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高二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含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答题卷[含第I卷答案表和第Ⅱ卷答题框]两大部分。考生只能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做答。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在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及考号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的矩形框内。3.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做答,本试题卷上不得做答,否则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关于嬴政“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2.观察以下图片,请问以下哪条信息不能从图片中得出(D)A.国家大权都集中在皇帝身上B.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C.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D.太尉掌管军事3.《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AA.徭役、兵役繁重B.刑罚十分严酷C.赋税很沉重D.人民很勤劳4.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D)A.农业生产的发达B.泉州口岸的开放C.西域都护的设置D.对外交流的繁荣5.《台湾府志》记载: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以上材料说明D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当时台湾主要出产糖和粮食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我们认可康熙帝的自我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主要是因为CA.他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7.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D)①.“克已复礼”②.“民贵君轻”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以德服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右图描绘的是孔子讲学的情形②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③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④孔子的思想属于守旧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B)A.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10.华盛顿出任美国首届总统的法律依据是(C)A.《独立宣言》B.《邦联条例》C.《联邦宪法》D.《权利法案》11.华盛顿在告别辞中提出“避开与任何外国永久结盟是我们的一项颠簸不破的政策”,这成为美国长时期内遵循的那一项外交政策?AA.孤立主义B.大棒政策C.金元外交D.门户开放12.右图是《民法典》的封面,对于这部法律在他心中的地位,拿破仑曾这样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你认为他这样说是因为(D)A.40多次胜仗,徒有虚名,微不足道B.滑铁卢之战,使拿破伦前功尽弃C.《民法典》代表法国人民的利益,受到各阶层的拥护D.《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13.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CA.实现民族主义B.实现民权主义C.实现民生主义D.实现社会主义14.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A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B.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15.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BA.创建中国同盟会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组织发动“二次革命”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6.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D)A.恢复行会式工业组织B.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C.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D.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17.右图是甘地在丹地海边俯身抓起一把食盐,这是他事业中最精彩的一个镜头。这个镜头应出现在(C)A.南非的“凤凰新村”B.1919年的“文明不服从”运动中C.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8.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作了精辟的总结,“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你认为下面各项能体现“最重要的头脑”表述的一项是(A)A.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参加博士俱乐部的活动C.主编《莱茵报》D.创办《德法年鉴》杂志19.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为此,恩格斯①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②创作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一书③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④整理完成《资本论》第二、三卷(D)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20.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友谊。”其伟大之处主要在于(B)A.在理论领域有广泛的一致性,都致力于为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而奋斗B.为了共同的伟大理想和事业亲密合作,不惜牺牲个人利益C.恩格斯在各方面全力支持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工作D.两人合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等多部伟大著作21.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作品有B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22.列宁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的最大贡献是DA.提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B.提出并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C.创建了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D.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3.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CA.采取余粮收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24.十月革命前,列宁发表了重要演说,指出俄国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D)A.《共产党宣言》B.《告俄国公民书》C.《国家与革命》D.《四月提纲》2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它初步形成于BA.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延安整风运动时期D.中共七大召开前夕26.1978年,在邓小平的主持下,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这场讨论的历史作用是AA.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B.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平反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D.正确评价了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27.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28.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AA.一个中国B.三个世界C.一国两制D.四项原则据下列四幅图中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你所获得的历史信息回答29—31题。图①太平天国文件图②孙中山主持中华民国第一次国务会议图③五四运动图④井冈山会师29.四幅图中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堪称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B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30.四幅图中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其共同之处在于DA.都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都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C.都是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而进行的革命斗争D.都是为完成反帝(反侵略)反封建的重任而进行的革命斗争31.中国民主革命最终取得伟大胜利,它所走的道路中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是图CA.①②B.②④C.④D.②③32.“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CA.华盛顿B.孙中山C.甘地D.林则徐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3题12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6分,第36题12分,共52分。33.阅读下列内容:材料一: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问题:(1)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5分)材料二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调查问题调查结果1.下列各种方法,你认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割10票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8票;美国107票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中国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请回答:(2)概括材料中所体现出的主流民意。(3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主流民意产生的原因。(4分)34.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2)资产阶级革命后,两国政体确立的原则是什么?立国的法律依据各是什么?(3分)(3)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5分)(4)各自努力的结果如何?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民报-发刊词》材料二“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摘自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材料三(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则中国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和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材料四“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遗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2分)?孙中山是如何理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1分)?(2)根据材料二,中国革命13年来,为何“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2分)?孙中山在此期间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3分)?其目的是什么(1分)?(3)指出材料三中孙中山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4)材料四中“革命尚未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从孙中山的遗
本文标题:高二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5824 .html