、数量较前增加不少,但城市规模小。2、形成严格的城邑等级制度。3、城市建设有一定的规划性。《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考工记图》•4、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有了一定的发展。瓦得到使用,解决了房屋的防水问题,延长了房屋的使用时间。第三节春秋战国的城市•1、城市数量增加。•2、城市建设有相当的规划性,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中国城市建设的布局,即:突出政治中心,强调中轴线以及前朝后市的规划布局。城市中出现专门的交易中心——市。•3、建筑技术增强。高台宫殿较为普遍,如赵国的邯郸城。•4、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文化发达。第二章秦汉的城市•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确立和初步发展的时期。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对中国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城市政治、经济、文化都获得高度发展,城市建筑也有着重大的进步,使中国城市文明屹立于世界城市文明的前列。第一节秦代的城市一、秦朝统一与城市的发展•1、城市数量大约有800—900个左右,其中规模较大的有250个左右。•2、随着国家的统一,及不断地开疆辟土,在一些当时所谓的边疆地区如五岭、滇黔、长城沿线都出现了城市的影子。二首都郡县制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秦朝统一六国之初,将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而县级政权都设在城市之中。建立了以朝廷所在城市为中心,以郡县城市为网络分布状的封建大一统的首都郡县制城市体系。秦朝郡县图秦朝的城市管理措施•1、派驻重兵守卫城市,设置负责治安的官员。如郎中令、卫尉。•2、设立司法机构,加强专制统治和对城市的控制。•另外,还建立了城市巡逻制度和城市启闭制度。三咸阳的发展•1、秦始皇先后修建宫殿300余个,主要宫殿建筑有咸阳宫、阿房宫、信宫等。•2、秦实行强制移民政策,迁六国富户12万到咸阳,使咸阳的城市人口空前增加,估计是世界上第一个过百万人口的城市。第二节汉代的城市•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兴盛时期,城市的发展也达到了高潮。自西汉末年的战乱始,直至隋唐,中国城市的发展才达到了它的第二个高潮。一、长安的发展•西汉的长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城市建筑主要以宫殿为主。城市郊区有七个“陵城”,整个长安城市群人口超过百万。•汉王朝在兴建长安的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对县级以上政权治所和相对于县级的封地修筑城池,达到一县一城,凡城皆县,县城即是县行政范围的政治中心,确立了自秦以来的首都—郡—县三级城市体系。城市发展的规模基本上是同城市的政治行政地位相一致。二、西汉的城市管理与建设•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城市中的市区也日渐扩大,并形成了市场管理制度。汉代的市场规划整齐、筑有围墙、开有市门,市场内多成十字街道。各市场都设有主管官员,按城市行政地位的大小设置高低不同的官位,长安的市设“市令”,其他城市设“市长”,其下又设有“市吏”、“市缘”、“市啬夫”•汉代城市建有城墙,并在城墙外挖有护城河。城墙都修有城门,除了启闭式城门外,又出现了用辘轳提升的悬门和跨越城壕的吊桥,同时还出现了瓮城。三、长安的城市规划•1、宫殿建筑比重较大。•2、城区开始按闾里制修建。城市以官府衙署为中心,进行功能分区,如手工业区、市场区、居住区等等。•汉代是中国城市建筑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城市房屋建筑技术有很大发展,主要表现为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木建筑有了较大的进步。第四讲隋唐时期的城市•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时期。这次统一是建立在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统一事业的完成使中国封建经济文化出现飞跃发展,中国进入封建时代的全盛时期,城市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第一节隋代的城市•隋朝存在的时间虽然只有30余年,但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城市发展影响很大。隋朝在总结前代各种制度,继承革新的基础上,开创了城市发展的新时代。隋朝的都城建设•隋朝城市建设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大兴城(长安)和东都洛阳的兴建。•大兴城是由著名的建筑学家宇文恺负责总体设计,他充分吸取北魏洛阳和高齐邺城的优点,巧妙地利用地形,将宫室、百官廨署等统治机构布置在全城的制高点,并以此为中心来设计全城格局,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隋朝的大兴城•大兴和洛阳的都城建设改变了秦汉时期宫殿、官署占据城市一半以上主要空间,而手工业者、商人和一般市民仅占据城市外围空间的格局。隋代宫殿官署建筑所占比例缩小,但却更为集中,形成宫城、皇城和廓城相套的格局,王权的至高无上更加突出,政治对城市建设的干预加强。大运河的开凿与南方城市的发展•公元605年,隋王朝役使上百万的民工分段开凿大运河,建立起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穿越华北平原,到洛阳,然后往南,中经江都到达长江以南的杭州,全长4000公里,联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到中国主要的水系,形成运河水系。这一伟大的工程,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南方四大都市。第二节唐代城市的发展•唐代城市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数量增加,分布广泛。唐代前期有城市1400余个,到天宝年间,城市数量增加到1551个。新增的城市多处于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2、出现了一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等城市数量也增加不少。长安有“世界之都”之称。洛阳的城市人口在武则天时代达到了140万人,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扬一益二”唐代的城市管理•唐前期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城市建设有常设的商业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了坊市制的限制。•长安先后建有3个市:东市、西市、中市。•洛阳城内设有3个市:丰都、大同、通远。•商店只能在市内开设,居民坊内很少有商业活动。市的交易也有定时,中午打鼓300下,交易开始,日落打钲300下,交易停止。•中叶以后,坊与坊之间,出现了流动小商贩。到晚期,开始出现夜市。唐代的城市建设•唐代的城市建设有如下特点:•1、象征政权的宫城、皇城和官府衙署仍是城市的主体建筑,居于突出的地位。都城实行严格的官民分区。•2、棋盘式的里坊格局。唐代的城市以长安、洛阳为楷模,大都按照棋盘式的里坊制规划。•3、城市内有专门的市场。•4、城市街道宽阔,重视环境卫生和市容美化。第五讲两宋时期的城市发展•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局部性地统一中国,并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北宋时期农业、手工业都有较大的进步,商业的繁荣也超过唐代,我国的一些重大科技发明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由此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并突破传统城市封闭式的管理制度,城市内部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一、社会经济的进步•宋代比以前任何一个王朝都更加繁荣,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表现在:•1、农业。耕地面积、农业工具、水利事业、水稻的大规模种植•2、手工业。采煤、冶炼、纺织业、造纸业、瓷器、造船业•商业方面。•1、商业贸易十分繁荣、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朝代•2、商业内部分工更细、行业更多•3、私营商业有很大的发展•4、商业行会增加•5、货币经济的发展二城市的发展•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北方的两大都城长安和洛阳都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其他的北方城市大都受损严重。一批新的城市在南方崛起。•宋代共有府30个,州254个,县1234个,共计1518个。两宋城市发展的特点•1、出现了开封、杭州两个特大型城市。•2、全国有40余个超过10万户以上的大城市,城市人口超过2000—2500万,城镇化水平在20%以上。•3、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出现了泉州等以外贸为主的海港型城市。•4、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兴起。北宋神宗时,全国有1800个镇,约1300个分布在南方。如景德镇三城市内部结构的变化•中国城市在宋代出现历史性的转折,最主要的
本文标题:城市发展史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5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